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一天
第三十六章第一天
直到晏池州那天一直没回来的消息传遍京城,百姓们才后知后觉的不对劲了起来,纷纷拜访楚王府询问晏丞允发生什么事了。
晏丞允何时见过这种阵仗,更遑论他现在还处于混乱之中,还没编好措辞,姬舒寻直接告诉了他们真相,包括北冥帝连夜北迁的消息。
大伙有惊讶的,有害怕的,有茫然的,但更多的却是对姬舒寻的责骂,而想不起自己主子脚底抹油开溜的行为。
姬舒寻毕竟是东离皇室,他们够不到外面攻打城池的主帅,也不能在太子被俘后去诋毁晏丞允,只能靠责骂这位和亲公主来泄泄愤,以表自己嫉恶如仇的心情。
不过这种心情没持续多久就被晏丞允打断了。
他们第一次见识到楚王的愤怒。
诗茯苓刚踏进府门看到的就是这个情况。
晏丞允没有说百姓怎么怎么样,只是一昧的朝自己发脾气,向自己没有守护好北冥,没有自强自大,只知道贪图享乐表示深深的歉意,最后挡在姬舒寻面前道:“不要责怪......王妃,她什么都没有做,她和你们一样都是苦难的承受者......你们可以骂我,我要是顶一句嘴我就不姓晏!”
众人恍惚,不知该作何回应,毕竟现在能仰仗的皇族只有一个晏丞允,他们又不能自己成立政权自己做主,把晏丞允挤下去.....
最后还是诗茯苓开口了:“城外有几万大军,正虎视眈眈的盯着我们这城里区区几千人,你们以为他们为什么不敢直接攻进来,仅仅因为这里的百姓多于将士,他们想要和平侵略京城,等着我们投降?或者是因为他们俘虏了一个太子还不够,还要活捉晏丞允,生擒晏归,等着晏氏一族自甘羞辱?
“不!是因为姬舒寻。城外两个姬氏将帅已经汇合,其中一个是与姬舒寻一同长大的四皇子姬翟辞,他阻止了姬存希的猛攻,势要将他的皇姐风风光光的接出京城!敢问,尔等,哪个是能上城门与那姬翟辞博弈的?!”
晏丞允和诗茯苓左右开弓,打的大伙连连懵圈。
这....俺们也没说啥呀?
不光打的大伙很震惊,连晏丞允听了都差点梗过去。
你说谁来了?!!
自从诗茯苓成了百姓心中顶顶好的神医后,消息是越来越流通了,不光能在百姓的日常八卦中获取信息,有时候城门外有点什么事,他们也愿意跟她说。
自从太子一声不吭的跟东离打了一仗,晏丞允整日以泪洗面,姬舒寻又是个敌国公主.....
他们有倾诉欲也只能找百里夫人呐。
晏丞允最终还是挥手让大家伙回家待着,他自己会想办法。
诗茯苓跟着进屋,路过姬舒寻听到了一声冷淡的谢谢。
姬舒寻在百姓的指控中一直垂目不语,听到诗茯苓的话后才给出了点反应。
“没事,战争本来也不管咱们的事,他们男人硬要找个理由来显示自己多伟大似的,我们一不从政,二不从法,还要给他们顶锅,在这种自己说的上话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不满狠狠发泄出来!”诗茯苓笑着向姬舒寻传递自己的心得。
她确实有点压抑在心里,从这么多一堆堆事上过来,承受能力成倍增加,她好歹也是经历过两次战争的女子,经历过生死交织的难耐,越发明白生活的重要性。
这就好像在创作一部作品,创作的过程是价值连城的,完成的时候是一文不值的。
——
晏丞允最终东拼西凑出了一千士兵。
这个过程很艰难,他首先要四处写信传递京城这边有多紧迫,这些他在两天前已经干过了,无果;他只能不停的写,不停的求,甚至写到番邦小国,被他们狠狠的羞辱了一顿......
借到兵后,后续一系列的问题又随之而来,比如......京城的食物已经亏空了,请问,要打仗的话,吃什么呢?
或者说,百姓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请问,还要封多久的城呢?
现在京城的情况很尴尬,四面楚歌说的就是它,更别提现在内部也在分崩离析,毕竟是四处凑来的将士,人家千里迢迢赶过来就为了让人家死在京城外?那确实有点不好意思......
晏丞允现在的状态就是很不想投降,他知道他打的绝对不是战争,如果他打的是战争那他将无任何回旋之地。
那他在干什么?
从他离开两位哥哥后,他就一直被时间推着走,几乎到了喘不过气的程度,到现在他急需一个可以供他大口呼吸的氧气机。
而这个氧气机,绝对不是这么草率的承受自己的失败。
你可以认为这是该死的自尊心在作祟。
但是.....
管他呢。
如果连争取都不争取就承认自己失败的话,那他怎么体会遗憾的滋味。
他竟然都没有体会过遗憾的滋味。
呵。
当他体会过之后,他的生命也就没有价值了。
鉴于现在城里的粮食确实只剩下一丢丢,所以晏丞允决定晚上带着几个小兵去对面敌营里偷一点。
嗯.....
如果晏池州在的话,肯定又要说他净出些馊主意,以前的圣贤书都白读了。
可再牛逼的圣贤都要向饥饿低头。
晏丞允自认不是圣贤,当夜就拉着两三个小兵潜入了敌营。
他们先是处理了几个东离兵,穿上他们的衣服鬼鬼祟祟的四处转悠,后又是分开去找存着粮仓的帷幄。
晏丞允在经过其中一个较大的帷幄时,恰巧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城里只剩下一个晏丞允了,没必要为了他拖这么长的时间,明天就直接拿下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