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感谢支持 - 三国之我有公侯命 - 彦王爷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37章感谢支持

第237章感谢支持

丁宁无奈,只能由着百姓们送出城,到了城外,丁宁又劝众人留步,可惜根本没人听她的,最后就这么送了一程又一程,直送出十多里地去,长社的百姓才在丁宁好说歹说的劝说下停了脚步。

“阿母,前面有人。”

长社、许县本就相邻,丁宁她们跟百姓们告别后,走出还不到二十里,就看到了许县方向奉命过来接他们的曹纯等人。

“子和将军……”丁宁笑着朝曹纯拱手。之前他去兖州,徐州,几次来回都是曹纯接送,她跟曹纯也挺熟的了。

“丁大人”曹纯笑着回礼。

因为这天气看着像是要下雨,所以,曹纯也没敢多耽误时间,简单跟丁宁寒暄几句,一行人便急急往许县赶。

只是到底迟了一步,还不得他们进城,一场急雨便落了下来。

“好在已经到城门口了,这要是还在半路上,说不定马车就要陷在泥泞里走不了了。”

跟着曹纯一起出来接人的一个小兵看着眼前的城墙一脸庆幸。

曹纯闻言却是下意识转头瞥了眼丁宁所乘马车的方向。

虽然不能确定是丁宁所为,可他接送丁宁这么多回,还真没出现过被雨雪困住的情况。

“小将军?”旁边小兵诧异的看向突然停下来的曹纯。

曹纯摇头,轻踢了踢马腹上前。

因为突然下雨的缘故,城门口并没有什么人,所以一行人很快就进了城。

城里,大街上原本摆摊的人因为这场急雨,大部分都已经收摊走了,显得街道有些空旷。

不过也正如此,倒是更能看清楚许县的格局。

“许县瞧着比长社大了不少。”就连这街道似乎都比长社要宽上一些?

马车里伺候的小女使闻言连连点头,“确实大不少。不过看着没有咱们长社干净整洁。”也不知道是不是之前疾风骤雨刮的,地上到处都是杂物,看着有点乱。

“可能曹兖州还没顾得上这一块。”毕竟刚来,事情千头万绪,顾不上也很正常。这种时候,肯定要抓大放小,先紧着重要的来。

这么一想,丁宁突然有种预感,她之前在长社过的清闲日子,恐怕要一去不复返了。

事实也确实跟她想的差不多,她刚到了曹操让人给她跟郭嘉的宅子里安顿下来,东西都还没来得及收拾,就被曹操请到了议事厅。

初来乍到,丁宁本着多听少说的原则,也没吱声,进来后就寻了个角落坐下,听荀彧、戏志才他们议事。

今天他们说的主要事情是接手颖川之后一些相对比较琐碎的事情。比如颖川全郡的人口,总面积,耕种面积,粮食情况,经济情况,一年能收上来的赋税等等这些。

因为跟丁宁之前每天的工作内容高度重合,所以丁宁听起来,倒也不觉得很晦涩难懂。

只是有一些数据,跟长社那边这两年的出入实在有点大,像平均亩产,人均耕地亩数,甚至每户平均人口,都差不多得比长社少个三四成,这实在有些惊人。

不过荀彧他们好像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丁宁心下疑惑。

“安明?我看你蹙眉,可是有何不解?”曹操注意到丁宁的神态,笑着开口。

丁宁摇头,“只是……”丁宁斟酌了一下,才开口道,这“刚刚文若所说的数据是不是有些不准?”

“不准?怎么说?”

丁宁:“这数据,跟长社的出入有点大……”粮食亩产量,长社这几年因为多种高产作物,所以相差大她还能理解,其他的也差这么多,是什么原因?莫非是有人弄虚作假?从中获利?

曹操:……获利肯定有,不过还不至于这么明显。长社的一些数据他也知道,“这最大的原因,应该是过去几年,其他地方不如长社安定。”不安定,日子不好过,自己都吃不饱,自然想要孩子的少,就算意外生下来,也养不住。这就是人口少的原因。

至于人均耕地少……这年头开一亩荒地出来可没那么容易,开出来一开始回报率很低,还得花力气养田。这边没长社秩序那么好,很可能自己好不容易几年辛苦养出来的好田,转眼就被人抢走。自然也就没人做这个。甚至很多人连原本的田,都不能好好种。

自然而然荒田越来越多,人均耕田越来越少。所以他们想要让老百姓愿意开荒种地,就得给他们一个稳定的希望。

从这一点上来说,接刘协过来其实也有好处。在世家眼里,刘协可能已经日薄西山,可在很多普通百姓眼里,屹立这片土地上四百多年的皇室依然能给予他们希望、慰藉。

“”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