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数学界的爆炸事件?
第721章数学界的爆炸事件?
量子传感磁场监测系统方案确定下来,许青舟也陷入忙碌之中,几乎天天都泡在实验室里。
这些天,郭子扬和丁佳慧的工作室这边接到大活,负责角色养成系统开发优化,甲方催得相当着急,斯德哥尔摩是没时间去了。
其他名额,也就是顾志钟,楚江峰,李岱月等熟人,许青舟和宋瑶发现,算下来其实也没剩几个名额。
时间在繁忙中流逝,很快就到12月4日,周五。
吃完中午饭,许青舟决定先去一趟实验室。
一周多的时间,他们已经完成了第一层的设计,就在昨天晚上12点,搞出了初代产品。
有现在的结果,可以说是大家肝出来的,就连他都连续守了两个通宵。
传感层是量子传感磁场监测系统核心,制备过程相当麻烦。比如需要超纯金刚石基底,还得进行纳米级的氮空位色心精准植入,最后就是阵列化光刻与隔离.
办公室。
许青舟一进去,王伟就说道:“教授,传感层的测试数据出来了。”
“好。”许青舟在电脑面前坐下,把测试数据看完,笑着点头,“嗯,性能虽然比预估的差一点,但第一次做就能达到现在的性能,还算不错。”
“毕竟是花了7000多万搞出来。”
王伟在一旁叹息。说实话,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点恍惚,不到两周,他们这个小组就花掉了3个多亿人民币的研究经费。
“实验就是烧钱,这句话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就说金刚石nv色心阵列里的单单说超纯金刚石基底,电子级金刚石晶圆约$5000/克拉,基底用量大约3.5kg。
梦幻,相当梦幻。
也是出息了,手头随随便便就有数亿经费。
“能用钱解决的麻烦,都不叫麻烦。”
许青舟把所有数据检查一遍,倒是习以为常。
材料的天花板就在这里,只要人类没走出地球,在其他星球发现能满足1亿c等离子体+中子辐照的材料,诸如铱、铼的稀缺元素,成本就是会居高不下。
眼下,单套nv色心阵列制备成本约8000万。当然,首套试制成本,等未来应该能降到2000万美元以内。
“不过,我现在都在怀疑现在是不是在做梦,居然真的在两周内把能够实现飞特斯拉级探测的nv色心阵列搞出来了。”
王伟语气复杂。
“未来,这种代际突破会更多。”许青舟笑了笑,就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次科技大爆炸。
其实,科学技术和数学一样,突破绝非孤立天才的灵光乍现,而是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集体工作的累积。
他的这些想法,得益于未来的科技爆炸。
“是啊,现在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快喽。”王伟点头。
许青舟看完数据,沉声说道:“传感层是整个量子传感磁场系统的核心,价格贵点很正常,接下来传输层,处理层和执行层,加起来估计也才七八千万。”
按照方案,量子传感磁场系统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假设每个都要七千多万,研究所其实也很难顶得住。
不过,最后整套量子传感磁场监测系统做下来,费用也会超过两个亿美元。
要不是研究所有点资本,还真就经不起这么玩。
许青舟不怎么心疼钱,花得挺值,一旦把量子传感磁场监测系统,在监测这一块,足以将同行拉出一次代差。
想要在5月份将所有装置耦合,并实现点火,给世界点惊喜,就不能走寻常路。
他转头对王伟说道:“对了,你们和零点科技的专利组对接一下,把专利注册好,早点卖出去。”
“好。” 在实验室检查了一遍数据,许青舟慢悠悠地来到京大数院。
离上课还有半小时,他干脆去顾志钟那边坐坐。
其实,数院这边,也给他搞了个办公室,但由于他平时基本在研究所,办公室也就闲置下来。
办公室内,顾志钟正在给一个女生讲题。
许青舟认识,以前他来找顾志钟的时候遇到过一次,好像叫“邹溪竹”,挺有天赋的一个学生,看顾志钟的意思,说不定还得再收个弟子。
“坐。”
顾志钟也看到门口的许青舟。
“好。”
距离许青舟第一见这位老教授已经过去四五年,两鬓多了些许白发,但精神依然健硕,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许教授。”小姑娘怯生生地喊,甚至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小眼神里边全是崇拜。
“你好。”
许青舟笑着打招呼。
“自己倒茶喝。”顾志钟转头对许青舟说。
“行,您不用管我。”
许青舟也不和顾教授客气,拿起一侧的茶壶,给自己的保温杯里边倒了小半杯,慢悠悠地喝起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