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殿试
新年新气象。
接下来的几天,凤鸣上下闲暇,百姓休养,就在举国欢庆,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时,万众瞩目的科举殿试,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从各地州县脱颖而出的年轻才子,将会汇聚北迎,迎接凤帝的亲自问考。
“此次科举各地乡试录取一千五百余人,及州试者一百零三人,脱颖而出至殿试者,九人。”
成绩择优而录。
过了乡试,便是“公士”,算做基础人才储备中的一员;过州试则为“学士”,可至当即官府机关政要为官;而入殿者,则为“进士”,算是人中龙凤,凤毛麟角。
几乎是尚书、宰辅、文令的后备军。
前途无量。
凤帝寝宫之内,秦骁正在沐浴更衣,准备迎接即将上朝入殿的学子们。
而王朗则恭候门外,为秦骁讲解着这些学子的来历信息。
“九人中,云遥学子五人,河阳一人,白桦一人,东望郡两人……”
随着秦骁迁都云遥,凤鸣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部北移,直接导致云遥当地不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民间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都远远超过其他州县。
这也直接影响了,在此次科举过程中,云遥学子分数普遍比其他州县要高出许多,学子占比也远超其他州县。
就以参与殿试的学子为例,九人过半之数皆来自云遥,可见一斑。
对于这个结果,秦骁并不意外。
毕竟各州县的实际情况摆在那里,做不了假。
唯一让他感到惊奇的是,最偏远、最贫瘠的东望郡,竟然有两人成绩优异,博取殿试!
“东望竟然有两人?”秦骁啧啧称奇。
那穷山恶水的地方,竟然也能出此文才?
“正是。”
王朗沉声道。
“其一许文采,东望名县人,二十二岁,尚无婚配;本是东蛮奴隶,后陛下征讨东蛮凯旋后改籍凤鸣,因才学被十四殿下赏识,拜座上宾,那人我见过,挺精明的一个小伙子。”
精明?
王朗口中,精明可不是什么好字眼。
不过,既然是老十四的门客,应当是有几分真才实学在的。
秦骁笑了笑,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