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渡过新月河 - 和亲王妃:将军请出嫁 - 萧月离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35章渡过新月河

第二日一早,慕离焰和琴韵、暮岚便早早起了床。  匆匆用过驿馆送过来的早饭之后,琴韵和暮岚便开始给慕离焰梳妆打扮,再度换上了那繁琐华丽的发型和礼服。

因为渡过新月河之后才算是正式进入了南楚境内,所以渡河的时候,他们的仪仗也不能散、礼节也不能丢。

慕离焰梳妆完毕之后,厉惊辰和其他使臣更是早已准备好了,当下众人便乘车往新月城最大的渡口而去。

慕离焰本以为到了渡口或者上船的时候她就可以下车了,可真正到了渡口,她才知道自己想多了。

使团还没行到渡口,她便老远地望到了新月河的渡口旁边停着一艘很大、很华丽的船,那船只的大小程度已经和被她拆掉的那艘龙舟画舫不相上下了。

就算是从见多识广的慕离焰眼里来看,这艘大船作为使团来往于两国的渡船也是根本一点问题都没有,况且它的后面,还跟了四艘小一号的彩船。

然而,大,就证明了一件事。

那就是他们完全不用下车,整个仪仗队和所有车驾连同二百御林军就这么直接上了船。

马车上船的一瞬间,慕离焰切切实实感觉到身下一晃。

就算是北夏每年的端阳活动,也不会有这种.马车上船的事情,最多是太后和皇帝皇后会乘坐轿子上龙舟画舫。她是沈沐漓的时候虽然也做了半年皇后,但当时她并没有来及参加端阳活动……

而至于原本的慕离焰也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对她来说这还是第一次。

如今她在马车上,而马车在船上,不管是船还是马车都悠悠晃动着,而她为了保持北夏使臣的威仪,只能挺直了身子跪坐在纱幔的掩映中。

这也太累了。

而且同样为了保持威仪,船只在河面上走的并不快,好不容易靠岸之后,最前面的仪仗队还要和之前一样用不紧不慢的速度两人一排举着仪仗从船上往下走去。

这样不紧不慢却又煎熬的感觉,慕离焰都要绝望了,她宁可下了这车驾去和那些人一样举仪仗,也好过这样一动不动端坐在车上。

相比之下,其他四艘小船上的御林军和御厨、仆从等不用太顾及礼仪,下船的时候反而快了许多。

其实过新月河的时候用的时间并不长,只是在晃荡的车上一直保持这么个端坐不动的姿态太难了些,再加上天气炎热还穿的特别厚,慕离焰早就已经汗流浃背了。

好在过了新月河再往南,半天之内根本连城池都找不到,路上的村寨里也鲜少有人在这种大热天的时候出来,所以暂时性的不计较形象也无所谓。

在路过一处背阴的山坡的时候,慕离焰立刻命人停下在此修整片刻。

负责带路的王育表面上是常年行走在南楚都城和新月城之间的行脚商,但实际上是厉惊辰的人,自然不会反对慕离焰的命令。

况且慕离焰命令休息的时候选择的时间和地点都合适到挑不出任何问题,他更是没有反驳的理由了。

不过不知道慕离焰真实身份的他还是瞧瞧找了墨飞白,神色间带了几分担忧说:“堂主,现在好歹是南楚的边境,又不是京城,咱们这位王妃这次选择休息的地点这么无懈可击,是不是有点太巧合了?”

他很是费解地问:“您没来过南楚可能不知道,这个位置,上山之后易守难攻、躲入旁边的林中还能伏击别人,不管哪边来了不轨之人都能攻能守能躲能跑……这是一个公主能选出来的地方吗?”

墨飞白有些无奈地给王育解释说:“咱们这位王妃,她不是个普通的和亲公主,她若是有什么不寻常的举动,就连主子都不会好奇。你忘了昨日清晨咱们处理的尸体了?我觉得那根本不是主子的手笔。”

“您的意思,那是王妃干的?”王育愣了一愣,再想到事发当晚慕离焰一个女子就这么大胆地去检查营地守卫们的情况,而王爷好像并没有觉得有半分不妥……

这么一想,他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冷气问:“这,王妃她到底是何方神圣啊?”

墨飞白闻言拍了拍王育的肩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悲天悯人说:“不必多问,相信我,你不会想知道的。”

王育实在没明白墨飞白语气中的意思,只好缩了缩脖子不再说话。

而北夏的使团在休息的时候,新月河南岸的渡口上,严修铭则是若有所思地站在烈日之下。

下属给他撑起伞,皱着眉头说:“大人,这再过一会儿阳光就毒起来了,咱们还是快些回去吧。”

“唉。”严修铭叹了一口气,这才说,“走吧,回去吧……”

下属不解地问:“自从北夏的使团过境之后,大人怎么像是有心事了?”

严修铭摇了摇头,抬脚往停在一旁的小船上走去,至于那五艘运送使团的大船在他们下船之后便逆流而上了。

这样的船只从来不会长期留在新月城这种经常打仗驻军的边城,否则谁又知道会不会便宜了敌军呢?

上船的那一刻,严修铭突然低下头,小声问跟在自己身后的属下:“你说,同样流着皇家血脉的人,是不是应该长得很像?”

属下茫然地挠了挠头说:“天子也是人,既然咱们和自己家的兄弟姐妹长得像,皇家的人长得像也不为怪,只是大人怎么突然有此一问?”

“没什么。”严修铭摇了摇头说,“只是突然多了一点感慨而已,反正也只是长得像,气质上又不像……”

严修铭带着属下乘船横渡新月河的时候,慕离焰和厉惊辰也换好了轻便一些的衣服。

待到使团里的人休息了一会儿之后,便又在慕离焰的命令下上了车,车队前面的人收起了仪仗,众人又在王育的带领下向着下一处城池进发了。

毕竟他们的速度比不得急行军,若是休息太久的话,怕是入夜之前无法赶到下一座县城。

而这一路上,王育算是彻底体会到慕离焰对这一带地形的熟知了。

每次他路过一处地方,觉得地形适合休息的时候,慕离焰那边已经在下令让车队暂时休息了。

她对地形的熟悉和把握已经强到了一定的程度,强到王育都在怀疑她是不是以前跟着军队打过仗。

当然,王育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胡思乱想居然蒙对了。

短暂而简便的午饭是在路上吃的,不过严修铭那边早有准备,所以倒也无需使团里的御厨们专门埋锅去做饭。

接下来他们便很少再休息,一路顶着大太阳很快便在天黑之前到了下一座县城之中。

平时这些小县城里的县太爷可没像严修铭这个特殊的“城主”那样直面过战争,没见过大世面的他们也只是负责将使团迎进城中、安排好休息,然后第二日再将他们送出城门罢了。

接下来他们的行程几乎是在沿着直线一路南下。

而且越往南面境内走,城镇越发密集,以他们的速度通常走个半日乃至两三个时辰就会有一座城镇。所以有时候他们都是一天一座城甚至偶尔一天两座城。

而除了到了州府之外,普通县城乃至小镇的城池里面,厉惊辰和慕离焰是从来不会露面的,只有负责带路的王育和使团中的少数使臣去和当地人沟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