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103.废太子9 - 为了活下去 - 熙十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为了活下去 >

第103章 103.废太子9

明鹤是怎么做的,莫诏渊没有去关注。总而言之,在距离春日宴过去半个月后,嵇岑涵就陆陆续续地开始生病,最后很遗憾地没有能够救回来,翻过年后就这样不幸英年早逝了。

皇帝好像难过了那么一下,毕竟被嵇岑涵早先日日不断的“父子交流”也算是有点感情。不过他到底贵为九五至尊,又不止嵇岑涵一个儿子,难过了没几天,就又恢复如常了。

真正为嵇岑涵的死去而伤心的,大概只有嵇岑涵的生母刘妃了。至于温将军和温奉之,他们不仅没有为嵇岑涵的去世而难过,反而还挺高兴。

“这都是报应!”温将军猛地一拍桌子,灌下一大口酒,“哎呀,谁让他当初那样心狠地要害敬之呢?坏事做多了,可不就报应到自己身上了吗!”

温奉之没有说话,只是坐在一旁和温将军一起喝酒。

“唉”温将军说着说着,忍不住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就是他糟了报应,敬之的眼睛也”

这个话题无论什么时候都会让温将军和温奉之一起伤感起来,温奉之捏住酒杯的手忍不住攥紧了些。

只不过是因病去世而已

那嵇岑涵,即使千刀万剐都死不足惜,区区病逝,还真是太便宜他了。

甚至于,他还被皇帝追封了象王,悼文中满是溢美之词。等到千百年后,在史书上看到嵇岑涵,后人说不得还会为他叹息一二。

没有人会知道嵇岑涵曾经做过什么,没有人会知道他曾经对敬之造成怎样的伤害――

看似君子如玉的温公子微微垂下眼帘,眸中闪烁着仿佛要择人而噬一般的凶戾之色。

这可真是,让人不甘心啊!

“父亲。”温奉之突然开口,“虽然不多,但我查到了一些三皇子意图谋反的证据。”

“意图谋反?”温将军有些惊讶,“他不敢吧?顶多是想要和太子殿下争一争――”皇位继承权。

他的话没有说完,就被温奉之堪称强硬地打断了。

“他,想要,谋反。”温奉之顿了顿,“那些证据我说有,就一定会有。”

温将军这时候终于明白过来温奉之的意思。

“你――你是想要伪造证据?!”他不可思议地看着温奉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你,你疯了吗?!”

“我没有疯。”温奉之目光平静地与温将军对视着,“相反,我很冷静呢,父亲。”

“这,这不过是一个追封”温将军说话都有点大舌头了,“他都已经死了,不值得奉之你冒这么大风险去――”

“所以,我就该看着他风风光光地当他的象王,风风光光地凭借着陛下的宠爱葬入皇陵,日后年年香火不断吗?”温奉之冷笑一声,“也许父亲你能够做得到,可我不行。”

温奉之知道自己不大正常,尤其是在有关敬之的事情上,这种不正常就又放大了许多。

想到自从去年的春日宴后越发不爱出门的敬之,温奉之对嵇岑涵的恨意更浓。

“父亲大可以向陛下上奏,揭穿我这大不敬之罪。”温奉之对着温将军露出一个极温润极雅致的微笑,“如若不然,您就等着嵇岑涵的象王之位被废吧!”

“既是个逆贼,就该有个逆贼的下场。”

他将酒杯重重搁在桌上。

“没得他蝇营狗苟害了敬之,还能剩下个干净清白的名声。”

太子应当不会介意在这件事上帮他一把,温奉之心想,到底太子也是知道嵇岑涵的野心的。

只不过

目前而言,温奉之还没有卖身给太子,温家就更不能算是太子的势力了。

嵇非寻自然是想要将大将军府收为己用,温奉之的想法却是和嵇非寻相悖。他和太子的关系并不是普通的主属,硬要说的话,还是偏向合作居多。

毕竟,温奉之从来都没有想要博一个从龙之功的念头――他与太子的所有交流,都只是为了温敬之而已。

或者换一种方式讲,也可以说他和太子的所有交流都是为了对付嵇岑涵。

在嵇岑涵没有死的时候,太子对这个“野心勃勃妄想得到龙椅”的弟弟,当然是半点好感也没有,和温奉之也算是一拍即合、合作愉快。但如今嵇岑涵都已经死了,太子的态度肯定会有所改变。

一个已经死了的弟弟,是不能和他争夺皇位的。正如温将军所说的那样,嵇岑涵都已经死了,已经不值得温奉之再去做什么了。

如果温奉之还想要对嵇岑涵进一步报复的话,就成了他有求于太子了。

大概又要多做一点让步了。

温奉之在心中悄无声息地叹了一口气。

但为了敬之,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再说,太子殿下乃是嫡出正统,本人也是贤明宽和、颇有才干,心机城府极深,却也不缺仁心。助太子上位,并非违背他的本愿。

不能让父亲知道就是了。

嗯,毕竟父亲是坚持着“温家不可参与夺嫡”的。

温奉之的眼睫颤了颤,很好地掩饰住了内心一闪而逝的心虚。

而在温敬之的小院子里,莫诏渊和明鹤已经在讨论离开的事情了。

怎么说呢

鉴于温敬之要报复的对象,嵇岑涵,已经死了――尽管莫诏渊原本没打算这么粗暴地送嵇岑涵离开人世的,但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嘛!

既然嵇岑涵已经死了,温家的危机自然也就消失了。在嵇岑涵重生前的那一世,太子嵇非寻成功登上皇位。而不管嵇非寻有没有隐藏着什么变态因子,至少那一世的新皇并不是一个暴虐的人。

他温和宽仁,英明贤德,大将军府也一直颇受重视。等到温将军致仕后,朝堂中还有一个身居高位的温奉之,温家并没有没落下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