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入社(七) - 逃荒 - 曹会镇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逃荒 >

第一百零六章入社(七)

<div>黎明时分陈清水兄弟俩就来到了吴村火车站,下了车两人便匆忙走出出站口来到外面广场上找了个小吃摊坐下。陈清水要了两碗米粥,买了一斤油条兄弟俩便坐在一个小方桌前吃起来。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说话,这时老板娘走了过来,她面带微笑地说:“两位兄弟,我听你俩的口音应该是山东人,对吧?”

“对!山东济宁人。”陈清亮回答。

“奥,我听着像呢。两位兄弟,别不喜欢我多说话,我听你们俩说来这里有事,是要找什么人,是吧?”老板娘问。

“对,是要找个人。”陈清水说。

“找人?是来找走丢的人,还是找当地什么人?”老板娘问。

“当地人。”陈清水回答。

陈清水心想,这老板娘真是爱说话。不过,爱说话的人大多都是热心肠,今天老板娘或许能给提供帮助。再说,她长期在车站附近摆摊,接触的人多,见多识广,也许她知道自己要找的人。这样看来,那就不妨把要找的人名说出来,或许老板娘真的知道。想到这里,陈清水说:“我们要找的人叫郑成勋,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吴村武工队副队长。”

老板娘一听高兴地一拍大腿,说:“这就是缘分!怎么样?多说话有好处吧?你们要找的人就是我公公,他老人家现在任吴村镇镇长,整天忙得头不是头,脚不是脚的,找他很难。你俩今天来找他干嘛?需要我帮忙吗?”

陈清亮说:“需要呀!可你太忙了,不能麻烦你,你的生意马上就要开始了,吃饭的人一会儿就多起来。你只需告诉我们找郑老爷子路怎么走就可以了。”

陈清水接着说:“大嫂,你问我们是来干什么的,我可以告诉你。”接着陈清水便把此行的目的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大嫂。

郑大嫂说:“两位兄弟,我其实也并不是很爱说话的人,今天的话多是因为我看你们俩面熟,尤其是他。”郑大嫂用手指了指陈清水说,“他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他的小名好像是叫骡子,对吧?你也许不认识我,因为你每天都去上学,咱们不经常碰面,所以对我不熟。可我每天都见到你们。你妈在张家帮忙的时候,我就在张家做饭,经常看到你们。今天你俩一走到我的饭摊前我就知道你俩肯定有事,不然不会千里迢迢来到我们这里。既然我认识你们我就一定帮助你们。”

陈清江说:“太好了,老天有眼,让我们一下车就碰到了熟人,太感谢嫂子了!”

郑家嫂子说:“客气话就不要说了,该帮忙的肯定帮忙。今天这顿饭钱我也不要了,算我请客。等你们把正事办完再去我家,我会好好招待你们一番的。我今天也用不着你们大哥在这里帮忙了,一会儿让他带着你俩去找我公公去,让公公抓紧时间安排人把陈叔叔的尸骨起出来交给你们。待会儿老爷子就要上班了,你们快去找到他带着你们去找陈叔的坟墓,帮二位兄弟完成心愿。”

郑家大哥说:“行,那咱们这就走,这里就交给你嫂子打理,她是利索人,忙得过来。”

郑家大哥说完便摘下围裙带领陈清水兄弟俩去找父亲。几个人刚刚走到大门口正好迎面碰上正要准备上班的郑成勋。老人看到陈清水兄弟俩猛地一愣,他惊讶地看着二人上下打量起来。

陈清水面带笑容走到郑老爷子跟前开口问好:“老郑叔,你老可好?这要准备上班去吗?”

郑老爷子回答:“是呀,这就准备上班去。你们是------”

“不认识了吧?”陈清江说,“我们是来找你老人家的,我俩是你的老战友陈子如的儿子。这个是我哥,大号叫陈清水,小名叫骡子,我是老二。我们今天来是想请你老人家帮忙找我父亲坟墓。我父亲牺牲后是你老人家带人埋葬的,你知道他的坟墓位置。十多年了,我们今天都已长大成人,想着该把父亲尸骨迁回老家安葬了。”

陈清水等弟弟把话说完赶紧从挎包里拿出张少卿的亲笔信交给老郑。

郑成勋接过信仔细看了一遍,然后问陈清水:“张少卿如今咋样?身体可好?”

陈清水回答:“老张叔身体硬朗着呢,他现任济宁地委副专员。我们爷俩这几年见过几回面,互相了解,他老人家各方面都很好。”

郑老说:“那就好。如今你妈怎么样?身子骨没啥毛病吧?说起你妈,哎,她真吃苦了,也受了不少罪。她自从你父亲走后没少受难为,她一人把你们兄妹几人拉扯大太不容易。我多少年来最担心的就是你妈,她从这里回家一路肯定受了不少惊吓,吃尽了苦头。”

陈清水说:“可不嘛!还好,我们挺过来了,总算安全回到老家。如今我妈身子骨很壮实,不光种着几亩地,还在村里任职妇女主任,忙得很!我们一家日子过得很充实。”

“那就好,你父亲九泉之下就安心了。你们兄弟俩如今混得咋样?是在家种地还是参加工作了?”

陈清水笑笑说:“参加工作,在政府任职,日子还行,过得去!”

老郑说:“那就好,其实你们兄弟俩都认字,有文化,肯定错不了。这样吧,我今天就不去上班了,我找几个邻居前去帮忙起回你父亲的尸骨。”说到这里老人转向儿子说,“儿子,带你两位兄弟去小卖部置办一些贡品、火纸、香、烟酒什么的,再扯上六尺红布,然后去村南红树林,等着我们,我随后带着人去那里。”

“行吧!”郑家大哥回答,然后带着陈清水兄弟俩去买祭品。

红树林是面积不大的一片观音柳林,三四十亩地的样子。这里地势低洼,里面还夹杂着许多芦苇,很隐蔽。林子北面地势稍高一些,陈子如等十几位烈士的坟墓就在这里。这些坟墓就是一些小土堆,土堆前面有的立着一块很小的石碑,上面刻着名字,有的只立着一块砖头,砖头上也有人名,还有的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堆荒草隆起。

陈清水、陈清江放下祭品开始仔细寻找父亲的坟墓,他们把带有名字的碑石看了一遍,没有看到父亲的名字。俩人互相看了看,接着再找,继续弯腰查看墓碑,寻找父亲的名字。不多会儿郑成勋带着四个中年人来到现场,只见几个人肩头上扛着铁锹和木棍,是起坟用的。

郑老爷子喊陈清水:“清水,你们兄弟俩别找了,你俩是找不到你父亲坟墓的,我们掩埋你父亲时很仓促,没有立墓碑做记号。不过哪座坟是你父亲的我倒清楚得记的。你俩快跟我来吧,我来告诉你们。”

老人说完便领着陈清水兄弟俩来到一座长满荒草的土堆旁,说:“这就是你父亲的坟墓,快把祭品拿出来吧,点上香,接着烧纸,然后跪下磕四个头,再把四角棚搭好就可以破土起坟了。”

陈清水兄弟俩遵照老人的吩咐做好了一切,然后拿过铁锨挖开了坟墓,四个来帮忙的人紧跟着开始挖土。不一会儿陈子如的头骨便显露出来。陈清水、陈清江两人看到后眼泪汪汪,开始不停啜泣,后来便哭出声来。

郑老爷子也眼含热泪对着陈子如的头骨说:“老战友,你的两个儿子来了,他们都已长大成人,今天来请你回家,你就安心跟着上路吧。”老人说完擦了一把眼泪,然后交代陈清水说:“孩子们,不要哭了,把眼泪擦干,眼泪绝不能落在尸骨上,不吉利。你俩把红布铺开,准备把你们父亲尸骨包好,一会儿咱们回家吃饭去,吃完饭你俩歇一晚上明天再走。”

陈清水说:“叔,我们就不去吃饭了,我们带着父亲尸骨多有不便,还是趁早回去吧。今天麻烦你老人家了,以后如果情况允许我们兄弟俩还会专程回来答谢的。”

陈清水说完拉过弟弟二人虔诚地跪在地上郑重地给郑老爷子磕了三个头,然后又给郑家大哥和来帮忙的几个人也磕了一个头,接着站起身来抱着父亲尸骨告辞上路。

郑老爷子说:“孩子们,今天情况特殊就不留你们回家了,要走就赶快走吧,路上小心。再见,后会有期!”

陈清水说:“后会有期。多谢叔叔操心,我们走了。再见!”

说完兄弟俩直奔火车站。

(待续)

</div>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