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 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 - 素小离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9章

第139章

他抑索额图,冷落明珠,便是为了巩固皇权。

高台之下的纳兰明珠,默声不语。

他虽在去年跟随康熙西征葛尔丹,随后官复原职,但依旧被冷落。商议政事军务,再没有他。

他知道自己已被康熙放弃。

但他什么都不能做。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君王给的,才能接。君王不给的,不能要。

否则他时他日,便会招来死期。

经历了大起大落,他现在只想平安到老,给家人后代留些许荣华。

他安静的听着。

三月初一,赫舍里素真诞下的婴儿因病亡故,储秀宫里,哭声响了一夜。

康熙只是让人送了些许赏赐安抚,自个儿并不去见。

不能长大的孩子,无法序齿。

女人们会因是自己生下的而悲痛,对于男子来说,他们只会从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对自己的孩子生出感情。

而对康熙来说,朝政占据了他大半时间,余下的便是太子胤礽,末了才是他的其他孩子,然后是他喜爱的后妃。

至于不能长大的……

说个刻薄冷血的话。

他并不差这一个两个的孩子。

他重情重义,又刻薄冷漠。

他的儿子,后来登基为帝的胤禛——雍正帝,和他是一脉相承。

后世曾有人评价雍正:他刻薄是真刻薄,但不寡恩;冷酷是真冷酷,但非无情。

康熙亦是如此。

时至夏日,康熙同喀尔喀与内蒙古的王公们会聚于多伦诺尔,史称“多伦会盟”。

此次会盟标志着喀尔喀三部归顺清朝。

康熙后来道:“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他又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

恰逢二公主和硕荣宪公主下嫁乌尔衮,康熙索性留在蒙古部族,参加完婚礼才回紫禁城。

和硕荣宪公主举办婚礼那天,翠绿的草原上缠满了红布,就连牛羊角上也缠了一块儿红布。

彻夜篝火歌舞,喧嚣热闹。

康熙也打开营帐看了会儿,久久不语。

可能他年纪大了,他开始喜欢一切活泼美丽充满生机的事物。

夜里,他幸了王云锦。

王云锦美丽,漂亮,带着江南水乡的柔软,微睁着眼,雾蒙蒙瞧着人的样子,带着水汽与缠绵。

她是江南的水墨人儿。

末了,康熙撚着她的发丝:“若不是德妃,我就错过了你这样的妙人儿。”

王云锦笑着,美丽而柔软:“德姐姐一贯是好的。”

康熙喜欢她这样知情识趣。

回京后,康熙晋了她的位份。

由王答应成了王常在。

回宫后,乌玛禄知晓这件事,只叫人送了一对儿镯子去。

有关胤禛的婚事,内务府和礼部早就忙了起来。

至于管事的……

乌玛禄身体不好,康熙便交由荣惠二妃看顾,又指了钮祜禄贵妃做主位照看。

里里外外,便是这三妃在忙。

惠妃呵道:“她倒是惯来能躲懒。”

荣妃劝了一句:“她身子不好,姐姐就少说两句吧。”

惠妃心里不舒坦,非得说几句不可:“皇上如此看重她和她儿子,妹妹就不气么?”

荣妃不愿意和他争论这些,只道是:“大阿哥早就出宫立府,夫妻和睦,皇上也不曾短缺过什么。姐姐哪儿就对个不大出门的人那么大意见了。”

惠妃哼了一声,不再说下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