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争议配得上 - 娘娘冠宠六宫 - 一颗鱼圆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娘娘冠宠六宫 >

第37章争议配得上

第37章争议配得上

帝王威严不可侵犯,以强硬之态再度驳回呈递的奏书,扬袖早退离去。

绕在四周的沉闷压抑如潮水涌退,朝臣方敢擡头。

万生阁。

十余名大臣聚集在此,前头坐那几名老臣愁容满面,方才朝堂之上,他们将陛下对妖妃的公然袒护看在眼内。

不过有人提起那位妖妃一句,陛下听都不听,扔了折子,继而直接宣告退朝。

他们忧愁不已,担心再发生遍来类似从前那场祸事。

先帝御极,他们作为左膀右臂忠心辅佐左右,也曾为王朝延续,守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

他们乃三朝元老,曾亲手挑选出这位造福苍生的明君。

忠言逆耳,小人作祟其中恐会使君臣离心,然先帝敬重师长,待群臣和睦,每日自省,事事亲力亲为,即便君臣意见不合,陛下深思熟虑后总能作出对王朝有益的决定。

陛下登基第一年,他们为陛下找寻来多位德才兼备、蕙质兰心的世家贵女,供陛下挑选。

陛下懂得他们的苦心,择选出一位言行家世样样都挑不出的女子,并把她封为皇后。

帝后互通心意,朝中内外一片和睦,君主贤能,众臣欣慰不已。

然,好景不长,五年的光阴眨过去,适逢普天大选,妖女进宫,他们在陛下身上倾注的心血即将就要被挥霍殆尽。

陛下受巫术蒙蔽双眼,维护妖女,纵容妖女在后宫中胡作非为,破例将其从低等的常在一路提拔而上,最后又封赏其尊贵无比的贵妃之位。

日日沉湎酒色,紧闭宫门,与妖妃共同寻欢作乐。

只因妖妃一句戏言,典礼之上命令朝廷命官跳舞助兴,把皇家规训礼教狠狠踩在脚下,致使皇实蒙羞。

向来彬彬有礼,性情温和的陛下因为妖女的到来变得贪婪、傲慢、消极。

发展到后来,便开始对他们的劝诫而不满,逐渐置若未闻,频频生怒降罪,对他们的劝诫漠视不理,君臣之间到底生了桎梏。

因为妖妃,陛下与皇后离心,疏离如炬,与臣子心生嫌隙,朝中大内死气沉沉,军队落败,一切都在逐步迈向凋亡。

陛下险些酿成大错,好在最后迷途知返大彻大悟,又重新拾起君臣之间那份最初的信任,不再深陷妖妃的蛊惑,朝廷间也终于重新复明,撕去迷雾。

“陛下深受昭氏蛊惑,宠爱在前,来日不知道还能为她做出什么,我等绝不能坐视不管。”

尚书李忠年至花甲,上了岁数,眉鬓半边花白,眼皮脱力耷拉在一起,谈论起朝内大事时,眼中已然闪着矍铄的光。

到了这个年纪,诸多事情本就力不从心,李尚书身子刚刚恢复,在朝廷大事前时依然义无反顾挺身,为君主而忧,为国家大事尽力之举措,令在座诸多小辈油然心生敬佩。

“尚书大人说的对,昭氏迷惑陛下,逼令陛下做出此等有违大统之事,长此以往,绝非益事。”钦天监监副曹荣清继而义愤填膺开口。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

自昭氏女入宫,今上行为举止越来越倾像先帝,作为朝廷命官,他们担忧家国大事,肩负重任,终不能眼睁睁看陛下重蹈覆辙,复始以往悲惨之景。

“那位昭氏究竟何许人等?竟能令陛下似疯魔般一跃赐予她昭仪之位。”

宫中突然传出圣旨,众人万分惊讶,此事掀起不小风浪,可直至今日他们仍然对这位昭仪娘娘不甚了解。

她是陛下的妃子,身后无家族能够依仗,却缕缕得陛下赐封荣宠,之后更是与陛下一同登台,获得昭仪的高位。

她们不知她的长相,仅从祭典片刻窥望见她气度不凡的身姿,传言中得知她容貌惊为天人,和陛下堪称良配。

她不加遮掩现身于黎民面前,留下遍地美名,高贵且神秘。

议论言语阵阵不疲,众人商议如何规谏陛下的对策。

“范大人如何以为。”李忠问,所有视线齐齐看过来。

众所周知范令史为人清廉端正,辅佐于先帝身侧,所撰所写皆为社稷,待众人平等,为无数文人墨客尊崇敬仰的大儒。

“陛下此举,的确不可纳取。”

一片等待内,响起男人沉稳的声音。

接连的嘈杂惊扰走瓦尖落脚的飞鸟,迎风展翅,避立于阴凉枝叶间。

昭韵宜静静望着立于眼前的高树,几枝海棠花脱落的枝干上长出新叶,亮丽的颜色互错交织,一片生机勃勃。

昭仪娘娘魅惑君主,效仿高贵妃行径,陛下如果继续施行专宠便是弃江山社稷于不顾。

诸如此类言语,几尽落于昭韵宜耳内。

怪不得她见那几个妃子眼中多有幸灾乐祸之色,想来已经听说了这件事。

朝臣再度请奏,附议那则促使陛下广充后宫,淡于昭氏的奏折,言辞绰绰间,逼指她为祸水。

她明明什么都没做,只安静坐在揽阙宫内,就被他们平白无故安上这么个迷乱君主,即将霍乱朝纲的罪责,成为了他们口中除之而后快的妖妃。

他们高高在上批判于她从没行过的罪行,荒唐至极,倒不知她与她们究竟谁才担得起那句祸害。

昭韵宜合上册子,素玉递来盏茶,淡淡清香迎风飘过她鼻尖。

宁静午后,却被突起的嘈杂声音扰乱。

昭韵宜侧眸,瞥见冲冲走进殿内的人。

“臣妾请昭仪娘娘安。”

“娘娘,丽嫔娘娘非要进来。”满贵一脸为难落后苏念蓉半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