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少年英雄 - 秦末乱世之扶苏逆天 - 李瀚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0章少年英雄

第150章少年英雄

为蒙恬等人治丧毕,罢朝三日,皇帝经太医调养,身体好转。这日上朝,有礼部员官上奏:“齐国右相李密,前来替齐即墨侯为使,言即墨侯田间欲献齐称臣,请我大秦为尊,愿岁岁纳币称臣。”

“哼,朕生平最恨这般食主之禄,却谋主之地小人!李密无才无德,最擅口舌,实反复无常之小人!传旨,斩李密!将其首级送还齐王,再由礼部做书一并送去,备说李密之意与朕之恶。”

当日李密为田间所谋,先到许昌哪料皇帝却起驾还都,李密只得再追入咸阳,哪料扶苏见都未见,便直接将之处死。

处置完李密,扶苏便又下诏:“传诏,将天牢所押之燕地战俘官员尽数处死!齐地之官员并楚,赵,魏,沛等地所俘官员尽数赦免,皆发入奴籍。赐还所在。”

“传诏,卫青赴北地,接掌白虎军操练之事,待燕齐战事一定,便挥师西去,征伐西域诸国。”

“礼部做战书送下燕国,并附信,若燕王自献首级并家人入秦。可免除朱棣外之群臣一死,如若不然,打破燕都之日,鸡犬不留!”

众臣心知皇帝秉性,也不多言,皆拱手听令。

扶苏环视一圈,又开口道:“着户部,征集五十万大军支用粮草,发往往渔阳郡。朕知如今户部缺粮,朕已想过,上郡最早实行屯田,上郡之军囤应有余粮五万石,原用作大军应对匈奴来犯支应,今匈奴已平,便将此处粮草调拨到渔阳,另敖仓之中,近十年间也有常备赈灾之粮数万石,近年风调雨顺,江南各处粮草也大可自足,便开敖仓调粮赴渔阳”。

王安石听皇帝早已思虑妥当,自己也已无话可阻,只得拱手应诺。

“传旨!命卫青拨调白虎军五万,虎贲两万,禁军一万,御林军两万,以罗士信,李元霸,吕奉先,王彦章,许褚为随军将军,蒙毅调锦衣卫两千随军,三日后随朕亲征燕地!朕要亲自攻入燕境,斩杀朱棣并韩广,为我大将蒙恬,尉迟恭,高长恭三人报仇雪恨!此意已决!众卿不得再多言劝谏。”

“这……臣等尊诏”。诸葛亮等人皆知皇帝心性,知道即便再劝也是无用。

“臣长孙无忌启奏陛下,皇长子赢安,师从太师学军政之法,曾于臣……”

“好了!众皇子年纪尚浅,朕如今尚且春秋鼎盛,用不着他们小小年纪便出来执掌朝政之事,且幼童自负,坐井观天。众皇子之事朕已有所安排”。

“臣…失言!请陛下赎罪!”长孙无忌见皇帝面色不悦,当众阻断自己开口为赢安说话,心下一惊。

“无妨,卿为赢安亲舅父,自然偏爱,皇后素日也曾提及,国舅待赢安日常亲睦,疼爱,视若己出。然于学问,德行之事又异常苛责,曾因赢安作学时分心瞌睡,打过手板。”

“臣…万死!请陛下降罪”长孙无忌吓的跪倒在地请罪道。

“快平身,卿有何罪?非但无罪反令朕心安,俗语有云,娘舅大过天,赢安有卿如此舅父督导,实乃其万幸!朕当厚谢卿才是,日后无论赢安,诸朝臣凡遇皇子有不尊礼法,不重德行,不用心为学者,皆可打之!朕非但不怪,反要奖赏!众卿皆朕之手足!诸皇子礼当行子侄之礼。卿等代朕管教孩儿,朕岂q能不悦?”

“陛下圣明,臣等惶恐,谨遵诏命”。

“传诏,长孙无忌加封太学博士,领太师衔,即日自学宫侧建博学馆!征选博学宏儒,无分兵家,法家,儒家,杂家,墨家等诸子百家,凡民间有奇才之贤良皆收录入博学馆任教,凡年满五岁之皇子,并五品上官员之子,无分朝臣还是地方臣属,以及各地学宫十五岁下之学问德行出众者,皆入博学馆受教。诏吏部调匈奴都护荀彧入京,任为博学馆馆正,加户部侍郎衔,监领户部,辅助户部尚书王安石治理户部。”

“臣等谢主隆恩!”

“切记!博学馆分设科目,对学子也要因材施教,可根据其自身兴趣喜好选读受教。然!德行修身为必要之科,需所有学子受教。再延请有德行,端庄识礼之妇,用为教习,增设女馆,同样十五岁下,五岁上之公主,及五品上官员之女皆可入女馆修习,除断文识字,还需教习礼,乐,数,舞,女红等。以后朕同卿等的儿媳,便识文断字,更宜辅佐自家夫君相夫教子,处置家事。”

“陛下此举实开万古之圣明,女子读书前所未有,若家中妇女,深通礼教,皆识文断字,自然可更好辅佐夫君。教导幼童。此后百年,我大秦恐再找不出粗鄙不识礼法之人。陛下行开明之举,万古无双”。

长孙无忌首先赞成!

群臣也多含笑称赞。

“好!这学问之议便至此吧!朕出征之日,一切国政由诸葛孔明,贾文和二人统八部尚书,侍郎署理。再有,郑和自南洋,西洋所寻回高产之物种,着户部贾思勰选合适之地尽快推广。户部并各郡县要全力辅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