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一百四十八:踏做肉泥
第148章第一百四十八:踏做肉泥
秦皇扶苏驻驾许昌,一应国事各地奏章皆仍发往咸阳交付皇后并丞相与六部处置。
自项羽死后,扶苏内心有一种很强烈的空虚感。自从自己来到这一世,随着事态的进展,扶苏总会有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如开始时便是铲除赵高与胡亥。在之后便是尽快扑灭陈胜吴广的乱军。然后便是典韦战死沙场,扶苏便死死咬着刘邦不放。但内心里扶苏一直是将项羽设定为内心最高目标。哪知项羽竟然让自己失望了,就这么容易死了?甚至还不如刘邦让自己着实废了番功夫。
项羽死后,眼下齐国已成自己盘中之物,再有俩月便到岁末,自己统领大秦已有十五个年头了。眼下国库中粮草足够支用,扶苏也已经秘诏司马懿,韩信等人,要在岁末前平定齐,燕两国。为自己即将改元备下大礼。
可六国覆灭之后呢?扶苏不觉有些迷茫。眼下韩信,陈庆之,李靖,薛仁贵与蒙恬等人,足可率大秦雄师扫平燕齐,甚至是东北方的扶余,乃至西域三十六国也不够自己麾下这帮虎狼之臣征伐,根本已无需自己如前一般事事亲为殚精竭虑。
人一旦没了目标,没有了敌手,内心的空虚是真的太折磨人了。
闲下来的扶苏,如今除了日日略批复必要的秘奏之外,大多时间便是呆在这许昌宫中与一众妃嫔作乐,借此打法时光派遣内心空虚。
只是造化弄人,往往人一旦麻痹,稍有不慎,上天便会给你一个教训。
皇帝驻驾许昌一年有余,皇后长孙无垢将吴楚,陈沛等地籍贯妃嫔逐批派来许昌侍奉皇帝,并将王承恩也调来皇帝驾前听用。这许昌行宫后宫一切事物皆交付虞姬处置。吕雉与武媚娘也一直伴驾在此,每日武媚娘便只是做些记录之事或按皇帝的意思书写诏书之类。而吕雉则完全负责起了皇帝的饮食起居之事。二人到也日渐安生。
这日正午,皇帝正在后宫,头枕着虞姬的玉腿躺卧在榻上闭目养神,虞姬粉面含笑,用纤纤玉手正为皇帝按着头部。突然听王成恩在殿外呼喊:“娘娘,陛下可是睡着?劳烦娘娘唤醒陛下,有边关六百里加急奏章到了。耽搁不得,徐晃将军正在外边跪着侯见”。
扶苏早听见了,边关加急文书?莫不是齐境捷报到了?猛然听说似乎有位将军在外侯见,徐晃?徐晃不是在蒙恬军中么?难不成是燕国战事有进展?扶苏虽如此想着,但心中却猛然异常难受,慌乱。忙翻身下榻,也不顾还没整理好衣裳,以及玉体横陈的虞姬,便快步往外赶。口中早已出声道:“徐晃回来了?快宣徐晃到书房见驾。”
话未说完,已到门口,侍候的宫人忙拉开殿门。有随身侍奉的宫女上前忙着替陛下整理衣袍。扶苏不知为何此时心中更是烦躁焦虑。一把推开那宫女,便迈步出去。正看见王成恩转身,似乎脸上还有些泪痕。当下心中一尘沉:“王成恩这是怎地?何事让你如此这般?”
“皇上……是大将军……”。王成恩话未说完已是泪水夺眶而出。
“徐晃亲自送来大将军的军报?可是战败了?”扶苏心中猛然一惊。
“陛下,徐晃亲自来报,说是蒙大将军……大将军阵亡了!”
“王成恩!你这狗奴才给朕住口!你胡说些什么?休要信口雌黄!当真以为朕不会杀你?”扶苏心中如遭雷击,这军报之事别说王成恩,便是丞相等谁敢拿军报信口胡说?更不要说是关于蒙恬生死的军报!扶苏心中清楚,蒙恬阵亡这必然是事实。可心中死都不愿去相信。
“陛下!徐晃将军……正在殿外侯着……还请陛下……”。王成恩心中焦急,单听大将军之事陛下已然如此?若是徐晃将军呈上军报,皇上如何承受的住?丞相等人皆在咸阳,若皇上盛怒之下谁能适当劝谏几句?罢了,还是赶紧差人请武吕两位娘娘,哦对,还有虞娘娘。
此时的扶苏如同失魂落魄般,踉踉跄跄便要举步往外走,脚下不稳竟然险些摔倒。王成恩忙上前扶住道:“陛下,可是要召见徐将军?老奴这便叫人去宣,陛下…奴才扶您到书房去”。
也不待答话,回头猛踹了身后小内监一脚道:“还不快去宣徐晃将军书房见驾?”
“诺!”小内监吓得赶忙往外跑,又听王成恩道:“回来,再使人速去请平妃武娘娘。”
小内监连连答应着飞般跑去了。扶苏如同丢了三魂七魄,任由王成恩扶着去御书房。身后早有耳尖的宫女听见,又见陛下如此模样,也顾不得许多,忙跑进殿去回禀了虞姬。虞姬尚且酥胸半漏,慵懒的在榻上窝着,闻言也是一惊,忙起身边整理衣衫边往外跑,直赶到皇帝身后,见扶苏如此模样,虞姬心疼不已,又怕皇帝背了气。心中一动,忙让两个宫女上前扶了皇帝,自己闪身上前,朝王成恩脸上便左右开弓抽了两巴掌,娇声呵斥:“天杀的老奴,你听都听不真切,便信口胡说?倘若惊了陛下心窍,看本宫不活剐了你?还去什么书房?今日本宫便冒这干政大罪也做一回主,请陛下在就近不拘哪处宫殿外堂,诏了侯着的诸人来觐见!”
王成恩到底是心思玲珑之人,虽挨了两巴掌,却已然会意,忙开口应声领命,又打发了随行太监寺人去宣徐晃等人。虞姬暗令人去唤了太医来伺候。
片刻功夫,扶苏便被扶回了虞姬宫殿外堂,徐晃满面灰尘,见了皇帝,顾不得叩拜早已大哭出声:“陛下……大将军……”
扶苏此时虽万般不愿相信,心中也已清楚。此刻心智略恢复清明,强忍悲伤颤声道:“大将军果真…阵亡了?”
“陛下……”徐晃跪地叩首大哭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