第128章
官道上鋪着皑皑白雪,車架不疾不徐地碾过,留下清晰的車轮印与动物蹄印。
马車前方,骡子和牛并行,身上都披着厚厚的芦花被子,风吹过,車架上的人类缩了缩手,盘腿坐着看向前路,间或聊上两句。
向来热闹的县城门前此时安安静静的,守门的卫兵与捕快挤在小小的岗亭內烤着火,眼角余光看见有马车过来,这才起身出来。
熊锦州跟他们闲聊,“今儿进城的人好少。”
士兵意思意思地检查了下,笑着说道:“这么冷的天,都在家里睡懒觉了,估摸着得快中午了才有人出入城门。”
熊锦州点头,“那倒也正好,你们也能多歇歇。”
“是啊。”
两三句的闲聊结束,马车入城直接驶向码头。
卖炭的船商在码头附近租了个院子,这会儿手底下的人已经开门营业了。
来买炭的人不多,但基本是架着车或推着车而来,走时也是最少一筐的走。兄弟俩停下车,在门口等了会儿才轮到他们。
两人总共要买三百斤炭,两百斤是熊锦州给自家买的,他们成日足夜地烧着炭,得多买些才好过冬。七十斤是熊锦平给家里买的,省着点,只在晚上入睡时烧一烧,讓人能安稳睡过去就行,其余时间可以在厨房里烤火
剩下三十斤,是熊锦州给家里买的。
熊锦平原是不想收的,但熊锦州振振有词,说爹娘是兄弟俩的爹娘,没道理讓大哥把所有的花销给出了。
当时的熊锦平:“……”
真要说孝敬爹娘,其实先前那棉衣就算是了,当时还给他们夫妻和孩子们也做了呢。
但熊锦州和寧歸竹不认这点。
趁着装炭的时间,熊锦平跟熊锦州说了一声,去不远处的魚鋪买了几条魚,又要了两大包河虾干,再回到车架邊时,炭已经全部装到了马车里。
熊锦州看见他手里的布袋,说道:“我也去买点,大哥你等等我啊。”
“哎,别去了。”熊锦平喊住他,“本来就给你们买了一份。”
熊锦州下意识想拒绝,被熊锦平一瞪眼,“讓你收着就收着,真当自己是地主老爷了?只往外出不往里进的。”
“……”
到底是亲哥,熊锦州老实了下来。
买了炭,放好魚虾,兄弟俩又架着马车去买肉。
熊锦州要买的肉多,熊锦平只挑了两斤肥的,在旁邊见他这种要两斤,那种要三斤的,也不知道是怎么记住的。
守着车架,熊锦平视线在周围转了转,看见一家卖烧饼的,就去买了几个回来。家里人的单独包着放到车架里,熊锦平自己吃了个,另一个塞到熊锦州手中。
大冷的天,热乎乎的饼子下肚最舒适不过。
兄弟俩啃着饼子,将买来的肉都放到了车架里,然后架着车出城。
熊锦州心里大概算了下今儿用的钱,心疼地摸了摸兜里剩下的銀两,想起什么,偏头问熊锦平:“大哥你们手上还有钱吗?”
“有点,缺钱了?”熊锦平啃着饼子,抬眸看了他一眼,呼出口热气道:“讓你们省着花你们不听,要多少,回头我跟你大嫂算算,不够再找爹娘他们。”
他的话一连串就吐了出来,根本不给人插话的余地。
“……没。”熊锦州无力道,“这不是看你们买了鋪子,怕花销太大,手上存銀不够嘛。”
闻言,熊锦平愣了下,随即笑起来道:“用不着你担心。”
见人还看着自己,他就将鋪子的花销说了说,“铺子是赊买的,就给了八两银,我跟你大嫂手上还剩不少呢。”
赊买就是分期购买,工坊的铺面再便宜,那也是个铺子,何况他们看上的铺子还比较大。
二三十两的银子也不是拿不出来,只是总该留点在手里以防不测。而且因着熊锦州的捕头身份,从县衙那儿赊买能赊五年呢,算下来每个月赚回来的钱付了当月的赊银,还能攒不少。
熊锦州听他这么一算账,心也就放了下来,只是又说了一句:“缺钱了就开口,我们多多少少幫得上些忙,竹哥儿也愿意呢,铺子花销这事还是他跟我提起的。”
“我知道。”熊锦平道。
不说不是觉得熊锦州他们夫夫幫不上忙,更不是担心寧歸竹会不愿意继而扰乱两人感情,只是觉得他们已经幫了很多,力所能及的范围没必要让夫夫俩跟着出钱出力。
兄弟俩说着话回到小河村,先将前屋的炭和魚肉放下,然后熊锦平跟着一起到了后屋,帮着卸东西。
宁归竹听见声音推开窗,欢喜道:“回来啦,路上没遇着什么事吧?”
“没事,顺利得很。”熊锦州笑着回应,抬头见人已经离开窗邊,忙大声道:“竹哥儿你慢点走,小心地上有薄冰。”
“知道了——”
寧歸竹应声,抬步进入厨房。
厨房里的炉子里还有火块,寧歸竹打开瓦罐瞧了瞧,里面的水还是温热的,宁归竹添了点柴火重新烧上,走到厨房门口往外看。
兄弟俩正搬着炭筐往柴房这邊走。
柴房里本就被柴火填得满满当当,这会儿几筐炭放进来,便将特意留出来的路也堵了大半,熊锦州走了两道,感觉自己不受影响便没管了。
“大哥,锦州,进来先喝点水吧。”宁归竹瞧着他们搬完了炭,便开口说道。
“行。”
听兄弟俩应下,宁归竹转身,先舀了点热水出来,放到盆里让两人洗洗手,然后走到橱柜边拿出两个茶碗,顺帶手打开蜂蜜罐子,往碗里各舀了点蜂蜜,用热水冲开后放在桌上。
甜丝丝的热水入肚,便从身到心都舒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