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檄文一篇惊满城,太守府前定乾坤
清晨的日光,越过将军府高高的院墙,给廊下的青石板镀上一层浅金。
府内安静得能听见晨鸟的啁啾,与府外那被恐惧笼罩的幽州城,仿佛是两个世界。
叶凡打着哈欠,顶着一头乱发,坐在桌前,一脸没睡醒的倦怠。
林慕雪将一碗尚冒着热气的粳米粥放在他面前,清澈的眼眸里,映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
“刘氏一夜覆灭,满城皆惊。太守赵泉那边,我怕……”
“怕他善罢甘休?”叶凡拿起勺子,懒洋洋地搅着碗里的粥,“他要是不跳,我这班不就白加了?”
他舀起一勺粥,吹了吹,抱怨道:“知道了,这不还没睡醒,就得准备下一场加班了么。”
话音刚落,一名士兵快步入内,单膝跪地:“将军,太守府的人天不亮就想出城,往神京方向去,被我们的人发现,‘请’了回来。”
顿了顿,又说道:“送信的人,已经被王校尉,扣押在军营。”
叶凡头也未抬,喝了口粥:“嗯。”
亲卫等了片刻,见他再无吩咐,便躬身退下。
林慕雪看着他那副天塌下来也要先喝完粥的模样,心中的那点担忧,终究是被无奈的笑意冲淡了些。
他就是这样,仿佛永远都在状况之外,却又总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前。
“派个人,去给赵太守送张请柬。”
叶凡又喝了一口粥,吩咐道:
“就说我请他过府一叙,商量一下怎么处理刘氏这个叛逆大案,顺便安抚一下受惊的百姓。记得,请柬做得漂亮点,烫金的,显得我们有诚意。”
一个时辰后,送请柬的亲卫回来了。
“将军,太守府大门紧闭。赵太守派人传话,说他偶感风寒,不便见客。”
亲卫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火气:“他还说,刘氏之事,事关重大,非他一人可断,需上报朝廷,静待圣裁。”
“哦。”叶凡终于放下了粥碗,拿起一旁的布巾,慢条斯理地擦了擦嘴。
他这个“哦”字,说得平平淡淡,听在林慕雪耳中,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酝酿起来的前奏。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环佩叮当的轻响。
苏清影一袭干练的宝蓝劲装,快步走了进来。她脸上没有平日的妩媚笑意,取而代之的是商人的专注与锐利。
她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将一个厚实的楠木匣子,放在了叶凡面前的桌案上。
“啪”的一声轻响。
“将军要的东西。”苏清影的声音清脆。
“幽州太守赵泉,自上任六年以来,所有贪赃枉法的记录。他与刘氏勾结,倒卖军粮,私吞军饷的每一笔烂账,都在这里。”
她顿了顿,补上一句:“人证,物证,俱全。”
叶凡看了一眼那个木匣,又看了一眼苏清影。这女人,是一把越用越快的刀。
他终于懒洋洋地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发出一阵噼里啪啦的脆响。
“走吧。”他对不知何时已立在门口的王奎说,“去请太守大人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去去病气。”
王奎的独眼亮得吓人,他猛一抱拳,沉声应道:“末将领命!”
“轰隆——”
将军府的大门缓缓开启。
一队队身着玄甲的镇北军精锐,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如一股黑色的铁流,涌上长街。
甲叶碰撞,马蹄踏地,汇成一股令人窒息的肃杀之气。
幽州城里,那些紧闭的门窗后面,无数双惊恐的眼睛,看着这股铁流,朝着太守府的方向开进。
太守府门前,早已乱作一团。
府兵们手持长枪,面色惨白地守着府门,腿肚子却在不停地打颤。
当镇北军那面绣着“叶”字的帅旗出现在街角时,他们的心里防线,几乎要被恐惧冲垮。
大军在距离府门五十步外停下,瞬间将整座府邸围得水泄不通。
“嘎吱——”
就在这时,象征着幽州城权力中心的太守府,那朱红色的大门缓缓打开。
身穿绯红官袍,头戴乌纱的太守赵泉,在几名亲信的簇拥下出现在门口。
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颤抖,厉声呵斥:“叶凡!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率兵围困朝廷命官,你是想造反吗!”
叶凡骑在马上,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他只是对身旁一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微微点了点头。
那是苏清影派来的账房先生,一手算盘打得神鬼莫测,记性更是超凡。
那先生清了清嗓子,从怀中取出一卷长长的卷宗,迎着全城百姓或惊恐或好奇的目光,朗声宣读起来。
“大周历三百二十八年春,幽州太守赵泉,以‘损耗’为名,克扣幽州驻军冬衣款三万两白银,致使当年数百名边军冻死于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