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挣钱 - 回到过去当学阀 - 蛰雷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80章挣钱

第280章挣钱

尽管广播不仅有娱乐功能,还有教育、宣传、新闻等作用,但考虑到这个时代的受众,真正讨人喜欢的还是一些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消遣节目。  “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当真有趣。”翻阅着手里的调查报告,程诺的兴致颇为浓厚:“掌握了工业实力,也基本上掌握了媒体的话语权,只是没想到竟然是这种方式。”

姜蒋佐挠挠头,脑门上不断冒出新的问号:“原来我还以为发展无线电肯定是亏本买卖,最起码前期发展需要的时间应该比较长,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有收入了,没做之前觉得这事很简单,但上手之后,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翻看着手里的报告,程诺笑呵呵道:“也不见得问题都是负面的,无线电广播新闻不仅是它本身传递得迅速,并且免除了印刷与发行的手续,过不了多久,包括《申报》、《大公报》等一众大媒,恐怕都要引用我们的广播新闻。”

受这话启发,姜蒋佐想起身上的主要工作,眼睛发亮道:“这好啊,咱们还可以加上财经栏目,讲一讲汇兑及市场的消息,甚至还可以用广播来推销咱们的火柴、种子和化肥……仔细一想,能做的事可太多了。”

程诺点点头,循循善诱道:“继续往下深入想一想,既然我们有这个需求,是否可以继续推演一下,别的同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需求,利用我们的广播来宣传他们的产品。”

姜蒋佐思索片刻,双手合掌惊呼:“对啊,肯定有这个需求,别的不说,商务印书馆基本上长期跟我们的《国民》杂志有合作,经常登录各种书籍广告,如果放到咱们《国民》广播上,效果绝对更好。”

程诺双手一摊:“他们登录咱们杂志,咱们收取广告费了吗?”

姜蒋佐不假思索:“当然了,咱们按照版面和字数收费,这还是念在长期客户上,如果换做别人,收费肯定会更高一些,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登录咱们的杂志……等等。”

突然意识到什么,姜蒋佐将目光投向程诺,一脸激动。

程诺站起来,笑道:“就是这个道理嘛,眼下咱们八成以上的零部件还没有能自主生产,未来试点完毕想正式运营,还需要再采购一批设备,七七八八算下来,也要花不少的钱,如今正好又不是有了源头吗?”

姜蒋佐越想越兴奋,猛地站起来:“对,就是这个道理,咱们广播也试播有段时间了,影响力有目共睹,相信这些家伙不会拒绝的,我这就找上他们,联系一下广告费,争取明天就把咱们中国第一条广播广告给播出来。”

眼瞅着姜蒋佐就要火急火燎地离开,程诺赶紧把他拦住,劝道:“不用这么着急,怎么着也得等到咱们无线电广播站彻底建好了再说,这段时间只需要筹备就成了,想想这可是能被我们传媒史记录的历史时刻。

要是就这么随意给安排了,想想以后的历史课本该怎么形容你,我的立夫同志,你也不想将来有一天,你的后代拿着课本问伱时,满脸尴尬吧。”

“这……这是得好好考虑一下。”姜蒋佐的腿立马僵住了,慢吞吞挪回来:“容我好好想想,努力得大家无可指摘才行。”

程诺见状哈哈大笑,不笑还好,一笑姜蒋佐更局促了,在自己身上左看右看,还是没发现什么端倪,最后忍不住问道:“我是哪里说的不对吗?”

自己说完还特意把手伸到嘴边,张大嘴哈口气,确定没有口臭后,脸上的疑惑更甚了。

“好了,不开玩笑了,把广播广告做好是真,创造历史也是真。”程诺倒了一杯水放在姜蒋佐身边,解释道:“你仔细想想,我们哪次不是在创造历史,化肥、钢铁、风扇等等,都是前人未竟之业。”

一番话下来,姜蒋佐的心经历了从平静到巅峰,从巅峰到低谷,再归于此时的平静:“最近确实是比较浮躁了,回去我会好好琢磨琢磨,到时候给你出具一个可行性比较好的方案。”

程诺点点头,多嘱咐几句后便让姜蒋佐离开了。

约莫过了几日,北京这边也收到了张玉麟三人的回信,表示会立刻启程来到科学院,期待这边的生活。

虽然电报寸字寸金,但从其中寥寥数语,也能感受到这些小家伙们的喜悦之情。

而后关于这个“科技大赛”的影响力,迅速得到膨胀。

文章和广播刊出后,点燃了全国各地科技爱好者的兴趣,读者来信如雪片一般地飞到科学院。

很多人给《国民》写信,或询问更加详细的制作方法,或询问材料购买地点,或询问科学院抵制希望能上门求教,表达了对收音机制作极大的兴趣与热情。

“敬程教授,今阅贵院载自造无线电话收音机,内容简明合用,但是对于听筒制造法未详,鄙人熟练此项手工艺,苦无电学经验,乞请程教授将听筒内容一切详细物料配制造法,续登贵报或贵广播。

俾鄙人专心仿造以挽利权,岂惟私人之幸,亦国家之福也。此上主笔先生大鉴,工人李茂正谨上腊月初三日。”

又或者:

“教授先生足下,本日读贵报本埠增刋有署名科学院,所作无线电话之简单造法切实用而便利,不胜钦佩。唯有一二处稍不明了,望贵记者将科学院之地址披露或从此函登入通讯栏内,想为多数读者所赞同也。

俞语华敬上,四月十六日,民国路潘家弄升和号。”

几番交流下去,有不少人已经按照致远的方法,仿制出了矿石收音机,有部分听众觉得自己的声音比较好,也会写信将自己的经验详细列出。

又觉得别人的改良办法不够好,方法欠妥,更会直接提出自己具体制作细节及安装天地线的问题,而程诺随即在报纸上做了回应,补充说明制作方法。

有性急者,或者对自己研究的矿石收音机比较自信者,直接抱着家伙就来敲科学院的门,表示冠军非他莫属,好说歹说,总算是把人给劝住。

不过得到成功参观科学院后,这人也是觉得收获颇丰,认为自己的矿石收音机虽然胜券在握,但仍有部分改进的空间,赶紧兴冲冲地回去,做进一步的改进。

一时之间,读者通讯讨论风起云涌,就连在家闷头写作的迅哥偶然间听到广播后,也惊如天人,还特意发了篇杂文。

“寻常人家组装完一只矿石收音机,想听听音乐,报告,唱片等,但起先必定要很危险的爬到屋脊上去架天线,或汚秽不堪的掘泥土,或擦干净自来水管子,去接地线。

接好了,还要细心地触矿石,戴上了听筒,听了蚊子振翼一般的声音便手舞足蹈,开心得不亦乐乎。但是戴的时间多了,弄得头涨面红,并且只能一个人听,还望科学院的致远教授继续努力……”

虽然这个时代只有《国民》一个广播电台,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听到的不是完整的节目,而是各种声音的“混合品”,有嗞音、滴答声等。

如果住在大城市的街道旁,还有其他电器比如电车、电梯等发出扰乱电波的感声电,听不清楚成为了巨大的障碍。

一时之间,对于这个问题的反应也有很多,慢慢的也成为了不少参加科技大赛的成员的改善方向。

上海,张玉麟等人还在收拾着行李。

张老父亲看着自己儿子满脸亢奋的模样,很是不解:“玉麟,那个无线电到底有怎么样的魔力,让你和康福他们这样着迷,甚至为此入了狱也不会后悔?”

张玉麟对自己过往的经历毫不在意:“爹,您不懂,乐此不疲地制作收音机,对于许许多多无线电爱好者来说,最兴奋的也是不断组装、调试和改造手中收音机的这个过程。”

说着,张玉麟还小心翼翼地将自己制作的检波器放在行李箱,小心翼翼地拨弄其周围的生满铜绿的铜线,就这还没完,甚至还要当着他爹的面,爬上阁楼调整屋顶的天线。

刚好这一幕被他收拾衣物的母亲看到了,手里的衣服直接被吓得掉在地上,惊呼道:“玉麟,你可不能想不开啊,我可就你一个孩子,不就是你爹不让你弄这个什么收音机,回头看我咱们找他算账,你快下来吧……”

本来张老父亲就比较生气,看到自己妻子又是这般模样,直接丢下一句话:

“真是慈母多败儿!”

冷哼一声,当即转身离开。

房顶上的张玉麟还不知道屋内的情况,将天线妥善收起来后,前脚刚从窗户迈进去,后脚就被他母亲攥住:“还愣着干什么啊?爬那么高,不危险吗?这大冷天的,看看这手多凉!”

双手被母亲拉着,感受到其中的温暖,张玉麟也有些不好意思:“没事的妈,我都习惯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