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一代传奇魂断香江 - 杜月笙全传 - 杜海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杜月笙全传 >

第23章一代传奇魂断香江

第23章一代传奇魂断香江

老兄弟各有下场

随着国民党全线撤离大陆,上海的帮派势力也纷纷瓦解。杜月笙的老弟兄们死的死,逃的逃,个别人不愿远走他乡,只好留守上海,待共产党接管上海以后,这些青帮分子纷纷调转方向,站在了人民一边。

小八股党中,跟杜月笙走得最近的四大金刚,如今已经有两位不得善终。芮庆荣在抗战期间,因感染风寒客死重庆;高鑫宝则因为赌场纠纷、争权夺利,被仇家暗杀于一品香饭店门口。

剩下的两位弟兄,关系最好的顾嘉棠死心塌地跟随杜月笙逃到香港;叶焯山已经年过六十,又因为在上海留有产业,舍不得放弃,决心不走。还有一位杜月笙早年一起拜香堂入青帮的同参兄弟马祥生,也因为同样的理由没有离开上海。

叶焯山、马祥生本以为共产党攻陷上海以后,只要他们靠着自己的那一点产业,安安稳稳、老老实实度过余生就已满足。哪曾想,1950年末,共产党突然发起清算反革命活动。上海的富商巨贾、名流士绅,但凡解放前参与过迫害共产党的人,差不多都遭到了清算。

叶焯山、马祥生吓得战战兢兢,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要知道,蒋介石发起的“四·一二”清党事件中,二人直接参与了诱杀上海总工会会长汪寿华的行动。二人在家躲了没几天,早有人向上级揭发了他们早年的恶行,于是二人双双被捕下狱。

不久,叶焯山、马祥生双双被押赴枫林桥,即当年诱杀汪寿华的案发地,举行声势浩大的公审大会。

面对人山人海的公审现场,叶焯山、马祥生被绑赴上台。马祥生自认为并未直接参与下手杀害汪寿华,百般辩解,喋喋不休。和他并肩而立的叶焯山,早知难逃一死,低头不语,只求速死。

据此,公审大会宣布,马祥生、叶焯山残杀共产党人罪名成立,立时三刻,判处枪决。拖下公审台,随着一连串清脆的枪声,二人终于为当年冤杀汪寿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消息很快传到香港,杜月笙闻讯后痛哭失声,回想当年,四大金刚和他一道赤手空拳在上海滩打出一片花花世界,何等风光,何等气派,如今却落了个杀头的下场。

参加清党行动,原是杜月笙、黄金荣的一力主张,马祥生、叶焯山两位好兄弟诱杀汪寿华,无非领自己之命行事。如今杀汪案的主动人避居香港,却要马祥生、叶焯山两位好兄弟替自己承担如此罪名,杜月笙大有“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感慨和愧疚。

除了马祥生、叶焯山两位好兄弟,黄金荣的下场虽然称不上好,但起码还留住了一条性命。

上海解放以后,八十一岁高龄的黄金荣躲在钧培里的三层豪宅里,深居简出,不问世事。不少人以为黄金荣早已逃往台湾或者香港,即便没有逃走,也很有可能被人民政府逮捕下狱。

殊不知,解放初期的上海,百业待兴,人民政府要处理的事情千头万绪,根本无暇顾及这位早已构不成威胁的上海大亨。人民政府这时还允许黄金荣照常经营他的产业,如大世界、黄金大戏院、荣金大戏院等,每月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这段时间里,黄金荣不但没有受到任何骚扰,甚至过得相当清闲而安逸。

黄公馆宽阔舒适,生活物品一应俱全,黄金荣终日躲在家里,每天享受着他最爱的三样东西:吸烟土、搓麻将、泡澡堂。他常说:“不管是国民党当权,还是共产党执政,都是如此,这三件事体是要陪我到老死的。”

当时,吸食烟土已经被明令禁止,但黄金荣躲在黄家花园装糊涂,照吸不误,据说他家中藏有大量上好的烟土,足够他后半生吸食之用。

直到1950年,清算反革命运动开始后,黄金荣的日子开始难过起来。许多见风使舵的青帮分子,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赶紧与黄金荣划清界限,甚至还有一些徒子徒孙掉转方向,向政府部门揭发黄金荣的罪过。

这一下,黄金荣真的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许多市民甚至自发聚集到黄公馆门口,高声呼喊,要求他接受批斗。一封封控诉信、检举信,如雪片般飞进市政府和公安机关,恳请政府作主,为民报仇雪恨。

实际上,解放之初,如何处理上海的帮会人物,让其为我所用,上海市政府已经有明确政策,即只要他们不出来捣乱,不干扰上海社会的正常秩序,老实接受改造,就不动他们。特别是像杜月笙、黄金荣这样的帮会领袖,如果能够积极向中央靠拢,对恢复上海工商金融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为了平息上海市民的愤怒,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当时分管政法工作的副市长潘汉年出面召见了黄金荣。黄金荣战战兢兢,自以为躲不过这一劫,没想到潘汉年只是说:“新政府对帮会的方针政策不会变,但希望你能写‘悔过书’公开登报,进一步向人民交代,老实认罪,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谅解。”

迫于无奈,黄金荣回到家中,请位朋友写了厚厚一叠的自白书呈上去,从此以后便坐立不安,提心吊胆地等候判决。

1951年5月20日,上海《文汇报》、《新闻报》相继刊发了黄金荣的悔过书,结果是非但没有平息群众的愤怒,反而引起了更大的风波,“黄金荣非杀不可”的口号响彻上海滩。黄金荣在悔过书中或云“改过自新、将功赎罪”,或云“请求政府和人民饶恕”,曾经声威赫赫的上海滩大亨,接受改造,低头忏悔,可谓轰动一时。

不几日,躲避在钧培里的黄金荣接到通知:每天早晨到自家开的“大世界”游乐场门口扫大街,接受改造和群众的监督。

从此以后,每天早晨,八十一岁的黄金荣被押解到“大世界”门口,手执长帚清扫街道。“黄金荣扫大街”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群众争相目睹这一“空前盛况”。由此,黄金荣在大世界门口扫街的照片被刊发在上海各大报纸的显要位置,不久报纸传到香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