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反思
晚上,林海和冯程二人吃过饭,盘坐在火炕上,用炕上的箱子当作简易书桌,开始二人第一次的对话。
“林海,今天看过那几片植树地觉得怎么样?”冯程带着一脸渴望的表情说道。
“冯程,实话实说,那几片地区确实属于宜林地,但地势的原因无法开展大面积机械造林,只能人工造林,但因为离水源地不是太远,后期的林地补水不会太过困难。不过看现在的情况,你种下的树估计成活率不会太高,很可能一棵树苗都活不了。”
“……成活率真的这么低么?我今年可是吸取了去年失败的教训,而且按照书上的写到做的,怎么成活率还是这么低。”冯程有些失落的说。
“这个你也不用太失望,影响成活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移植过程中泥浆的水分多少,栽植的深度,树苗有无窝根,太阳光照等等很多因素,如果真的种树这么容易,就看于局长和陈工的态度,坝上不是早就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了。”
“那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我学的木材加工专业,碰到这个情况真的是一点头绪都没有了。”
“呵呵,我好像还没有正式的自我介绍吧,再次自我介绍一次,林海,河北林学院造林专业毕业生。”林海听完冯程的话,再次笑了笑开口道。
“你是造林专业的,那太好了,我可是有特别多的疑问想找人问一问,不过你可能也听说了,我脾气不好,也不好意思下坝去询问陈工他们。”冯程说着露出了后悔的神色。
“冯程,有个问题我想问问你,你植树用的树苗肯定是坝下运送上来的,不用好奇我是怎么知道,坝上没有看见苗圃,那肯定就是坝下送上来的树苗。”林海笑了笑继续说道,“坝下的培育的树苗有没有用镇风神树的种子培育的树苗?”
“这个我还真的不清楚,这有什么区别么。”冯程不解的问道。
“这个怎么说呢,因为我不是育苗专业的,可能一些专业知识不是太清楚,不过听育苗专业的同学说过,用当地活树的种子培育的树苗更适合当地生存。”林海回应冯程。
“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不过有没有用镇风神树的种子我也不清楚,这需要问问陈工才知道。不过现在这也没有一匹马了,如果走回去的话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
“那只能等下一批送物资的时候了,一会我们给于局长和陈工写封信,到时候让他们给送回去。”林海也只能无奈的说。
“那你现在就写吧,我这还有一些稿纸,先拿给你用。”冯程说完就去自己书堆那里拿出来一叠稿纸递给林海。
林海接过递过来的稿纸,从自己的行李箱内拿出钢笔和墨水,便和冯程一起开始写起给于正来和陈工的信。
不一会二人写给于正来和陈工的信便写好了,分别放入冯程准备好的信封内,就等着送补给的人上坝来了。然后二人就开始休息了。
接下来的几日,林海和冯程一起照顾着种下的树苗,虽然林海说的成活率不高,但冯程还是不愿意放弃那些苗子,于是二人继续照顾着苗子,希望能有奇迹出现。就这样,三天以后,坝下运送补给的人终于来了,开车的还是熟人,正是前几天一起上坝的小刘。
“冯技术员,林技术员,这是你们这十天的口粮。我们这就帮你们搬进去。”小刘说完就招呼着一起来的职工开始从车上卸生活物资。林海和冯程也一起上前帮忙,不过一趟就把物资搬进了地窨子里了。
“十斤莜面,二斤白面,五颗白菜,二斤山药蛋,十颗土豆,你们对对看看有没有错。”小刘说道。
“没有问题,刘师傅,这是我和冯程写给于局长和陈工的信,还要麻烦你帮着带回去交给他们。”林海回复道。
“没有问题,如果没有其他事情的话我们就回去了。”小刘继续问道。
“没有了,你们回去的路上要注意安全。”林海回复道。
听到林海的话,小刘和二人道别后就开车回局里去了。
小刘开车回去后,二人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第二天中午,二人吃完饭准备去其他未浇水的地方浇水时,只见局里的车再次向老营地驶来。待车停下后,于局长和陈工二人从车上下来,看到林海和冯程正挑着担准备出去,急忙喊到“你们先等会,走,进屋去,好好给我们说说你们信上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