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51章
在北蛮二王子摩诃齐的头颅被高悬边城城墙的第十日,追击北蛮残军的队伍依次携着不菲战绩回归。
军纪严整的中军大帐内,桐花坐在上首半闭着眼睛休息,下首几个将领则时不时焦急的看向账外,似是等待着什么消息。
很快,有士兵隔着大帐高声通传,“将军,方校尉回来了!”
一名圆脸青年快速走进账内,擡手禀报,“回将军,属下刚才已经探查过密道,刚刚有数批人马先后从密道口离开,人数在四五十人左右,看痕迹,应当是北蛮人无疑。”
“这应该就是那批蛮子派来城里探路的细作吧?”有人接话道,“果然被将军给料中了,这群蛮子贼心不死!”
“幸好当初听将军的,没封了密道,有这条路在手,说不得还能再吊几条大鱼,不管对方打的什么主意,走这条路就意味着铤而走险羊入虎口,我们以逸待劳没什么不好。”
说着,在座将领开始热烈讨论起这之后的行军计划来,桐花睁眼,看向桌案上的边疆地形图与城防图,微微挑了下眉,“听闻蛮人在掩月河附近有座城,名阳城,接下来,本将军打算将我沈氏的军旗插在阳城的旗台之上,诸位意下如何?”
众位将领彼此对视一眼,在各自的眼神中看到了熊熊燃烧的斗志与野望,很快,大帐之中响起了一句掷地有声的回应——
“喏!”
随着辽州西北军驱逐北蛮的捷报不断传入京中,原本早已经掀起轩然大波的天凤大将军死而复生的消息更是在朝堂内外传得甚嚣尘上。
当年的大将军沈颂,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猛将与悍将,也是让许多朝臣与勋贵世家望之生畏艳羡嫉妒的新贵,更是让许多人欲除之而后快的拦路虎与死敌。
后来,这人果真死了,不少人是当真松了一口气,虽说陛下对这位故去的女将军情深意重,但年深日久,陛下威仪深重,身边一旦有诸多替身与新欢相伴,这逝去的人与情意只会是为他人所利用觊觎的软肋。
可是,在陛下好不容易答应选秀的如今,在整个天下已经出现了无数个形似神似替身的今天,那个女人居然死而复生了?
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可是,伴随着死而复生消息传来的,还有西北军统帅大败北蛮的消息,两相叠加,再有昔年沈家军的如臂使指与强横无忌……
很多人不得不相信,这个再度一战成名一力执掌辽州军政大权的新任刺史,就是曾经的沈颂。
天凤大将军沈颂挂帅出征,西北军大胜,北蛮节节败退,边城形势越是明朗,帝京内外就越是风声鹤唳。
甚至于,沈颂这个名字一度在朝堂内外成了禁词,甚少会有人愿意主动提起。
“陛下,如今京城内外不甚平静,各色流言甚多,辽州刺史手握重兵,本就容易招来猜忌,若是不加以制衡……只怕到时候会被有心之人借题发挥,若是脏水加身,于那位的脾气而言,只怕朝堂内外又要再起动荡。”
紫宸殿的书房内,欧阳勋作为当朝丞相,无论于公于私,都要提醒陛下一句,切不可因私废公,放任政局不稳。
他清楚当今对沈颂的偏爱,且正因为清楚,愈发不能任由对方放纵这份偏爱,以致于酿成江山不稳的大祸。
沈颂本就是个任性霸道的脾气,遑论此次死而复生,因某些人吃尽了苦头,以她的脾气,为此祸乱天下也不过是一个念头的事,尤其此时她重领沈家军,若是仗着陛下偏爱拥兵自重,那本就稀薄的忠心只怕顷刻间就能消失无踪,以致于翻覆朝堂生灵涂炭。
这种场面,决计不是欧阳勋想要看到的。
“丞相之意朕明白。”薛慎擡眼看了下这位做了许久太平朝臣老先生,语调淡淡,“但世事无两全,诸事有因必有果,若是让朕安坐于王座之上,对某些悖逆之臣坐视不理,这绝非稳固朝堂天下之策,也非真正的破局之法。”
听明白对方话中所指,欧阳勋沉默片刻才道,“陛下还记得当年,臣答应陛下出山时,曾经提到的那个赌约吗?”
当年的欧阳勋同薛慎打赌,若是他能招揽到沈家那个继承了外祖父衣钵的姑娘,能让她成为麾下猛将,他便出山襄助明主,后来,薛慎在冬日里,等到了手持虎符的姑娘。
欧阳勋立下这个赌约,就是担心枭雄不臣,可时过境迁,生死劫波后,曾经的得力臣属怕是当真要成为帝王心腹之患了,尤其,这其中还夹杂着许多不可说的男女情思。
“陛下,切不可重蹈太祖皇帝之覆辙啊。”
重蹈太祖皇帝覆辙,薛慎在心底重复了一遍这句话,突然想笑,看来心腹重臣这是在提醒他,不可因为偏爱祸乱薛氏江山。
薛慎无所谓自己如今在老臣心中的昏聩之象,他只是对欧阳勋道,“丞相放心,朕之所愿,只在江山稳固朝堂圆满,并无痴愚蠢钝之念,朕自问如今行事尚算清明,还称不上是昏聩无能之君。”
“关于朝堂诸事,朕早已有所打算,丞相且看朕如何行事吧。”
换言之,他早就主意已定,再无转圜可能,其余人只需听从圣命即可。
欧阳勋在心底深深的叹了口气,虽然陛下话说得好听,看似行事很有分寸章法,但以他对当今的了解,话说得再动听,还是逃不脱圣心独断这四个字。
一旦圣心独断,已然是朝堂不稳的前兆了……
最后,他只能躬身深深一拜,“臣知陛下有怜惜天下苍生之心,不到万不得已,还望天下不要再起战火,臣惟愿尽己所能,达成陛下之愿。”
一个军权在握的沈颂,再加上一个圣心□□的君主,欧阳勋已经不奢望自己能拦下这两人的任性,他只希望,自己好歹能尽几分力,能控制住局面不要太动乱,以免承平天下再起战火。
而欧阳勋的担忧,果然于数日后成真。
以西北军后勤补给有缺为引,当今陛下下令彻查军粮贪渎案。
以太后母族罗氏为首,户部侍郎罗桓等人联通各州官吏盗卖官粮一案被御史告发,包括罗氏族人在内的诸多官吏,私吞多个州府赋税与秋粮,贪污数额多达一千二百多万石粮食,期间还有无数巧立名目中饱私囊之举,堪称新朝巨额贪渎案,随后,又有当朝世家与勋贵事涉“谋不轨”大罪,究其党羽,涉案人数超过万余。
期间两案并查,因影响过于恶劣,涉案人员尽皆入罪,或处死或流放,帝京之内堪称血流成河人心惶惶。
因为当今陛下大开杀戒之举,朝堂半数皆空,一时间,薛慎宛如昔年先祖皇帝在世一般,在文人之中恶名昭彰,在民间声名毁誉参半。
当帝京这些动静传到辽州时,桐花已经领军深入北蛮于天石山再度歼灭了又一波蛮王帐下主力。
“这京城里的动静可真不小,”萧庭感叹道,“阿姐,难怪你之前传信让我离京,看来是不想我卷入这场风波。”
“不过,之前陛下和我就已经杀过一拨人,没想到如今还能寻出这么多漏网之鱼,看来这朝堂上的水比我想象中深多了。”
桐花视线落在那张流放辽州的涉案人员名单上,从上到下仔细看过一遍,眼神微微变了变。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办事永远比你想象中更贴心。
还没等她回京动手,大鱼们就在京内被明正典刑依法处死,家族从此败亡破落,而小鱼小虾们则流放到辽州,随便她收拾摆弄,此举既清洗了朝堂,也讨好了她这个心腹重臣,陛下这手笔,可谓是一举多得。
桐花想,就算换做是她,最好也只能做到如此了,不得不说,她和薛慎确实有几分默契。
见她神态轻松,萧庭追着问了两句,“阿姐心情看起来还不错,难道是这些消息里面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