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29章
小宝和阿娘睡一间房,他睡上铺,下铺是沈嘉伟替他准备的书桌和电脑。沈嘉伟是个称职的叔叔,几乎把这孩子当亲儿子养,买了很多绘本、故事书和手作教材,小郁每天陪他读书,沈嘉伟下班后则陪他做模型、拼积木。
这些事,清清真的做不到。她太忙了,根本无法像他们那样细致、耐心。
晚上吃饭前,她把小宝搂在怀里,问他:
「你有没有乖呀?」
「我都三年级了耶,还问这么幼稚的问题~」他故意嫌她烦,却笑得得意。
「你哪能对妈妈这样说话呢?」阿娘笑骂。
小宝冲她做个鬼脸,像是默认了错,转头就往厨房跑去洗手。
小郁也跟著进厨房准备晚饭,小贞姐姐还在学校没回家,客厅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餐桌上,满满一盘阳澄湖的大闸蟹,公蟹肥壮、母蟹黄澄,雄的大约六七两,雌的也不逊色。搭配得刚刚好。
清清一看就笑了,「阿娘,这么奢华,是过年吗?」
「就是过年呀!」阿娘边笑边说,「你又要出差了,这次还要去好几天,阿娘舍不得你。」
她转头望著苏清清,语气里藏不住不舍:“去湖南呀?你要小心点,那里治安不好……”
她伸手过来轻轻牵住小清的手,掌心还带著早上市场走回来的粗糙与余温。
小郁一边给阿娘剪蟹脚,一边帮小宝处理蟹壳。阿娘细心地为苏清清拨开蟹身,把不能吃部位一一挑掉,动作温柔又熟练。
桌上还有砂锅炖的百页结咸肉汤,热气氤氲,咸香四溢。塔菜冬笋正是时令,炒得翠绿脆嫩,旁边还摆著一大盘香气逼人的鳗鱼乾红烧肉——每一道,都是清清爱吃的。
她的心被这一桌饭菜暖得发烫,却还是笑著说:
「阿娘,张家界是世界遗产呢,是世界级自然风光,治安好的很!山也美,水也美,不用担心我啦~」
小郁也附和:「是啊,阿娘,湖南现在很发达的,妳别老是有刻板印象啦。」
清清挽起阿娘的手,「我回来想吃您烧的红烧烤麸。」
她突然想起刚来上海那年,阿娘叫她去市场买一块「烤麸」。她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绕了好几圈,最后还是问了市场里一位热心的阿婆,对方指著一块看起来像干海绵的豆制品说:「这就是啦。」
从那天起,她才知道,阿娘烧的那道香气扑鼻的菜,是这东西做的。
阿娘听她提起,握紧她的手,笑道:「好,让小郁去买,回来给你做。」
清清轻轻地笑了,眼眶却红了起来。
每次她要出远门,阿娘都会特别焦虑,总是反复叮嘱要注意安全、注意吃饭、别太累。这一次也一样。
沈嘉伟在一旁说:「知道你疼小清啦,但你也别这样哭哭啼啼的好不好?当年我们十七八岁去东北,也没见你掉过泪啊!」
阿娘白他一眼:「你怎么知道我没哭?」
一家人笑成一团,气氛暖洋洋的。原来没有沈嘉民是放松的氛围。
这一晚,是苏清清熟悉的日常——饭菜简单却用心,话语不多却有爱,连笑声里都是温柔。
而她知道,在这个家里,她从来不是外人。
清清骑著脚踏车穿过社区那个最热闹的十字路口。
夜晚的人潮熙来攘往,这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了附近有名的宵夜一条街。白天还是安静的一排老住宅,一到晚上,家家户户改建成的店面就热闹起来,骑楼下摆满了小方桌,冰镇啤酒、饮料堆成小山,麻辣小龙虾、串烧火锅的香气在夜风里搅成一团。
厨师们挥著锅铲忙得不可开交,热油下锅的滋啦声此起彼落,蒜末、辣椒、花椒的味道直冲鼻尖。人声鼎沸,粗嗓门的酒客大声吆喝,语气豪爽却毫无上海人的细腻与克制,让人只觉喧闹刺耳。
清清一边踩著脚踏车,一边微皱著眉头。她不喜欢这样的夜晚——太过油腻、太过浮躁。
她实在搞不懂,为什么大家这么爱吃小龙虾。她记得当年在石库门的水沟里,看见那些东西攀爬在砖缝间,那画面让她至今心里发毛。这事她在公司提过,明昊忍不住笑她:「姐,你不要那么乡巴佬好不好?现在的小龙虾都是人工养殖的啦,干净得很!」
她没回嘴。那些味道与记忆混杂在一起,改不掉。
她沿著路边经过一家苏州面馆,她最爱的那一家——闷肉面、咸菜肉丝面,热气腾腾的红汤,一碗下肚,舒服得很。
还有韩国烤串店,是小宝的心头好。火锅店则是她偶尔想放纵的选择,那间古色古香的重庆火锅店里,她爱喝大红袍,看川剧变脸的瞬间总让她想起什么,又忍不住笑出声来。
街角的小窗口卖的夫妻肺片,她偶尔会买给沈嘉民下酒的小食。牛肚、牛杂、百页、猪心猪肚,拌著花椒、辣油与香菜,麻辣鲜香,刺激得舌头发麻。他其实不能吃辣,却还是会吃几口,然后说:「还是你买的最好吃。」
那是她曾经以为的生活。是她曾经注定会走下去的日子。
她把脚踏车停在楼下,扶著车架,站了一会儿。夜风抚过脸颊,喧闹声渐渐远去,她慢慢走上楼。
屋里灯是暗的,但手机亮了起来。
右诚在线。
她知道,他在等她。
她的心,正在叛逆。明明还记得沈嘉民家人的好,还记得那段错得无法言说的过去,却也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右诚。
那份爱,在网路里,在语音讯息里,像一场虚幻的梦。她承认自己入戏太深,可她忍得住,愿意把这份感情收进心底,哪怕从未说破。
可右诚不一样。
他说,他想见她。不是隔著萤幕、不是声音的拟真,而是真实的见一面。
这句话,像是一根细针,扎进她心口深处。
她害怕。她没有未来,也无法给右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