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分田(七) - 逃荒 - 曹会镇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逃荒 >

第八十一章分田(七)

<div>李厚志说:“要不这样,组织人去各村进行宣传,告诉村民们斗地主可以,那是巩固政权的必要,可以经常进行,但斗争要有个度,要掌握分寸,不能乱来,不能随便打人,更不能打死人。让村民们明白行为过分将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适得其反,以后再也不能出现打死人的情况了。如果再出现打死人的事件政府就要当真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再不会姑息迁就。”

陈清水说:“说的有道理,这个办法好。这事就交给你来处理,你有经验,你已经处理过一次此类事件了,这次还是交给你办理,相信你还会处理圆满。这回你下去对动手打人的村民一定要进行严厉批评,然后再对出事的地主家给与适当安抚,这样好给上级一个交待。”

“好吧,那我去了,我会处理好的。这也不是多难的事儿。”李厚志说着抬腿就要走。

陈清水说:“回来,今天就不要去了,天快黑了,明天再去不迟。再说你刚刚开会回来,还没顾得上休息一会呢。”

“那也行,明天就明天吧。那我去休息了,有事叫我。”说完李厚志走出办公室去自己宿舍休息去了。

第二天李厚志一早便带领一班人去了徐堰村。这次陈清水没有去,他还有没做完的工作,打算今天继续做。他昨天只走了几个村,还有路程远些的村庄没有去,他今天打算去那几个偏远村庄走走看看。陈清水觉得农民分地后已经收获了两季庄稼了,日子应该有所改观,最起码用不着再出外讨饭了。这样农闲时间农民们除了拾掇地还可以在家做点小生意什么的贴补家用。他想到这里便叫上老周准备去较远的几个村进行走访。

周大有说:“巧了,今天去最好,今天是独山大集。我们可以去赶集,去集市上看一看就能知道分田后农村的变化以及老百姓的生活状况。独山远离湖区,村民们全靠种地维持生计,不像我们这里也种地也捕鱼。那里集市上交易的全是粮食及土产品,去集市上一看就知道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那好呀,我们去赶集。独山离我们远吗?有多少路?”陈清水问。

“不算远,二十多里路吧,到那里也得走一个多小时。”

“好家伙,光来回走路就要花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耽误不少事。也行,路远点也不是坏事,可以多走走多看看!”陈清水说。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前走,很快便走出滨湖镇。

今天两人是背湖而行,越走离湖区越远。两人走了接近一个小时,前面就是山区了。看看脚下,原来较宽的大路已经变成三四米宽的小道,路面也崎岖不平。再加多日没有落雨,路面上尘土足有两三公分厚,一脚踩上去就会“噗”的一声冒起一股白烟。一阵大风吹来,尘土飞扬,连眼睛都睁不开,身上也很快落满尘土,嘴里也是牙碜不断。陈清水紧闭嘴唇,然后把衣服裹紧,接着踮起脚尖再轻轻落下避免踏起更多尘土。

这段路上也看不到几个行人,过往车辆更是寥寥无几。看看大路两旁,麦苗稀稀拉拉,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向远处看,不少地块光秃秃的,上面什么庄稼都没有。也许这些地块是农民留作春地,等到开春种地瓜的。陈清水感觉这里与湖区比起码要差一个档次,到处透着荒凉看不到与解放前有什么变化。陈清水轻轻摇了摇头,接着又叹了一口气。

周大有说:“不是刚刚解放嘛?百废待兴,想有起色还需一段时日,估计这里再过一两年也很难见到成效。”

“可不是嘛!”陈清水说,“常年战乱,国家刚刚成立,农民们刚刚分到土地,气儿还没有缓过来,变化肯定不明显。只有等到战争结束,国家进入全面建设的时候农村才会逐步向好吧。不过,这一天也不会很远了,解放大军很快就要发起渡江战役,打过长江去,全国解放指日可待,农民的好日子很快会到来。”

“是呀,好日子不会太远,有盼头了。”周大有说。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向前走,很快来到一个村庄前。陈清水向村子里看了看,只见街道两旁全是残垣断壁,房子也是灰头土脸,院墙颜色黑不溜秋,院落没有大门,只用树枝或破篱笆挡着,景象一派萧条。或许邻村就是大集的缘故,大街上也看不到几个人,偶尔有一两个孩子走出家门,也是令人唏嘘,孩子们打着赤脚,破衣烂衫,一个个骨瘦如柴。眼下已是初冬时节,孩子们没有暖和衣服,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两人穿过大街继续向前走,走到村头他们看到了几个大人聚在一起说话,这些人也是穿着破旧,一副寒酸模样。

两人很快走出村子,前面就到了独山大集。

说是大集,其实集市上的人也并不多,卖东西的地摊也稀稀落落,并不你挨我我挤你,各摊位之间都相隔一段距离。还好,摊位不多,货色倒还不少,有青菜,有水果,也有粮食。粮食大多是高粱和地瓜干,也有几份小米。

两人一边走一边看,陈清水感觉这集市也不是多么兴旺,并不尽如人意。两人很快来到牲畜市。这里的人还比较多,牲畜也不少,有马牛,有驴骡,有猪羊,还有鸡鸭鹅,种类繁多。不过买的人并不多,交易并不红火。

再向牲畜市东边看,那里有两家炸油条的,油锅热气腾腾,炸出的油条黄灿灿的很是诱人,香气也随着微风扑鼻而来,令人馋涎欲滴。

周大有问陈清水说:“陈镇长,饿了吧?我们一早出门也没来得及吃口东西,要不咱去喝碗米粥,吃几根油条,你看怎样?我听说这里的油条很有名,价格也便宜,要不咱就去尝尝?”

陈清水说:“行行,我还真的饿了,咱就到那里吃点去,尝尝这里的油条味道。”

陈清水、周大有两人走过去各买了一份,然后找了个凳子坐下来开始吃饭。

陈清水说:“这里的油条还真名不虚传,这味道确实不错,特香,怪不得老百姓都叫它香油果子,还真是。这里的米粥也很好喝,太难得了!”

两人很快吃完饭,接着歇了一会儿脚,感觉身上有劲了又继续向前走。

两人来到一打谷场上,只见许多人围在一起,里面不时发出急促的敲锣声,还有人们的叫好声。

陈清水说:“耍把戏的吧?也许是耍猴的。进去看看。”

“好呀,我也一两年没看过耍把戏的了,看看就看看,饱饱眼福。”周大有说。

两人说完慢慢挤进人群。里面果然是耍猴的。只见两个耍猴人一个拿着皮鞭,一个手提铜锣正吆喝着三只猴子表演。

有一个猴子扮做人的模样,头戴瓜皮小帽,身穿红色衣服拉着一辆木轱辘架子车,车上站着两只猴子在做着翻跟头表演。那拉车的猴子刁怪得很,它一边拉车,一边不时回头看车上的两只猴子表演。当看到两只猴子突然跳起正要翻跟头的时候,它突然加快脚步把车子拉到前面,两只猴子正好下落,身下没了车子,一下摔倒地上。这滑稽的一幕引来了人群一阵哄堂大笑。

陈清水与周大有看了一会儿,每人从衣兜了掏出一张小额纸币放在耍猴人敛钱的黑碗里,接着拨开人群又向前面村子走去。(待续)

</div>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