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内忧外患与破局之谋
刘协联军在宛城之败后,营中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但士兵们在刘协的鼓舞下,士气逐渐回升。他们清楚,与曹操的斗争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战争,一次失败不能决定最终的结局。
刘协再次召集张子谦、董承和李雄等人商议对策。刘协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说道:“此次宛城之役,虽损失惨重,但也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曹操的手段。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需重新审视局势,制定更周全之策。”
张子谦点头,“陛下所言极是。经过此次战役,曹操必然会认为我们元气大伤,短期内不会再有大动作。我们可利用他的这种心理,出其不意。”
董承摸着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可佯装继续休养生息,暗中准备突袭曹操的另一处据点。同时,对于军中可能存在的奸细隐患,必须尽快排查。”
李雄拍案而起,“董将军说得对。我们不能让曹操有机可乘。不过,选择突袭的目标需谨慎,不能再中曹操的圈套。”
刘协微微点头,“朕也有此想法。据探子回报,曹操在颍川有一处兵器制造之地,对其军备补给至关重要。若我们能拿下此地,可削弱曹操的实力,且能为我们所用。”
众人商议后,决定将目标定在颍川。于是,联军开始暗中筹备对颍川的行动,同时加强营地的警戒,防止曹军来袭。
在曹操这边,他派出的使者继续游说各方小势力,试图扩大自己的阵营。一名使者回来禀报:“丞相,部分小势力已有些动摇,但仍在犹豫。他们担心一旦加入,会成为刘协联军的首要攻击目标。”
曹操冷笑,“哼,这些鼠目寸光之辈。告诉他们,若不尽快做出选择,待本丞相打败刘协,他们一个都别想好过。”
此时,负责寻找刘协联军内应的密探前来汇报:“丞相,我们已与那名对现状不满的将领取得联系,他表示愿意考虑为丞相效力,但提出要保证他日后的荣华富贵和安全。”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先答应他的要求,但要让他拿出诚意。让他提供刘协联军的情报,尤其是他们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而在刘协联军准备攻打颍川之时,曹操通过内应得知了他们的部分计划。曹操大笑道:“刘协啊刘协,你以为能瞒过我?这次我要让你有来无回。”
郭嘉在旁提醒道:“丞相,此消息虽可靠,但也不可全信。刘协联军在宛城之败后,想必也会有所防备,谨防有诈。”
曹操点头,“文若之言有理。我们可在颍川布下重兵,但也做好应对其他情况的准备。”
刘协联军这边,他们精心策划着对颍川的突袭。张子谦带领一队精锐士兵,伪装成商人,朝着颍川方向进发,准备先混入城中,为大军攻城做内应。
在途中,张子谦对身边的士兵说:“此次行动关乎重大,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一旦被发现,不仅我们性命难保,还会影响整个计划。”
士兵们纷纷点头,他们深知责任重大。当他们接近颍川时,却发现城门口的检查比往常严格许多。
张子谦心中一紧,低声道:“情况有变,大家不要慌张,按计划行事。”
他们来到城门口,曹军士兵对他们进行盘查。“你们是何人?从哪里来?到颍川做什么?”曹军士兵问道。
张子谦笑着回答:“我们是从南方来的商人,听闻颍川繁荣,想来此做生意。”
曹军士兵仔细打量着他们,眼神中透着怀疑。就在这时,一名曹军将领走过来,“把货物都打开检查。”
张子谦手心出汗,但表面仍镇定自若。士兵们打开货物,里面都是一些普通的商品。曹军检查后,并未发现异常。
“进去吧,但在城中不要惹事。”曹军将领说道。
张子谦等人松了一口气,进入颍川后,他们迅速找地方隐蔽起来,等待大军的到来。
刘协率领大军,趁着夜色朝着颍川进发。董承对刘协说:“陛下,希望张子谦他们能顺利完成任务。此次行动,我们必须速战速决,以免曹操援军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