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考古部(1)
第16章考古部(1)
姓氏
仓颉,姓侯刚氏。见《古篆文》注许由,字武仲。见《庄子》释文尧,姓伊祁。少昊,名挚,字青阳。帝喾,名。成汤,字高密。见《帝王世纪》皋陶,字庭坚。孤竹君,姓墨,名台。见《孔丛子》注伯夷,名允,一名元,字公信。叔齐,名智,字公达。见《论语》疏中子,名仲达。见周昙咏史诗彭祖,姓音戋,名铿。见《论语》疏其子胥余。见《庄子》司马彪注老子父,名乾,字元果。见《前凉录》老子初生时,名玄禄。见《玄妙内品》管叔,名度。见《史记》注易牙,名亚。见孔颖达疏逢蒙之弟,名鸿超。杨朱之弟,名布。见《列子》伯乐,姓孙,名阳。师旷,字子野。见《庄子》疏君陈,为周公之子、伯禽之弟。《周书》有《君陈篇》。见《坊记》注鬼谷子,姓王,名诩,河南府人。见《姓氏考》公孙弘,字次卿。见邹长书杜康,字仲宁。见魏武《短歌行》注孟轲,字子舆见《汉书》并《孔丛子》,又字子居。见《圣证论》庄周字休。见《列子》注孙叔敖,名饶。见《孙叔敖碑》计然,一名研,一名倪;又姓辛,字子文。见《史记》索隐文种,字子禽。见《吴越春秋》陈仲子,字子终。见甫皇谧《高士传》汉高祖父太公,名见《后汉书》注,又名煜,字执嘉。见《帝王世纪》昭灵后,名含。高祖兄仲,名喜。曾参,字敬伯。申公,名培。见《史记》注项伯名缠,字伯。见《汉书》注叔孙通,名何。见《楚汉春秋》壶关三老,姓令胡,名茂。见荀悦《汉纪》杨王孙,名贵。见《西京杂记》非,亦名荆轲。见《续博物志》伏生,名胜,字子贱。见西汉碑文翁,名党,字仲翁。见张崇文《历代小说》张宗,字诸君。杜茂,字诸公。见《陈忠传志》杨子云所称李士元者,名弘。见《蜀秦宓传》郑子真,名朴。严君平,名遵。见王贡《两龚传》注施延,字君子。见《后汉书》注田生,字子春。见《楚汉春秋》侯苞,字辅子。见《论衡》丁公,名固。见《楚汉春秋》卫夫人,名,字茂漪。见《翰墨志》绿珠,姓梁,白州人。见《绿珠小传》吕安,字仲悌。居苗,姓应,从弟。俱见《文选》注花卿,名惊定。见《旧唐书》僧一行,姓张,名。见《续博物志》窦滔,字连波。见《武后纪》神和子,姓屈突,名无为,字无不为,张咏布衣时遇之。见《张咏传》失马塞翁,姓李见《高谷诗序》。
辨疑
禹陵
大禹东巡,崩于会稽。现存陵寝,岂有差讹?且史载夏启封其少子无馀于会稽,号曰“於越”,以奉禹祀,则又确确可据。今杨升庵争禹穴在四川,则荒诞极矣。升庵言石泉县之石纽村,石穴深杳,人迹不到,得石碑有“禹穴”二字,乃李白所书,取以为证。盖大禹生于四川,所言禹穴者,生禹之穴,非葬禹之穴也。此言可辨千古之疑。
“甘罗十二为丞相”
古今大误。《史记》云:甘罗事吕不韦。秦欲使张唐使燕,唐不肯行。罗说而行之,乃使罗于赵。赵王郊迎,割五城以事秦。罗还报秦,封为上卿,不曾为丞相。相秦者是甘罗之祖甘茂。封罗后,遂以茂之田宅赐之。
共和
幽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见《姓氏考》
子产字子美
见《左传》注东坡放鱼诗:“不怕校人欺子美。”注者疑是杜少陵,则误矣。
蒙正住破窑
吕蒙正父龟图与母不合,并蒙正逐之。贫甚,投迹龙门寺僧,凿山岩为龛以居。今传奇谓同妻住破窑,殊为可笑。
日落九乌
乌最难射。一日而落九乌,言羿之善射也。后以为羿射落九日,非是。
汉寿
在四川保宁府广元县。汉封关公为汉寿亭侯。汉寿,邑名。亭侯,爵名。后人称寿亭侯者,误。
五大夫松
秦始皇登泰山,风雨暴至,避于松树之下,封其树为“五大夫”。五大夫,秦官第九爵。今人有误为五株松者,非也。
囗国
扬州漕河东岸有墓表,题曰“囗国公墓道。”音虔,与夏字相类,少一发笔,下作“又”。行人遂误为夏国公。盖明顾公玉之封号,赐地葬此也。
饭后钟
王播,字明。少孤贫,客游扬之木兰院,寄食僧斋。僧颇厌薄,乃斋罢而后击钟。播怒题诗于壁。今以为吕蒙正事,则非也。
马前覆水
太公望妻马氏,弃夫而去,后见太公富贵求归。命收覆水。今指为朱买臣,非。
女儿乡
吴败越,句践与夫人入吴,至此产女而名。今误传范蠡进西施于吴,与之通而生女,殊为可笑。
析类
有同时同姓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