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英雄血骨,按斤论价
锣声在李洵耳边嗡嗡作响。
高台之上,那青年收回了敲锣的弯刀。他没有看李洵,而是环视着台下那七百多双冒着寒光的眼睛。
“弟兄们,咱们玄甲军,死了多少人?”他问。
“一千一百三十七人!”王奎第一个吼道,声音里带着血。
“一千一百三十七人!”七百多人,齐声怒吼,声浪几乎要掀翻整个校场。
青年点了点头,目光终于落在了脸色煞白的李洵身上。
“钦差大人,”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我是镇北军先锋校尉,叶凡。奉大都督之命,今日与大人,清点战利品。”
他举起手中的匈奴弯刀。
“此刀,乃我部下校尉张龙,从一名匈奴百夫长手中夺得。”
“张龙,开元三年入伍,幽州本地人,家中尚有老母妻子。就在饮马河畔,他为了掩护袍泽,身中七刀,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叶凡的声音很平淡,像是在说一件小事。
可这平淡的叙述,却像重锤砸在每一个士兵的心上。不少人红了眼眶。
叶凡将弯刀插在身旁的木架上,拿起一个羊皮酒囊。
“这囊马奶酒,也是他的战利品。他说,等回到幽州,要请全营的弟兄喝一口。”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李洵,那双眼睛里,没有了懒散,只有让人心悸的平静。
“他没喝上。”
“李大人,您说,这壶沾着我袍泽鲜血的酒,这份他没来得及实现的遗愿,该值多少银子?”
李洵的脑子一片空白。
他终于明白,这不是清点,是审判!是用一千多条冤魂,在审判他,在审判他背后的朝廷!
他嘴唇哆嗦着,想要呵斥,想要叫绣衣卫把这个疯子拿下。
可当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七百多道要将他生吞活剥的眼神,他把所有的话,都咽了回去。
王奎和几名校尉,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他的官轿旁。他们没有说话,只是手按着刀柄,用看死人的眼神盯着他。
“叶校尉……”李洵的嗓子干得冒烟,“战利品……自当上缴国库,怎可私下论价?”
“上缴国库?”叶凡笑了,他指了指李洵身后那几辆装着赏赐的马车,“一千一百三十七条命,换来一千两白银。大人,您这是在告诉我,我大周将士的命,连一两银子都不值吗?”
“我……”李洵被噎得说不出话。
“还是说,在大人眼里,我这些战死沙场的兄弟,他们的命,就跟这草原上的牛羊一样,是畜生?”叶凡的声音陡然转冷。
“本官没有此意!”李洵吓得魂飞魄散,这顶帽子要是扣下来,他今天别想活着走出幽州城。
“既然不是,那便好办了。”叶凡重新挂上那副人畜无害的笑容,“我也不为难大人。这壶酒,咱们不论价,只论心意。大人觉得,张龙校尉这条命,这份心意,值多少?”
李洵的冷汗,顺着额角滑落。
值多少?
说少了,是侮辱英烈,这群丘八能当场撕了他。
说多了,他哪来那么多银子?他这次带来的赏银,总共就一千两!
他看向不远处的林战,希望这位大都督能站出来说句话。
可林战只是负手立于将台之下,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尊石雕。
“大人?”叶凡催促道。
李洵一咬牙,心在滴血。他从怀中掏出自己的钱袋,抖着手从中摸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递给身旁的小吏。
“本官……愿出一百两,聊表心意,告慰张校尉在天之灵。”
他几乎是咬着后槽牙说出的这句话。
叶凡接过那张银票,看都没看,直接举了起来。
“弟兄们!钦差大人体恤我等,愿以一百两白机,告慰张龙校尉!”
“一百两?”
人群中,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嗤笑。
那笑声像一根针,扎在李洵的脸上。
李洵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他知道,自己被耍了。
“大人,”叶凡一脸“为难”地看着他,“一百两,似乎……不太够抚恤张校尉的老母妻儿啊。”
“你!”李洵气得浑身发抖。
“将军!”王奎忽然向前一步,对着叶凡抱拳,声如洪钟,“俺觉得,钦差大人不是小气的人!他一定是觉得一百两太少,不好意思说出口!俺猜,大人心里的价,至少是……五百两!”
“对!五百两!”
“钦差大人仁义!”
台下的士兵们瞬间会意,齐声呐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