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难民如潮,以工代赈 - 大周悍卒:镇北将军家的女婿我当定了 - 巧克力的味道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7章难民如潮,以工代赈

秋雨绵绵,幽州城外的官道上泥泞不堪。

叶凡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黑压压的人群,眉头紧锁。

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批难民了,足足有十万人之多。

“公爷,又来了一批。”王奎匆匆上楼,“斥候报告,后面还有更多的人在路上。”

叶凡放下手中的茶杯:“都是从哪里来的?”

“大多是江南的,说是发了大水,田地都被淹了。”

王奎擦了擦额头的雨水,“还有一些是从中原来的,说是官府不管他们死活。”

柳清歌从楼梯口走上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书:“公爷,这是户部刚送来的公文。”

叶凡接过文书扫了一眼,冷笑一声:“好一个户部,说是为了减轻各地压力,特意将难民分流到幽州。真是为我们着想啊。”

“公爷,这分明是朝廷的阳谋。”柳清歌压低声音,“他们想用这些难民拖垮幽州的财政。”

王奎挠了挠头:“那咱们怎么办?总不能把这些百姓赶走吧?”

叶凡沉思片刻:“来者不拒。既然朝廷送人来,我们就收下。”

“公爷,现在城外已经聚集了近百万难民,咱们的粮食储备撑不了多久。”柳清歌担忧道。

“粮食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叶凡转身下楼,“你们先安排人手,给这些难民搭建临时住所,别让他们冻死。”

回到国公府,叶凡立即召见了苏清影。

“清影,立刻派人联系三大商家的家主,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苏清影点头:“公爷,是为了难民的事情?”

“不错。”叶凡坐在椅子上,“现在幽州有近百万张嘴要吃饭,我们的粮食储备最多撑半个月。”

“公爷放心,我这就去安排。”苏清影匆匆离去。

五日后,刘清水、李富贵、张德昌三位家主齐聚国公府。

“三位家主远道而来,辛苦了。”叶凡在正厅接见三人。

刘清水拱手道:“公爷客气了,不知公爷召我们来有何要事?”

叶凡开门见山:“想请三位帮忙采购粮食。”

“可是因为难民?”李富贵了然。

叶凡苦笑:“不错,朝廷给我送了份大礼,近百万难民涌入幽州。现在粮食紧缺,需要大量采购。”

张德昌倒吸一口冷气:“百万难民?这可不是小数目。”

“确实不小。”叶凡点头,“所以需要三位帮忙,从各地采购粮食运到幽州。”

刘清水沉思片刻:“公爷,采购粮食倒是不难,但运输费用不菲,而且现在各地粮价都在上涨。”

“价格方面三位尽管开口。”叶凡说道。

李富贵和张德昌对视一眼,李富贵开口:“公爷,不瞒您说,我们三家靠着盐酒生意赚了不少银子。”

“既然公爷有难,我们自然要帮忙。”张德昌接话道,“粮食我们按成本价供应,绝不赚公爷一文钱。”

刘清水也点头:“张兄说得对,我们虽是皇商,但公爷的细盐和酒,却是让我们收益匪浅。”

叶凡起身拱手:“三位的恩情,叶某记下了。”

“公爷客气了。”三人连忙回礼。

李富贵问道:“公爷需要多少粮食?”

叶凡算了算:“百万人,按照每人每日半斤粮食计算,一个月就是1500万斤。先采购半年的量吧。”

张德昌咋舌:“9000万斤,这可是个天文数字。”

刘清水拍胸脯:“公爷放心,我们三家分头行动,一个月内保证运到。”

“那就拜托三位了。”叶凡再次拱手。

送走三位家主后,叶凡回到书房,柳清歌已经等在那里。

“公爷,粮食的事情解决了?”

“暂时解决了。”叶凡坐下,“不过光有粮食还不够,这么多人总不能一直白吃白喝。”

柳清歌点头:“公爷打算怎么安置他们?”

叶凡在纸上画了个简图:“以工代赈。让他们参与幽州的建设,干活换粮食。”

“具体怎么安排?”

“修路、建房、开荒、挖渠,什么都可以做。”叶凡放下笔,“另外,给他们登记造册,分配田地和宅基地。”

柳清歌眼前一亮:“公爷这是要将他们变成幽州的百姓?”

“不错。”叶凡点头,“朝廷想用难民拖垮我们,我偏要将这些难民变成幽州发展的助力。”

“公爷此举一举两得。”柳清歌赞道,“既解决了难民问题,又增加了幽州的人口和劳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