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15章
苏清清换了两趟公交才回到虹桥的社区。傍晚的车厢总是挤满了下班的人,她耳朵里塞著耳机,却没有播放音乐。她只是想,藉著这样的方式,把这座喧嚣的城市,暂时隔绝在自己之外。
偶尔,她会点进一首重金属摇滚,任那尖锐刺耳的节奏在耳膜里翻腾,好让这些无声的寂寞与无解的无力感,有个出口。
脑袋里反复绕著一句话——等小宝长大。
当一个人把未来全部押在孩子的成长上,其他的梦想与色彩,便像是被潮水一一冲淡的彩绘,只剩模糊的痕迹。
沈嘉民去香港了,没说要待多久,也没说为什么。临行前只淡淡地交代:“帮我订一个月的往返票。”
她也没问。习惯了。撑一下就会过去,这句话她说过太多次,仿佛真能让日子轻些。
沈嘉伟一家搬回上海后,小宝便交由他们与阿娘轮流照顾。她心里清楚,沈嘉伟的沉默,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
那年,小宝才两三个月大。
沈嘉伟带著妻子小郁与女儿前往南城旅游。沈嘉民安排她负责接待。
那晚她几乎没阖眼,隔天下午就抱著熟睡的小宝赶往机场。
十八岁的她,身形纤细,还留著学生的稚气。因为整月在家坐月子,皮肤白得近乎透明,像剥了壳的水煮蛋。她背著孩子,长发盘起,戴著发夹收束,干净又俐落。
穿著粉色短袖帽t和白色七分裤,脚上一双粉白运动鞋,像极了刚从校园里走出的青春少女。
小宝被稳稳地背在她肩上,呼吸均匀,小嘴微微张开,一副天真无邪的熟睡模样。
在来往人潮中,她显得格外亮眼——年轻、干净,却背著孩子,有种矛盾又坚韧的冲击感。
“欢迎你们来南城,我是小清。”她轻声笑著,语气平稳。
“不好意思,我的孩子今天没人照顾,就带来了。晚餐我已安排好,明早我会准时在酒店门口接你们。”
她青春的眼神里满满的歉意。
谁都没想到,那个背著孩子的年轻女孩,其实正用一种超龄的坚强过日子。
沈嘉民没说苏清清是谁,沈嘉伟一开始以为苏清清是他国内公司的助理。
小郁和他们的高中生女儿小贞一左一右的在摸小宝肥肥的小腿。
直到他无意间多看了一眼小宝——那轮廓,那神情,实在太像了。像他,也像沈嘉民。
他怔了怔,转头看向身旁的妻子。两人对视一秒,像有什么话在眼神里流转,却没有说出口。
那几天,沈嘉民不在。她安排他们入住自己实习过的那家五星级酒店。
她不想再走进去,背著孩子的她不再是那个高级酒店的梦醒光亮。
······那是她梦想的起点,也是梦碎的地方。
她曾幻想:自己穿著笔挺的制服、踩著高跟鞋,在长廊中自信地穿梭,从实习生一路晋升至领班、主管、最后成为经理。
但现实只给了她一个背上的孩子,一张再也擡不起来的未来蓝图。
沈嘉民不问她愿不愿意,不顾她是否可以。他只擅自安排,从来不承认,也不否认。
她不是傻,是她没有足够的力量保护好自己。
她错了,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现在的她,只求小宝平安健康地长大。
她把房卡和行程资料递给小郁,语气一如以往地温柔:“你们可以直接去前台报名字,晚餐我订在酒店的中餐厅,前台也会协助引导。”
小郁接过资料,忽然说:“妳明天带孩子来吧?他应该需要吃母乳吧?”
语气自然,像是母亲对另一个母亲的体谅。
“这次我们只是散心,随便走走,不用拘束。我们也喜欢小孩,轮流帮妳抱·····“
清清点点头,鼻头微酸:”谢谢妳。“
她原本安排了房东太太帮忙照看几天,没打算让孩子出现。但小郁的反应太自然,那份温柔让她卸下防备。更何况,小宝天生乖巧的,不哭不闹,是安静可爱的孩子。
接下来一周,她带著小宝陪他们游览南城近郊的山水古镇。白天走行程,晚上回到小屋,哄睡孩子后再整理第二天的安排。
虽然只是几天的陪伴,但她希望给顺利的完成。
沈嘉伟的女儿小贞和小宝玩得很好,像抱著一个生动的洋娃娃。小郁偶尔帮她加热牛奶,还会轻声说:”妳年纪轻,真不容易……“
她一瞬鼻酸,只轻声点头:“谢谢你们······”这个容易感动的女孩,眼泪很容易就涌出来。
那一周的旅行,像一场温和却不能言说的默契。沈嘉伟与小郁什么都没问,却什么都懂。小郁常常帮她热牛奶,抱小宝逗他笑;沈嘉伟则在某些安静的片刻,凝望她背影出神。
她知道——他们明白。
但他们选择了沉默,就像她选择了隐忍。
旅行结束那天,机场送别,小宝咿呀几声,好像也懂得分离的意义。
飞机起飞后,她抱著孩子,走出航厦。阳光明亮得刺眼,洒在她苍白的脸上。
她低声说:「小宝,再大一点,妈妈就能带你去更远的地方。」
那是她十八岁的样子,在城市边缘,一步一步,用整个青春学著当一个母亲。
现在的她,坐上回家的公车,耳机里放著重金属乐,望著被挤压又晃动的城市,默默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