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谏书“拿去烧了” - 娘娘冠宠六宫 - 一颗鱼圆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娘娘冠宠六宫 >

第39章谏书“拿去烧了”

第39章谏书“拿去烧了”

尚书府内,气氛沉重,礼部令史范大人眉眼深深皱在一起。

陛下威压在侧,对昭氏的袒护和在意与先帝对高贵妃的看看重大为相似。

范正才神色凝重,经此对妖妃一事有了更深切了解。

“范大人宽心,陛下是位明君,只因年轻气盛了点,这才会被美色迷昏头,总会迷途知返的。”

范正才重重哼道:“那妖妃就在宫中,一日不除,本官看陛下怕这辈子都不会醒悟了。”

他侧脸紧绷,眼中滚着怒火,重重撂下瓷杯。

“范大人慎言呐,从事还得从长计议。”李忠同样缓缓叹了口气。

却在此时,一道低弱的声音响起来:“两位大人,其实……下官倒有个拙见。”

“曹大人有什么主意不妨说出来,遮遮掩掩反令人猜忌。”

范正才朝人刮去一眼,不冷不热道。

巧言令色奉承讨好之人,他生平最是厌恶,原本来时只有他和李忠两人,哪曾想坐下不到半个时辰,就见曹荣清提着重礼出现,着实厚颜无耻!

如若不是受人邀约,他岂会跟这样的人呆在同一间屋子内。

“范大人说的在理,曹大人有何见解。”李忠随后道。

“是、是、是。”两位高官问话,曹荣清不敢耽搁,立即起身。

……

近日来,民间谣言四起。

秦楼楚馆之中,连同茶楼一样有关妖妃祸国的话本传的遍地都是。

妖妃陪伴君王身侧,魅惑君王,获得宠爱犹不知足,竟还企图以此得到君王专宠,在宫中妖言横行,为达到目的不惜残害其他妃嫔和皇嗣。

最后还与乱臣贼子联手,勾得陛下夜夜醉宿,摒弃国政,江山社稷飘摇,罪恨千古。

现下突然出现这么个话本子,桩桩件件直指皇宫,而皇宫内现如今受陛下宠爱的正是那位昭仪娘娘。

一时间,百姓惶恐万分,再次想起前朝那场贵妃之乱。

自小老人们就在他们耳边常常念叨,说从前那位高贵妃有多么奢侈无度,如何不知廉耻勾引陛下,最后又是如何差点给国邦带来无尽厄运。

流言所传之盛,却在短短三日后,近乎就要消失不见。

角落里,说书先生不知第几次又讲起事关妖妃的故事,这次却与以往几次不同,被人毫不留情怼了回去。

“喂!说书的,天天都讲这个,什么君臣亦友,你不腻我们都听腻了,就不能换一个,我们花了银两,可不是为了天天在这儿听你胡诌八扯的。”

妇人言毕,人群里响起三五声附和。

大的直接把说书的声音盖了去,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向这处靠拢。

“你、你、你……你懂什么,那妖妃蛊惑陛下,我大凛就要大难临头……”

妇人显然是这处的常客了,说一句话就令说书的牙齿打颤。

妇人立即回:“别别别,大难临头您要去自己去,可别把我们带进去,我虽一介老妈子了,可也还想多活几年,谁不4r想活久一点,大家伙儿说是不是。”

众人纷纷应声,都喜欢看热闹。

“你一介妇人,这些大道理跟你说了你也不懂,老朽说的都是事实,信不信随你!”

“事实?我不懂,但却听过一件事宫中的昭仪娘娘救了陛下,是陛下的救命恩人,阻止灾雨,造福百姓,这样一个良善之人,怎么到你说书的嘴里就成了什么祸国殃民的妖妃。”

一句话落地,唤起不少人记忆。

对啊,昭仪娘娘舍命救过陛下。

救命之恩在前,陛下多宠爱昭仪娘娘点也在情理之中。

宫内风平浪静,没有大事发生,前不久军队还打了胜仗,高高的捷报宗卷从城门前路过,他们全部看在眼里。

高声议论洋洋洒洒,不停歇。

“你们别不信,我凛国大难临头,皆系因妖妃所起,她阴狠毒辣,绝不能任之……”他吆喝着想把众人的话题引回来,却不想弄巧成拙。

人群中有声音逼问:“你说的这般言之凿凿,难不成进过皇里亲眼看过?”

他一介说书的,哪里有机会能够进去皇宫,进不去皇宫,又从哪里可以听说娘娘们的事,想到这,众人顿时清醒不少。

后面脚步声密切响起,率先听见的回头。

“官爷,就是他偷了我家东西!”

原来这说书的本是个江湖骗子,半年前刚从牢狱中跑出来,一直行坑蒙拐骗之事。

既为骗子,说的话怎能叫人相信,比起那没有事实的依据,众人更愿意相信已经真实发生过的。

谣言不攻自破,悄然淡离众人视野。

他们一举一动都在帝王的把控之中,对方早就想好应对之策,朝堂上,臣子们知难而退,跪拜俯首。

自此,有关妖妃的言论无人再敢提及,事情到最后,终是不了了之。

自范府回来,晏惊禾直直进到皇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