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艰难抉择。
刘备军和孙权军在击退西方诸侯后,开始着手处理战后事宜。刘备望着边境那一片狼藉,眼中满是痛惜,对诸葛亮说道:“军师,当务之急是安置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可先搭建临时住所,分发粮食,让他们免受饥寒之苦。”诸葛亮点头称是,“主公,我已安排人去附近城镇调集物资,只是数量有限,还需从长计议。”
此时,关羽走上前来,“大哥,此次曹操恶行,我们绝不能善罢甘休。他不仅破坏联军抗敌,还烧毁村庄,让百姓受苦,必须让他付出代价。”张飞也在旁怒吼道:“对,俺这就去把曹操那老贼揪出来,为百姓报仇!”刘备连忙制止,“二位兄弟莫要冲动,曹操势力庞大,此时去找他算账,只会让更多百姓陷入战乱。我们当务之急是恢复边境,再从长计议如何应对曹操。”
孙权在江东,也在和周瑜、鲁肃商讨对刘备的援助之事。孙权道:“此次刘备军受曹操所害,边境百姓遭殃,我们应尽快送去物资,助他们一臂之力。这不仅是道义之举,也能巩固我们的联盟。”周瑜道:“主公,我已准备好一批粮草和建筑材料,可即刻送往刘备处。同时,我们要加强自身边境防御,以防曹操或其他势力趁虚而入。”鲁肃也说:“还可派些能工巧匠过去,帮助刘备军更快地重建边境村庄。”孙权点头,下令迅速行动。
曹操回到领地后,并未因百姓的不满而有丝毫愧疚。他对郭嘉说:“此次虽有些许波折,但也让刘备和孙权知道我的手段。不过,舆论之事还需处理,不能让他们在朝廷上占了上风。”郭嘉道:“丞相,我们可在朝廷中散布消息,称是刘备和孙权故意设计,想让丞相您背负骂名,而他们则想趁机扩大势力。同时,对边境之事轻描淡写,强调是战争的无奈之举。”曹操微微点头,“此计可行,但需做得巧妙,不能被人看出破绽。”
在朝廷中,刘协听闻了边境之事,对曹操的行为也十分不满。他对身边的大臣说:“曹操如此行事,置百姓于何地?朕虽欲复兴汉室,但也不能容忍这种伤害百姓之举。”一位大臣进言:“陛下,曹操势大,我们需谨慎行事。可先召集各方诸侯,让他们陈述此事,再做定夺。”刘协觉得有理,便下旨召集曹操、刘备、孙权等人入朝。
刘备接到圣旨后,对诸葛亮说:“陛下此次召集,定是为了边境之事。我们要将曹操的恶行如实上奏,让朝廷主持公道。”诸葛亮道:“主公,此次入朝,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曹操定会狡辩,我们需有证据,让他无法抵赖。同时,也要防备曹操在途中再次使坏。”刘备点头,挑选了一些熟悉边境情况的士兵和将领一同入朝。
孙权收到圣旨后,也与周瑜、鲁肃商议。周瑜道:“主公,此次入朝,是个向朝廷表明我们立场的好机会。我们要与刘备相互配合,揭露曹操的阴谋,让朝廷对曹操有所制约。”鲁肃道:“还可向朝廷提出一些恢复边境、安抚百姓的建议,展现我们的仁政之心。”孙权同意,带着详细的边境情况报告和援助刘备的记录入朝。
曹操得知圣旨后,冷笑一声,“陛下此举,定是受了刘备和孙权的蛊惑。不过,我岂会怕他们。”他召集谋士和将领,准备入朝应对。郭嘉对曹操说:“丞相,我们可带上一些在边境作战的士兵,让他们证明我们是为了抗击外敌,不得已而为之。同时,对刘备和孙权在边境的一些小动作进行夸大,让朝廷对他们产生怀疑。”曹操点头,开始安排。
各方诸侯陆续入朝,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刘协坐在龙椅上,神色严肃,“此次召集各位,是为了边境之事。朕听闻曹操在抗击西方诸侯时,有诸多不当之举,烧毁村庄,使百姓受苦,可有此事?”曹操上前一步,“陛下,臣冤枉。此次西方诸侯来犯,形势危急。臣出兵本是为了抗击外敌,保护中原。但刘备和孙权在战场上别有用心,故意设局,想让臣陷入困境,臣为了自保,才不得已在边境采取行动。”
刘备闻言,大怒,“曹操,你休要血口喷人!你在战场上突然倒戈,攻击我军,致使敌军有机可乘,让我们损失惨重。而后你又烧毁村庄,这分明是你的恶行,还想嫁祸于我们?”孙权也道:“陛下,曹操所言纯属虚构。我江东出兵援助刘备,共同抗击外敌,从未有过二心。曹操此举,是为了破坏联盟,独吞功劳,其心可诛。”
朝堂上顿时一片喧哗,大臣们议论纷纷。刘协眉头紧锁,“都莫要争吵,可有证据?”刘备道:“陛下,臣有边境百姓的证词,还有当时在场的士兵可以证明,曹操是主动攻击我军,而且是他下令烧毁村庄。”说着,刘备让士兵和百姓上前陈述。曹操见状,也让自己的士兵出面,称是刘备和孙权先有不轨之举。双方各执一词,朝堂气氛愈发紧张。
刘协一时难以决断,他对大臣们说:“诸卿有何看法?”一位大臣道:“陛下,可派人前往边境调查,核实双方所言。同时,在调查期间,各方不得在边境再生事端。”刘协点头,“就依卿言,速派使者前往边境调查。”
曹操、刘备、孙权离开朝堂后,曹操对郭嘉说:“此次调查,不能让他们找到对我们不利的证据。你速派人去边境,处理好相关事宜。”郭嘉领命而去。刘备对诸葛亮说:“军师,曹操定会在边境销毁证据,我们要想办法阻止他。”诸葛亮点头,“主公,我已安排人在边境暗中监视曹操的动向,若有情况,会及时回报。”孙权对周瑜和鲁肃说:“我们要协助刘备,确保调查公正,不能让曹操得逞。”
使者前往边境调查期间,各方势力在暗中较劲。曹操的人在边境试图收买一些百姓和士兵,让他们改变证词。刘备和孙权的人则在努力保护证据和证人。边境地区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与此同时,在中原其他地区,一些小诸侯看到曹操、刘备、孙权之间的矛盾加剧,开始蠢蠢欲动。一位小诸侯对部下说:“如今他们三方纷争,正是我们扩大势力的好时机。我们可先占领一些无主之地,发展自己的力量。”另一位小诸侯则担心道:“他们三方虽有矛盾,但实力仍在,我们若贸然行动,恐会引火烧身。”各方小诸侯怀着不同的心思,关注着局势的发展。
在边境,曹操的人在收买证人时遇到了阻碍。一些百姓和士兵坚决不为所动,他们对曹操的恶行深恶痛绝。一位士兵对曹操的使者说:“我们亲眼看到你们烧毁村庄,伤害百姓,这种事我们绝不能为你们隐瞒。”曹操的使者见收买不成,便想采取强硬手段,但被刘备和孙权安排在边境的人及时阻止。
诸葛亮得知情况后,对刘备说:“主公,曹操此举愈发证明他的心虚。我们要将这些情况告知朝廷使者,让他们加快调查进度。”刘备点头,“军师,你速去安排。我们不能让曹操继续胡作非为。”孙权也得到消息,他对周瑜说:“看来曹操是想极力掩盖真相,我们要和刘备一起,保护好边境的证据和证人,让朝廷还我们一个公道。”
朝廷使者在边境调查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些端倪。他们发现曹操军队在边境的行动确实存在诸多可疑之处,而且有百姓和士兵指证曹操军队主动攻击刘备军和烧毁村庄的事实。使者将这些情况写成报告,准备回朝复命。
曹操得知使者的调查情况后,十分恼怒。他对部下说:“不能让使者将这些报告呈给陛下,否则我们将陷入被动。”郭嘉道:“丞相,我们可在使者回朝途中截住他们,销毁报告。”曹操犹豫了一下,“此举风险太大,若被发现,我们将罪加一等。”但在思考片刻后,曹操还是决定冒险一试,“就按你说的做,但要做得干净利落,不能留下把柄。”
刘备和孙权也料到曹操可能会对使者不利,他们各自派出精锐部队,暗中保护使者。当曹操的人准备截击使者时,遭到了刘备和孙权军队的攻击。一场激战在途中展开,曹操的人没想到会有埋伏,被打得措手不及,狼狈而逃。
使者安全回到朝廷,将调查报告呈给刘协。刘协看完报告后,龙颜大怒,“曹操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欺君罔上,伤害百姓。朕不能坐视不管。”大臣们也纷纷表示要严惩曹操。刘协下旨,令曹操入朝解释,若不能给出合理说法,将对他进行制裁。
曹操接到圣旨后,心中虽有些慌乱,但仍故作镇定。他对郭嘉说:“看来此次不能善了,我们需想好应对之策。”郭嘉道:“丞相,我们可再次强调是被刘备和孙权陷害,同时向陛下表忠心,争取从轻发落。”曹操点头,准备入朝。
刘备和孙权得知朝廷的决定后,松了一口气。刘备对诸葛亮说:“陛下圣明,此次曹操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诸葛亮道:“主公,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曹操诡计多端,他入朝后可能还会有新的阴谋。我们要继续关注朝廷的动态。”孙权也对周瑜和鲁肃说:“此次曹操受到制裁,对我们有利,但我们也要防止他狗急跳墙,对我们进行报复。”
曹操入朝后,在朝堂上再次狡辩,称报告是刘备和孙权伪造,是他们买通了使者。刘协大怒,“曹操,你还敢狡辩!证据确凿,你休要再胡言乱语。”曹操见刘协发怒,急忙跪下,“陛下息怒,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此事。定是有人想陷害臣,让臣与陛下离心。”刘协道:“你若真忠心,为何在边境做出如此恶行?百姓的痛苦,你如何解释?”曹操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
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要求严惩曹操,刘协思考片刻后,决定削去曹操部分兵权,责令他赔偿边境百姓的损失,并让他在领地内自省。曹操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违抗圣旨,只得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