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复杂的刘宏
高台之上, 陆天看着眼前的这位天子,心情感觉复杂到了极点。
一般人对于眼前这位瘦削俊秀年轻人的看法,绝对都是很差劲的。
无外乎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昏君,他是导致大汉帝国灭亡的唯一犯罪形容人,混蛋到了极点。
宠幸宦官,导致黄巾之乱,董卓乱政的一切源头和罪魁祸首。
若是简而大致形容一下的话,汉灵帝刘宏在一般人眼中的形象标签大概是:
末代昏君,短视无能,肥头大耳。
其蠢如猪,猪狗不如,人不如猪。
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卖官鬻爵。
视财如命,无恶不作,纯粹废物。
其实在史书上记载和真实历史上,汉灵帝刘宏的真正形象并非如此不堪。
虽然他有被人诟病的卖官鬻爵,宠信宦官之举。
但是有更多人把所有罪恶都归他的身上,就是大错特错的。
实际上大汉之亡又岂是他一个人的错。
究其原因,陆天觉得是因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一句话导致的。
诸葛亮说刘备生前“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而诸葛亮的名气又是实在太大了,《出师表》又是流传太广了。
于是桓、灵二帝成了末代昏君的代名词,从此这两人被戳着脊梁骨被骂了数千人。
但是实际上这两人都是有能力的皇帝,只能够说在某些方面太过于依赖宦官了。
例如桓帝生前韬光养晦,一举铲除盘踞朝廷专权多年的大将军梁冀。
他逝世之前曾经与【凉州三明】之首,杀神段颎商议伐羌。
此后促成段颎以刘恒遗策成功屠灭东羌,几乎把东羌杀了个种族灭绝。
在之后更是奠定凉州和平十几年的基础。
刘宏也是一上台就击败了外戚势力的窦氏一族,独掌大权、
掀起来长达十余年的党锢之祸轻松压制那些世家大族。
又是创办鸿都门学征召寒门士子来对抗那些世家大族的势力。
而所谓的黄巾之乱看起来气势汹汹,八州并举。
实际上在刘宏的手上,不过是半年的时间就被轻易平定了。
可以说,桓灵二帝真的都不差,都是汉末有实权的皇帝。
在他们之前,除了东汉开国的几位皇帝,好几位都是上位一两年就挂了。
比如说跋扈将军梁冀,就曾经弑君,桓帝上位才消灭了他,重掌了大权。
只有他们两人可以握住实权,牢牢压制住那些世家大族和外戚。
后来谈到他们往往都觉得是亡国之君,有什么值得称道,而且还重用宦官,简直大毒草。
可是实际上,宦官真的是维护皇权的第一力量。
中国自秦代嬴政创造帝制之后,所谓的皇权和大地主阶级的博弈就始终存在,
其实东汉的灭亡,很大原因就是大地主阶级也就是那些世家大族太过强大,导致皇权跌落到尘埃,
而一旦宦官实力彻底消亡,皇帝的便是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手臂,权力大降。
而没有宦官维护,皇权势力大降,董卓,曹操便都把皇帝做玩物。
都说是皇帝昏庸,宦官暴政,难道那些世家大族,大地主阶级就不残暴吗?
当那些黔首平民在丧失了自己的土地之后,多数沦为世家大族的徒附。
他们除了交纳高额地租和服徭役外,还是他们的“奴隶”。
当然了,依照大汉之制度,徒附和奴隶是有区别的,但是实际上,这些徒附又是和奴隶有什么区别。
他们将庶民当成猪狗一样驱使,当成牛马一样剥削,
那些黔首平民在那田地之间流尽汗血,却难以得到一餐之饱,尺寸之地。
这些个世家大族和宦官有什么区别,不过是吃相好一点罢了。
别说是这片世界内了,就算是陆天所在的二十二世纪,也是如此,甚至变的更加的可怕。
随着大灾祸之后,人类进入到了避难城市之中居住。
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资本彻底控制住避难城市中的一切。
所有避难城市中的一切社交,娱乐,工业,住宅,饮食都已经被资本所完全给控制住了。
资本的本质,是会不断追求成本与风险的减低,利益的提高。
最终滑下来的形成资本与下层的二元结构,成本与风险集中于平民,利润集中于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