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第108章
清晨的上海微风和煦,在虹桥高铁站的车站大厅苏清清用三人的证件购买了一等座的车票,在人潮中等待检票登车。
列队的人群,排成两条纵队,在闸道开启瞬间两侧不在列队的乘客蜂拥而入,排在队伍中的人被推挤,检票口也无人管理排队检票的旅客,仿佛插队就是一种自然现象。三人差点赶不上车。这一幕让右诚妈妈眉头紧皱,深呼吸了几次才平复心情。
她惊讶却有些不知所措:「这……这大陆人的素质怎么能……太可怕了!」
苏清清见状,轻轻握住她的手,柔声安慰:「在上海,很多的人从其他地方来工作的,他们可能归乡心切,怕错过班次,便一冲而上。大部分人和我们一样是遵守规则的。不要紧张,我和右诚在您身边」
右诚补充说:「妈,上海就是这样一个包容的地方,您看大家都相安无事。」
右诚妈妈轻声叹了口气,看向两人:“规矩还是要有的。光是让,就不对,不应该这样。”
苏清清点点头:「是的,规矩很重要。我答应帮您留意,如果下一波人潮来了,我们一起牵著您的手,慢慢过去,好吗?」
妈妈看著她和右诚,眼里的柔光慢慢回来。
随著列车开进月台,三人一同登车。妈妈靠著窗深吸一口气,像是在告诉自己:有些不习惯,孩子们在就没关系。
列车启动,一路向杭州驶去——右诚妈妈看著跑马灯上的行驶速度,窗外整齐有序的绿色原野,一栋栋的洋房别墅,江南的美令人赏心悦目。
清明过后的杭州,细雨微弥——天空淡蓝如水,江南无处不妖娆,朦胧美好。三人抵达杭州站,人群一样拥挤,但出站的旅客不追赶,也比较有次序,酒店有专车在站前接驳,缓缓驶过杨公提,进了那座园林式的五星级酒店。苏清清脸上带著几分期待与温柔,她向右诚与妈妈介绍:「每年酒店给旅行社有些优惠回馈,我们放松心情一起享受。」
右诚妈妈推门走进房间,推开落地窗,映入眼帘的是西湖波光粼粼。她顿时眼睛一亮,赞叹出声:「虽然我一直喜欢欧洲建筑,但这东方式的精致与含蓄,真的让我为中华之美骄傲。」
午间,他们前往杨堤旁的知味观,三人坐在窗边。窗外是烟波弥漫的杨柳依依,湖面上荷叶茂盛,荷花含苞待放。餐桌上摆满杭州经典菜色:东坡肉、肥而不腻;西湖醋鱼甜中带酸;龙井虾仁清香爽口,妈妈点了炸响铃、西湖糖藕、莼菜······。苏清清为母子详细讲解每道料理的典故,从苏东坡赐名,到地道食材选择。右诚妈妈喝著茶,眼眶微红:「清清,跟妳旅行真好。」
右诚骄傲的望著他心爱的人,眼中爱意真情流露,两人的手在桌下一直紧紧握著。
用餐后,他们漫行于苏堤。断桥、三潭映月、春晓、南屏钟声顺次经过,湖光山色交融。妈妈时而擡眼凝视,时而轻声赞道:「这里真像踏入仙境。」
走到湖心岛稍作停留,苏清清在树荫下点了一壶龙井,配上菱角、花生,三人坐在石桌旁,苏清清为右诚妈妈简单介绍这西湖每个景点的由来和典故。午后的湖风拂面,气氛宁静而温柔。
就在这个时侯,一桩小冲突打破了空气的和谐:几位外地游客只点了一杯茶,却占了五人的桌子。店家坚持没点餐的坐客需离开,甚至推挤其中一位长者导致跌坐在地。看著长者狼狈,苏清清的眉心紧蹙。她站起身,走向店家理论:“这是公共桌位,请公平对待每位客人。”
店家是一队中年夫妇:“你管这么多做什么?我们的座位只提供给消费者”
右诚妈妈站在苏清清身边,脸色铁青:“真的很煞风景,在这样美的地方,却看到这样没有同理心的做法。”
苏清清挤出笑容陪著笑脸:“这样的事情不常见,也不是整体……只是今天正好被我们碰上了。”
妈妈顿时语气沉重:“在台湾,如果有这种服务,会有人制止,或者举报。但在这里,大家仿佛习以为常,不出声。”她的语气里有些失望。
苏清清看著窗外湖面,心里像被击中一块柔软之处。她想起自己在旅行中未特别留意的那些细节,此刻却变得太显眼。那些一度被忽视的瑕疵,忽然浮现眼前——她曾天真地以为,所有美好总该完美无缺。
而现实是:哪怕风景再美,一点裂缝也足以破坏整体。她的心被拉出一段裂缝——好像一盏灯,亮,足以照亮,但也照出墙角的蛛丝。
右诚握住她的手,低声说:「不要有压力,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主见」他的言语里有爱,他包容所有苏清清可以包容的东西。他轻声说,台湾初期出国也有很多这样的状况,只是慢慢的一定会改变。
或许,包容不代表遗忘规则,而是承认这世界不完美。
他们没有再多说话,仅仅相互靠近。走回酒店的路上,天空下著毛毛细雨,雨丝轻敲树叶,湖面泛起细小涟漪。那一刻,三人的心境像这片湖面——宁静,却蕴藏细微的涟漪。
夜色初露,三人从旅程的疲惫中稍作舒展,肚子早已开始抗议。苏清清望向右诚,轻声安抚著他:「这几天都陪我们吃清淡的,不如今晚陪妳吃潮汕火锅?」
右诚与母亲异口同声地点头。她低头迅速在手机里搜寻附近口碑最好的潮汕牛肉火锅店,嘴角藏不住笑意:「幸好1小时后可以订到空位,我们准备好就步行出发。」
他们走出酒店,沿著优雅的西子湖畔,10分钟就看到那间古色古香的闽南建筑装潢的潮汕酒楼,右诚和妈妈有一点点亲切的感觉,他们被安排靠窗的一张安静圆桌。点了清甜的牛骨和浓郁的沙茶海鲜的鸳鸯汤底,水面上蒸气缭绕,氛围很温暖。
点的配菜和肉品满满的摆了一桌,右诚急不及待地夹起第一片牛肉,投入沸水中轻轻涮过,他把熟肉片温柔的放在苏清清的碗里,苏清清则把这整个碗和右诚妈妈的空碗做了交换。右诚妈妈幸福的看著这个女孩,她的满意喜出望外。不大一会,她露出满足地微笑:「这味道……真好!」
妈妈轻咬一口新鲜牛百叶,脸颊微红:「这滋味太纯粹了,清清,谢谢你选这儿。」她顿了顿,像是在深吸一道暖意,然后说:「上海、杭州固然美,但今晚的火锅让我好像在家一样舒服。」
右诚妈妈将红薯粉丝、老豆腐等菜肴轻轻夹到锅底,她期待的说:「清清,下回我们再找个人少的季节,杭州还想聚一次。我好喜欢这里」
右诚笑著说:「妈,杭州和苏州是很多人心中的人间天堂,很难避开高峰,你喜欢我们都可以常来。」
谈话间,火锅的香气与幸福的微醺混合成一种安定的情绪,在这座城市的夜晚静静流淌。苏清清看著两人对话的侧影,心里一阵柔软:这一顿暖心的潮汕火锅,不只是三人一起吃的饭;它滋养的不仅是味蕾,更是异地婚姻的勇气与温度。
第二天清晨,从房间窗外望去绵绵细雨中的西湖别有一种诗人的韵味,三人在酒店享用丰盛的中西式早餐后,踏上了开往灵隐寺的2号公车。车窗外,雨水将梧桐与枫树的绿意洗得透亮,春末初夏的柔和光线穿透雨幕,爬上窗玻璃,为杭州平添一种江南独有的雅致氛围。微风拂过,车厢里弥漫著淡淡泥土与树叶的清香,仿佛将人心都浸润柔软。
右诚妈妈坐在靠窗位置,静静地看著一路风景,眼里流露出愉悦
车行至灵隐寺站下车,细雨湿润著青石阶。苏清清轻声为右诚妈妈导览:“灵隐寺的千年历史,是江南信徒众多的寺庙,里面康熙乾隆的的墨宝,绵绵的香火。飞来峰的动人传说······
“右诚妈妈,妳若有愿望,可以向菩萨祈祷,若愿望实现,记得明年再来亲自道谢。”
清清和右诚扶著妈妈,步入大雄宝殿。灵隐寺散发著恬静的灵气,空气仿佛因香火而缓慢流动。
清清合掌闭眼,轻声念出心愿:「菩萨,请保佑我与右诚顺顺利利,相伴一生」
此刻,她的声音如雨滴般轻盈却带著坚定。右诚也倚著观音像,低头默默祈求,眼里藏著对未来的希望:「我们明年一定会回来,亲自来还愿。」
右诚妈妈看著两人虔诚的身影,微微低头。她的心弦被触动了——她相信,苏清清,或许真的就是右诚此生的归属。
回程的高铁上,苏清清特意为妈妈选了头等舱。空间宽敞舒服,列车平稳疾行,三人躺在躺椅上闭目养生。车厢一端却突然涌入了七、八位乘客,他们带著行李,坐在车厢衔接间的地上。
列车乘务员耐心制止,「请回到您的车厢座位」,那几人却坚持:「我们太累了,就在这里休息──反正很快就到上海站了。」妈妈紧握苏清清的手,低声对右诚说「他们宁愿坐在地上也不回到自己的座位吗?」
乘务员依旧温声劝导,反复三次,那群人终于稍微移开,但仍半倚在角落。《这是文明吗?》妈妈心中泛起疑问。
苏清清轻轻开口:「妈,或许他们刚才走错了车厢」她的语气中既有无奈,也有淡淡的自责。
或许你看不到的某些角落,有时的确会撕裂人性最柔软的那一块。一些些小小的共识,总有那么几个人破坏著;在自己的国度里,人们用「家人之间没关系」的宽容,把理应遵守的规则变成了默许的妥协。在很多人眼中,那些可以理解、可以通融的行为,却成了一些旁观者眼中的荒谬──甚至笑话。
也许,所谓的包容,不该是妥协与纵容,而是彼此并存的修养,是在尊重与理解中找到平衡的智慧。
而后,苏清清慢慢察觉,右诚妈妈的眼睛总是在观察、挑剔——她不说破,但那种目光里藏著一种不认同。她总会在某些场合后轻描淡写地说上一句:「你们大陆人素质教育,好像还是有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