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向南!向南!(来了哈!)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 - 墙头上的猫1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59章向南!向南!(来了哈!)

包拯大约是觉得章衡的行为是有些咸鱼的,但他其实也是认可章衡的做法的,尤其是狄青前方的战报不断报来的时候。

十天后,狄青的战报到来。

狄青的先锋大将杨文广率兵在桂州附近与起义军正面相遇,战斗十分激烈,结果宋军受创,杨文广被困得脱。

虽然战斗不利,但农智高已经有撤离邕州打算了,狄青在信中认为,大约是农贼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与宋廷已无妥协余地,但当前自身力量不足,故准备返回广源,聚合三十六洞壮族等少数民族土酋,巩固好后方,然后再兴师北上。

包拯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认为狄青只是为自己的失败而遮掩,但章衡却是安稳如故,不仅没有起身去广南西路的打算,还甚至干了一件大事——他将丁度给弹劾了!

章衡给赵祯上书弹劾丁度在广南西路全无半点政绩,最后连守土之责都没有做到,在农贼肆虐广西之时,作为转运使的丁度,却是半点责任也没有尽到,与广南东路的包拯形成鲜明的对比云云,建议陛下将丁度给撸了,就这么一个人,当一个知州也是对一个州的不负责,不如让他去当知县好一点。

章衡将弹劾奏折写完了之后,还给包拯看了看,包拯看完之后埋怨道:“你弹劾丁度我没有什么意见,可你拿我去对比是作甚?”

章衡笑道:“这是帮你请功啊,你守住了广州城,这便是大功一件!”

包拯无奈笑了笑,实际上他心里也清楚,说是他守住了广州城,实际上还是章衡这个上任的余荫,若不是章衡将广州城修得又高又坚固,他也是守不住的。

而且守城的军队也是章衡在任时候训练的护堤队,包拯听说农贼进入广南东路之后,立即将护堤队从各处召回广州城,果然,护堤队在广州城保卫战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农智高包围了广州城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面,广州城里面的官员也好,百姓也罢,乃至于军队,全都接近崩溃的状态,唯有护堤队从头到尾都是斗志昂扬。

若不是有将近两千人的护堤队在,包拯认为就算是广州城这坚固的城防,可能也支撑不了那么久。

护堤队一方面组织军队上城墙进行守城,另一方面则是组织百姓民众进行宣传,不断地稳定百姓军心,这才让广州城没有从内部崩溃。

包拯感慨道:“你留下来的护堤队,都是好样的,老夫甚至觉得他们比禁军还要厉害,尤其是带队的那些小伙子们,啧啧,十分的机敏,做起事情来又是灵活又是士气高昂,令人耳目一新啊。”

章衡闻言笑道:“保护乡土,自然是身先士卒,他们大多都是当地招募的乡勇,他们的乡亲也在广州城里面,自然要全力以赴保护广州城,这个倒是无可厚非了。”

包拯点点头,然后又把话题拉了回来,道:“狄青也吃了败仗,你就不担心么?”

章衡摇头道:“狄青若是解决不了,我去了也是白搭,耐心等候即是。”

再过十日,狄青有战报再来。

狄青道,农智高之前为利用其他蛮人的力量,农智高亲自写信给实力强大、地理条件优越的结洞酋长黄守陵,提出了若能战胜宋军即“长驱以取荆湖、江南”的战略计划,并以授邕州地换取黄的支持。

黄守陵对此十分赞赏,“运糯米以饷智高”。

所以他派邕州人石鉴前往游说黄守陵,除此之外,还招邕州各洞农、黄诸姓酋长,尽皆许诺宋廷的官职,条件便是不许再给农智高提供粮饷。

最近的消息传来,溪洞与农智高的联系已经断绝,自己已经打算发起进一步的进攻了。

这个消息传来,包拯终于是服气了:“剪其羽翼,断其来源,这是上上之策,狄青果然是名将,章相公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有古之名相的遗风。”

章衡听完之后哭笑不得:“放屁,这算什么啊,这不过是很简单的道理而已,狄青干不了搞经济搞发展的事情,我也干不了打战的事情。

若是狄青是我的领导,不懂装懂瞎指挥,非要约束着我搞经济,那这经济好不了。

而我也不太懂打仗,若我还要去军营坐镇,到时候将领是听我的还是听狄青的,到时候反而是要自取灭亡罢了。”

包拯知道章衡的脾性,对章衡的脏话也不计较,只是感慨道:“道理很简单,但人却总是做不到罢了。”

再过十日,狄青请章衡前去邕州检阅军队,因为狄青已经击败农智高,重新夺回邕州,并且将农部诸多尽皆擒下,唯独少了农智高。

章衡闻言告别包拯,带着人前去邕州。

章衡几天后抵达邕州,战斗果然已经结束,不过空气之中犹然有着血腥气。

狄青率领众将在邕州城门跪迎章衡,章衡跳下马车亲自扶起狄青等人,然后与众人一起进城。

余靖等人亦在,章衡也见到了杨文广。

章衡此次来,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他作为宣抚使处置使,此次过来,不仅要安抚百姓,还得处理擒下的农部的俘虏问题,关键还有接下来的规划,是就此打住,还是要继续打击盗匪,都得章衡来主持。

章衡却是不着急,笑着问起了战斗的事情,此事是狄青主持,自然由狄青来汇报。

狄青道:“之前的事情末将已经与章相公汇报过了,主要还是说说此次战斗的事情吧。

末将带军队南下,同孙沔、余靖所部合并,从桂州开往宾州驻下,计官军、土丁共三万一千多人。

为了统一军纪,末将斩了擅自攻击农智高的败将陈曙等三十二人后,始行疑兵之计,按兵不动,下令调集十天军粮,名为“休军”。

此举是为麻痹农贼之举,是为了让其信以为真,以令其懈怠不备,我方则是可以趁机行军。

末将于次日发三军急速行进,来到天险昆仑关下,当夜起大风雨,我军冒大风雨,夜度天险,派军候传语诸官:请过关吃食。

我军并列阵于归仁铺,农贼已经是避无可避,只能与我军决一雌雄。

农贼亲督全军排成三列锐阵,他们手执大盾、标枪,身穿绛衣,望之如火。

农部士气很高,但农智高的麻痹轻敌已经是酿成了归仁铺之败,我军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终于占了优势。

我军斩农军首二千二百级,官属死者五十七人,俘获五百余人,农贼不得不撤退。

次日黎明,末将带军攻陷邕州,俘获黄师宓等农军首领,杀敌五千三百四十一具尸体,已经筑京观于邕城北隅,以警摄诸洞。

有人发现尸堆中有一具穿金龙衣的尸首,认为就是农智高,然末将认为,那尸体可能并非农贼,农贼大约已经潜逃。”

章衡听得很认真,这些话听来简单,但章衡可以想象得到,其中的困难究竟有多少,尤其是夜间行军之事,在山野之间夜行军,那可是十分危险的事情,而且是在大风雨的晚上,更是增添了十倍的困难!

章衡感慨道:“狄帅果然是名将之姿,明明只是临时凑成的军队,却让你捏合成为这股铁军,实在是了不得啊。”

但狄青却是更为感激:“若不是在章相公放手支持,末将怎么敢如此施为……”

章衡笑着摆摆手,然后与众人道:“事情还没有完呢,官家任命本官为两广宣抚使,虽然主要目的是因为农智高造反之事而来,但本质上是为了宣抚两广。

广西的问题不仅仅是农智高的问题,关键还有边境的诸多问题,本官既然来了,便要为广西百姓做点事情,将此事给做好了再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