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强大的竞争对手
第601章强大的竞争对手
国外这些机构最喜欢的就是隔三差五开个发布会,宣布自己有什么成果,目的嘛,当然是提醒金主爸爸们赶紧拿钱。
对于许青舟来讲,除了最终成功完成实验外,比如彻底搞定锂枝晶或者穿梭效应的问题外,那些阶段性成果其实没有太大的宣传价值,最多也就像之前在麻省理工,在官方平台简单发布个消息刺激下别人。
不然,阶段性的进展,他们也是有的。
从赵升文发的数据看,最起码领先了现在行业好几年的水平。
许青舟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翻开笔记本,视线落到早上计算的超对称函数理论上,考虑跃迁规则中的动态相位问题。
不远处。
“那就是许青舟?”
戴眼镜的中年远远地打量着许青舟,有些咋舌,虽然在新闻里看到过照片,但线下见到真人还是让人感叹实在是太年轻了。
等哈维教授在自己身旁坐下,他才笑着问道:“你们聊了几分钟,怎么样?”
“是个强大且可怕的竞争对手。”
哈维教授望了许青舟的方向一眼。
“哦?难得从你口中听到可怕这个词语。”中年略微有些诧异,哈维教授是个相当骄傲的人。
哈维教授认真地说道:“是的,他值得用这个词语。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自信,或者说,压力。”
牛顿在23岁提出微积分、万有引力定律和光学理论框架,爱因斯坦26岁发表“奇迹年论文”,里边包括狭义相对论、光电效应理论和布朗运动研究。
麦克斯韦24岁完成《论法拉第力线》,奠定电磁场理论数学基础。
这些都是人类历史长河上足以让一个时代蓬勃发展的人。
在眼前这个夏国人身上,他感受到了一种面对这些伟人的压力。
中年语气轻松:“嗨,伙计,放轻松点。比起虚无的感觉,我觉得你更应该去看看我们的实验数据。”
就在三天前,他们的实验有突破性进展。
临界电流密度方面,比同行领先了50%,固态电解质结构创新,研发的lpsc/ltlc/lpsc三明治结构固态电解质,临界电流密度(ccd)提升至1.52ma/cm。
目前,国际先进水平也就0.5-1.0ma/cm。
对称电池循环寿命提升了10倍,并且,还开发出了全新的锂枝晶抑制技术,理论上,几乎可以解决锂枝晶问题。
中年往椅子上靠了靠:“我已经很期待大伙看到这数据,尤其是加兰·克鲁格那个家伙震惊的表情了。”
加兰·克鲁格,主导斯坦福大学锂枝晶实验的负责人。
他们的老对手了。
讲台上,迪迪埃·奎洛兹已经开始下午的报告会。
各种探测方法与技术。
重点探测目标,包括宜居带行星,质量介于地球与海王星之间的行星,流浪行星.
许青舟收起数学计算手稿,饶有兴趣地听着。
通过对比不同年龄恒星系的观测,重构太阳系早期演化史,还涉及在轨制造技术,空间超大型天线增材制造技术突破,支持未来深空探测。
偶尔会让人有些恍惚,仿佛穿越到了科幻世界一样。
“行星探测,星际旅行”
许青舟眯着眼,“首先要解决就是能源问题,传统化学燃料火箭仅能支撑近地轨道任务,而可控核聚变能源算是目前最大的突破口。其次是超远程通信与导航,星际旅行的信息传递存在时间差,并且还依赖于算法.”
当前最紧迫任务集中于能源系统、辐射防护、通信技术三大方向。
想到这,许青舟心里不由笑起来,如果顺利的话,他也许能解决能源和通信两大问题。 可控核聚变相当困难,需要一点点尝试,但通信方面,他能很自信地说:“这世界上可能真的没有谁比我更懂量子通信了。”
报告会结束,按照惯例第一天晚上都会有一个晚宴。
但这类晚宴嘛,往往以交际为主,吃不了什么东西,于是在下午的报告会结束过后,许青舟和夏国的教授一起吃了个饭,随后回套房换衣服,准备参加晚宴。
晚宴就在许青舟现在居住的基督堂学院的大厅。
这里,就是《哈利·波特》食堂的取景地,也常用于接待顶尖学者。
许青舟的行程安排得非常满。
2号晚上去梅纳德教授家里做客,和几个教授讨论解析数论的问题,3号晚上答应了去苏科伟师兄那边。
咚咚~
许青舟刚换好衣服,敲门声传来。
“得,如果猜得不错的话,是凯莎琳。”
刚才凯莎琳就发来消息,说一起去宴会厅。
“许教授,晚上好。”凯莎琳换了一身白色的晚礼服,绝对算得上美女。
不过,许青舟和宋校花呆了四五年,早就产生免疫,最重要的是,说到美女,能比得上宋瑶的没几个。
他点头回了个“晚上好”,就一起出门。
基督堂学院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