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第265章搜刮 - 大汉:吾乃冠军侯! - 懒癌一百天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265.第265章搜刮

近乡情怯对于霍嬗来说是不存在的事情,因为他时常习惯了来回往返长安。短一点半年,长一点一年多,这都是常见的事情。距离长安越来越近,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一切都是以护卫皇帝安全回到长安为主。

刘彻的心情不错,搂着赵氏说道,“嬗儿,怎么没看到太子安排的人来迎驾?”

霍嬗咧着嘴在笑,“陛下,太子殿下派的人要是到了这里,那就是臣的失职了。不到离长安三十里,肯定是不能让太子殿下的人过来。”

刘彻装做不高兴的说道,“咱们这么些人马,也不掩藏行踪,太子殿下这要是还未知道我们的行程,他这太子做的也不像话。”

“陛下,我可是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嬗继续得意,“陛下的行程只能是告知太子殿下,哪能是太子殿下主动派人来寻。该知道的都知道,不该知道的就不知道。”

刘彻不怀疑霍嬗的能力,虽然霍嬗这么说有些夸张,但是太子还真的不一定能够知道现在大队人马的具体位置,这是很现实的考虑。

多疑、霸道,而且刘彻也充满着自负,他对任何人都信不过。别看他现在喜笑颜开,看似是在吐槽,可是如果真的让刘据知道一些事情,那就不好了。

刘彻就开口说道,“也不去看看渭水、黄河了?那明天派人去告知太子,三天后出城迎驾。”

霍嬗就笑着对刘彻说道,“陛下,我看不少随行官员、将士也疲惫了,还是陛下体恤臣等。下回回了长安,我自己去渭水、我去找神龟和龙马。”

赵氏胆子大了不少,都敢开玩笑了,“陛下,臣妾见君侯一向都有使不完的力气,不愧是能横扫匈奴、打通西域的冠军侯!”

刘彻更为开心,这就是他推出的二号作品,“你是没见到他小时候的样子,皮的厉害、哪有半点出息的样子。现如今还有人夸赞他,朕想想都是好笑。”

霍嬗得意的挑眉说道,“陛下,那是你觉得我靠不住,在外头我可是威风凛凛。也就是我没穿着甲胄、戴着面甲,要不然更为英武非凡。”

刘彻立刻嘲笑起来,“你?你穿着甲胄、戴着面甲,朕想到的就是你光着屁股在地板打滚,想着的是你在朕和皇后跟着揪着小雀!”

这就是黑历史了,不过旁边的一些侍中等人就是羡慕,不愧是陛下亲自养大的冠军侯,小时候的点点滴滴陛下都记在心里。

霍嬗不愿意再提那些,他还是要面子的,“陛下,那我就安排人去传禀太子殿下了?顺便再让羽林军和期门军收拾一下,大军回去得注意军容。”

刘彻笑着点头,“行,你倒是比谁都治军严谨。”

刘彻的话也让霍光、金日磾等人非常的认同,别看霍嬗有些时候看似是大大咧咧的,但是对于治军等,这就是一个无比严格的。

军纪根本就不用提了,那是一支强军的根本素质。

就算是军容等,霍嬗也都是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两支禁卫军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一直都是衣甲鲜明、兵强马壮。

他的治军风格和卫青、路博德、程不识等人都差不多,绝不是李广那种行军无严格队列、阵势,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

治军简便易行,或许士卒倒也安逸快乐,可是一旦遇到了敌人的突袭,很有可能就会无法抵挡,哪怕远远的布置一些哨探,也有可能来不及反应。

严格一点没有坏处,哪怕平时士兵们可能有些苦、有些怨言,但是能够打胜仗就足够了。

至于其他的一些事情,霍嬗还真的不是特别在意,他不是说不爱惜士兵,只是不会在一些看来原则性的事情上降低标准。

霍嬗开始继续安排一些事情了,派遣一些官员前往长安报信,命令各部集结,就算是回到长安等,那也是需要有着先后、秩序。

甚至包括各部兵马回到长安,也需要各自归营,到时候率领各部的将校等,也都需要安排好随后的犒赏等等,这都是需要开始安排。

绝不是大军回到了长安才有一些犒赏等,而是大军回长安的那一刻,基础的一些犒赏就要跟上,起码一些酒肉、食物等,那是要跟上。

后续的一些有功将士的封赏等,这倒是可以稍微的押后一点,似乎不用特别急。

大司农桑弘羊出现了,这位是大汉如今的‘财务主管’,他在汉景帝时期就崭露头角,在刘彻时期更是成为朝堂上的中流砥柱。

为了应对因对外战争造成的财政亏空问题,刘彻采纳当时的大司农郑当时的建议。

下令实施盐铁官营政策,将原属少府管辖的盐铁划归大农令,由国家垄断盐铁的生产,并任命大盐商东郭咸阳、大冶铁商孔仅为大农丞专门负责此事。

而桑弘羊由于善于计算经济问题,仍作为侍中参与盐铁官营规划,负责“计算”和“言利”之事。

随后又参与假民公田、铸五铢钱、西北屯田等事,推行盐铁官营制度和均输法,创立平准法,实行纳粟拜爵、补官及赎罪政策。

大汉如今的财政没有彻底的崩溃,不得不说有着这位两朝元老的竭尽全力。他也是拼尽全力才能保证大军数次远征,以及供皇帝享乐。

见到霍嬗,九卿之一的桑弘羊也没有摆架子,“冠军侯,阔别数月,君侯依旧英武非凡。”

看着这个大汉钱袋子,霍嬗也连忙客气,“大司农,可是给我筹措好了军费?我可是等不及了,现在就是想着要早点去打匈奴了。”

桑弘羊顿时面有苦色,连忙说道,“君侯,此前刚刚封赏大军,朝廷现在哪有余钱!”

这么说也正确,公孙敖、赵安国等人率领远征西域的大军刚刚回到长安,自然也是要对有功的将士进行封赏,这也是一大笔支出。

对于原本就有些财政捉襟见肘的大汉来说,这又是一大笔支出。大汉在西域扬威不假,可是这也不是立刻就能够带来大量的回报。

想要经营好西域,还需要持续的投资,这样才有可能从西域带回来更多的财政。霍嬗就反问道,“这么说我就不理解了,我在西域可是搬空了两三个小国,那边的人现在不知道该怎么说我了。”

桑弘羊开玩笑说道,“君侯还在乎这些?”

桑弘羊已经五十多了,而霍嬗才刚二十出头,现在这两个人还在有说有笑,看着还真有些忘年交的意思,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两人关系很好呢。

而实际情况就是霍嬗和桑弘羊没有太多的来往,哪怕两个人都是皇帝最为倚重的大臣,但是不管是私交还是公务上的来往,这都不算多。

霍嬗看起是负责花钱,因为打仗本身消耗就多,后续的封赏、抚恤等也是一大笔支出。而桑弘羊这样的钱袋子,那就是要负责不断的创造收入了。

霍嬗也笑着开玩笑,“我在西域的名声不用想,肯定是不值一提了。去年冬天不少西域的人熬不过去,那都是算我头上。”

桑弘羊不好接话,因为他也知道一些事情。

去年霍嬗在西域灭三国,将粮草、食物等几乎搜刮一空,而那原本的西域三国百姓想要熬过冬天就非常难,也确实有很多人没有熬过去。

霍嬗朝着桑弘羊说道,“大司农,你可知道匈奴人是如何治理西域的?”

桑弘羊愣了一下,随即说道,“这倒是听过,匈奴人派遣仆从都尉在西域搜刮。西域诸国献粮食、马匹、美女等,还要派军随匈奴人出征。”

霍嬗连忙点头,说道,“我们也可以学啊,虽然我灭了几个西域小国,只是西域尚且还有其他一些小国。持续用兵不好,我要打匈奴呢。”

桑弘羊好像明白霍嬗的意思了,忽然问道,“君侯,你到底灭了西域几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