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 捡到主角光环后,世界都变了 - 拾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40章…………

第240章…………

于是来到姚家村生产大队的第一天,宋岫白他们就搬进了租的房子里。

这房子其实并不是北方农村常见的风格,倒是和四合院的构造有点像。

正房三间的中间是堂屋,待客用的,左右两边才是住人的,宋岫白和宋乘就住这边。

韩栖则住在一侧的厢房中,这里除了比正屋稍矮一些外,其他的都差不多,甚至比正屋的一间要大一些。

这房子中间还有起了一道山墙,里面是住的地方,外面一小间有一个小灶台,冬天烧炕用的。

除此之外,这里还能放个书桌什么的,一个人住是绝对没问题的。

这是韩栖自己选的,他就看上了这个隔断了,正房的两个卧室并没有。

宋岫白没有反对,不过在房租上,还是让了他一些。

一个月五块钱的房租,韩栖只要付一块五就行,剩下三块五则是他们兄弟付。

对此韩栖也没有反对,主要是大家都不缺这五毛钱,不至于为了这点事情多费口舌。

不涉及村里人,大队长还是非常不错的。

收拾房子的时候,连他们三个的口粮都送到房子里了。

这是队里分给新知青的,当然只是借的,等到年底算工分的时候还是要还的。

大队长一家帮了这么多,宋岫白他们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还是宋乘和韩栖带着一些礼物送了过去,礼物并不多,就是一瓶米酒外加一些点心。

米酒是从周云玲那边换的,她这次带了好几瓶过来,点心则是韩栖带过来的。

现在是八月底,就算是北方天也没有那么冷。

这会天已经晚了,宋岫白他们也就各自收拾了一下,在新房子这边住了下来。

新知青过来是有一天假期的,第二天他们也不用上工。

早上起来后,三人就一起去了镇上。

桃源镇作为公社还是挺大的,供销社里面的东西也很多,基本上大家需要的东西都能买得到。

新房子那边的厨房有灶台但锅是没有的。

这年头锅也是比较重要的东西了,那家人离开的时候,家里能卖的东西都拿去卖了。

宋岫白他们这次要买两口锅回去,除此之外一些油盐酱醋之类的也都是要买的。

另外三人也吃不惯那些粗粮,所以细粮也是要买一些的。

考虑到生产队也有,所以他们就少买了一些。

除此之外菜刀、一些厨房用的洗菜盆、盘子之类的也都要买。

至于说水桶,生产队那边有木匠,可以买到木桶,所以就不用从镇上买了。

三人忙活了一上午,这才把缺的东西给买齐。期间韩栖还通过关系,弄了几百斤煤炭回去。

有了煤炭炉子,烧水方便很多。

因为买的东西多,他们是坐着送煤炭的拖拉机回去的。

虽说颠簸了一些,可比牛车快多了。

午饭他们是在国营吃的,还打包了不少饭菜回来,这样晚上就省的做饭了。

虽说宋乘厨艺不错,可他们初来乍到的,也没有自己种菜,除了主食外就没啥能吃的了。

就算要跟村民换,也要等熟悉一些再说吧。

前面几顿,他们就只能将就一下了。

趁着中午不用上工,宋岫白他们又去了村里木匠家换了一些家具。

桌椅板凳这些都是现成的,三人挑了好一会,不但选了堂屋用的大桌子以及长条板凳,还买了放在厨房的小方桌以及小凳子。

除此之外,每人还定了一套带抽屉的书桌、椅子,放到各自的房间里。

剩下的炕桌、柜子以及炕柜也没少。

本来宋岫白想要再买一个大衣柜的,可看着炕柜是一米高的那种,再加上两个大箱子,放衣服什么的足够了,就只是定了一个衣架。

这衣架是后世常见的带横梁下面还能放两个抽屉的那种,放在房间里,挂一些常穿的衣服足够了。

宋乘和韩栖他们见了,都觉得挺好用,也跟着定了一个。

除此之外,木头水瓢、锅铲、勺子之类的,他们也定了一些,另外厨房那边还定了个橱柜和一个案板,用来做饭用。

这些东西零零散散的加在一起,花了三百多块。

这还是木匠家接了这么大一个单子,之接把水瓢之类的小东西的钱都给免了,连小凳子都是送的。

木匠那边现货不多,宋岫白他们每人就先搬了一个箱子和炕柜以及炕桌回去,还有厨房那边的小桌子凳子有现成的,其他的都要现做。

好在三人也不着急,这些东西带回去也能应急了。

他们的动静着实不算小,于是下午上工的时候,几乎整个姚家村生产大队的人都知道,新来的几个知青不但租了房子,光是买家具就花了好几百块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