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该说谎时就说谎 - 口才赢就一生全集 - 田伟编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9章该说谎时就说谎

第19章该说谎时就说谎

该说谎时就说谎

谎言终究是谎言,不值得我们去推崇。但善意的谎言是出于善良的动机,以维护他人利益为目的和出发点的。善意的谎言是一种处世的方式,是一种替人着想的品质。谎言就像生活的调味剂,在适当的时候说出来的谎言,饱含真诚和甜蜜,能让说谎者与被“骗”者共享欢快。

谎言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说真话,往往不像说谎话容易被人称做老实,原因是,只要你说的这个谎话对别人有利,那么别人必定会说你很老实,否则,不就是等于否认他并没有你说的那么好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些人之所以喜欢听好听的谎话,主要是因为他们宁愿你说谎话欺骗他、哄骗他,也不想听到会让他心里受到伤害的真话。

或许,就是因为这些缘故,我们经常会被迫说出某些自己根本不想说的应酬话,被迫不得不睁着眼说瞎话,被迫不得不说上些连自己都不可能相信的鬼话。

虽然,我们很不愿意说出言不由衷的假话,但这就是你不能不面对的现实,就是所谓的人情世故,所谓的人性主流意识。我们从小就被逼着一定要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忍痛割舍掉自己非常想吃的大梨,而且还要再三地强调自己是心甘情愿的,否则,前面的那个礼让动作,在别人眼里就是虚伪做作,就是不够老实。

有一个小男孩,在父母的教诲下总是显得非常的礼貌,遇到喜欢的食物也知道要谦让别人,周围的人们都夸他聪明懂事。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小男孩也同平常一样将自己那个最大的苹果送给客人吃,客人一边称赞他,一边接过了苹果。可是当这位客人刚刚咬下第一口苹果的时候,小男孩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边哭还边说:“你凭什么吃我的大苹果?你凭什么吃我的大苹果?”客人在莫名其妙的同时也尴尬万分。

原来,从前家里来客人只是接过食物之后就重新放回盘子里,很少有人真去吃它。男孩也就养成了习惯,可是,这次见他自己喜欢的食物真的被别人占有了,他自然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可见,人性就是如此,所以在生活中,要处处给自己留有余地,如果你太过于老实地说出对自己不利的真话或者做出绝对真实的举动,通常就会被人称做笨蛋,因为只有所谓的笨蛋才会那么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暴露在别人的面前。

说谎也是一种智慧

我们所处的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大家都是凡人,都期望能出人头地。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欲望和念头,不加选择、不分对象、不分场合把什么都和盘托出,那只会被人当成“笨蛋”来看,只有把握一定的原则,把握好其中的分寸,你才会成为一个聪明的人。

生活离不开谎言,有些时候,你不能不说谎;在一些非常的时刻,甚至只有说谎,事情的结果才会更加圆满。

《最后一片叶子》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它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某医院的一个病房里,身患重病的一个女病人房间外有一棵树,树叶被秋风一刮,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落叶萧萧、凄风苦雨,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想:当树叶全部掉完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此情后,被这种悲泣深深打动了,他用自己的画笔为树枝画了3片叶子,使那位濒临死亡的女病人坚强地活了下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事例,作为医生,面对一个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经常会宽慰他说:“只要配合治疗,很快就会康复的。”而几乎没有一个医生会对病人说:“你根本没有希望了,很快就会死。”同样,作为病人亲友的人,在去探望病人时,即使知道他活不了几天了,也要与医生配合,把谎撒下去,让病人满怀信心地接受治疗。因为生命本身有时是会创造奇迹的,即使没有奇迹出现,让病人充满希望地多活两天也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的表现。这个时候,你不撒谎,还能怎么办?

在医疗方面,谎言必不可少,在教育方面,适当的谎言也会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育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如果善用美好的谎言鼓励学生,学生就会树立信心,并且真正有所进步。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

把能力相当的初一年级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第一组经常给予表扬与称赞;第二组经常给以责备和批评;第三组既不给以表扬和称赞,也不给以责备和批评。

给三个组以相同难度的数学练习题做,这个实验连做了一个星期,得出的结论是:第一组学生的成绩在不断上升;第二组学生一开始有进步,中途就停滞不前了,学习效果不好;第三组学生前三天成绩上升,以后成绩变得直线下降。可见能使学生实力倍增的谎言格外受到欢迎。

大学教授们经常要给自己的学生写推荐信,这些推荐信可能是用来向国外学校申请奖学金,也可能是用来到人才市场上参与激烈的职业竞争,如果学生的确是顶尖的人才,那便不必多说,照实写来就是了。倘若教授诚恳地指出该学生不是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通常接受推荐的一方就可能理解为该学生是个差劲的学生。如果这样做,他可能伤害这个学生,使其失去深造的机会或难以找到工作,甚至对其一生的命运都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教授们提笔写推荐信的时候,必定在其中夸大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你可以认为这是在撒谎,但撒这样的谎是必要的。

撇开道德的标准,谎言就是一种智慧。真理和事实是客观的,说与不说一个样,只有谎言才能体现些“人文色彩”。

真实是编造出来的

编造出来的真实往往更具吸引力,而且如果能运用得当,它还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收获。英国著名作家、戏剧家萧伯纳曾经说过:“我开玩笑的方法,就是编造真实。编造真实乃是这个世界最有情趣的玩笑。”

《三国演义》中,张松欲献四川地图与曹操。曹操看不起矮小、貌陋的张松,拂袖而去。

曹操的主簿杨修是一位能言善辩的人士,在斥责张松的同时,傲慢地声称曹丞相具有雄才,并出示曹操撰写过的兵法书籍《孟德新书》来佐证。谁知张松博闻强记,将书接过看了一遍,便熟记于胸,而后大笑道:“这本书连我们蜀中的三尺小童都能够背得,你怎么能说是‘新书’呢?这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有,也只能骗得了你这样的人物!”杨修驳斥说:“丞相私藏的书,虽然已经成帙,但是并没有流传开来。你说蜀中小儿暗诵如流,是在欺骗我吧?”张松立即表示:“你如果不信,我现在就背给你看。”于是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背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得知此事的曹操也纳闷:“莫非古人与我暗合?”竟然下令将这本书撕碎之后烧毁。于是让杨修领张松来见他。

在这场交锋中,张松之所以能够灭曹操、杨修的傲慢气焰而获胜,就在于成功编造了一种“真实”,将本来没有的情况当做客观事实推出,并得到了对方的信任,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