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Q1NTST必须实现代际碾压 -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 - 咸鱼2号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59章Q1NTST必须实现代际碾压

第759章q1-ntst必须实现代际碾压

德国,马普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今年4月,w7-x仿星器完成了70秒三重乘积峰值3x10kev·s/m的维持,经过3个多月的调整,w7-x几天后将会开启新的挑战。

劳伦斯和克林格正在阳台上喝下午茶。

“显而易见,米国这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克林格始终相信交流才能进步,说道:“不仅拖慢iter的进度,还丧失了获得夏国实验数据的机会。”

劳伦斯说:“数据方面不用担心,米国开放了他们的数据库访问权限,愿意和各国共享nif和diii-d的数据。”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愿意相信米国的原因,不管怎么看,自己都没有损失。

再有一点,米国nif和diii-d的数据遥遥领先。

“并且,米国会承担夏国原本负责的设备供应和经费供应。”

“他们开的空头支票还少吗?”克林格不屑地冷笑。

劳伦斯耸耸肩:“也许吧,但现在的情况是,夏国在聚变领域的发展有领先全世界的意思,而这并不是我们愿意见到的。”

“q1-ntst完成了2分钟三乘积3x10kev·s/m量级维持的数据你也看到了吧。”

“是的,很震撼。”

“不,比起震撼这个词,我更愿意用‘可怕’,他们仅仅用一年,就走过了其他装置10年,甚至20年的路。”

克林格无法反驳。

也不怪米国反应这么大。

“不过,球形托卡马克,以目前的技术看,仍然无法和传统托卡马克的输出电量相比,我比较好奇许青舟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鬼知道。”

劳伦斯轻轻笑着:“好了,绕过这个沉重的话题,我们该乐观点不是吗,毕竟,要不了多久我们的w7-x可以让世界大吃一惊。”

米国和夏国在托卡马克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作为仿星器领域的代表,自然也不甘落后。

这不,这段时间都在进行最后的设备测试。

克林格也笑起来。

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米国和夏国,他们能稳得住,也是因为有底气。

w7-x将会创造出更加完美的纪录。

7月18日,一场大雨洗刷了盛夏的灼热。

这些天,材料研究所完成了点火后的所有检测工作,开始准备分析实验数据。

办公室,许青舟揉了揉有些酸痛的眉心。

这次实验,标志着q1-nts具有可控核聚变点火的物理条件,接下来就是不断迭代,延长稳态运行时间,降低配套设施能源。

最终,在整体上实现输出能量大约输入能量,即q>1。

“三乘积的维持时间仍然太短。”

“真正的‘代际碾压’需将昙花一现的能量闪光,转化为照亮城市的持久光芒。”

上面的意思,只要他能在一年之内做出成绩,示范堆还是有得谈的。

“但竞争仍然很激烈。”

初期投资就需要300亿,加上此后的商业堆,成本估计得破千亿。

国家在保证财政平稳运行的情况下,短期只能保证一个示范堆的建设。

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在西南核物理研究院和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之前取得成果,并附上一份切实可行的技术报告。

球形托卡马克和传统托卡马克的结构差异导致三大硬伤:环向场强度不足、中性束注入效率低、偏滤器热负荷过载风险。

“最终,还是需要和传统托卡马克相结合。”

“前两者慢慢找办法,先将偏滤器搞定。”    思索了一会儿,许青舟摇摇头,暂时也把偏滤器设计的事情抛在一边,打算看点数学方面的资料换个脑子。

这些天做梦的时候自己都泡在实验室查看数据。

数学界这几个月和可控核聚变领域一样热闹。

4月的时候,9国数学家历时30年完成了几何朗兰兹猜想证明,这算是数论与几何的“数学大统一理论“的关键环节,可以为量子场论和弦理论提供新工具。

中国数学家王虹与joshuazahl破解了三维挂谷猜想,成为了下一届菲尔兹奖的热门人选。

许青舟先点开了800页的几何朗兰兹猜想的证明论文,慢慢读起来。

时间悄然进入8月。

月初,宋瑶过了个生日,接下来就是忙碌的社畜生活。

3环附近的一座写字楼。

门口摆着开业花篮,一侧的牌子上写着“虚拟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几个字,往里,办公区域也挂着红灯笼。

郭子扬站在门口,迎接过来参加开业典礼的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