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成交高于一切——成交诱导术(2)
第40章成交高于一切——成交诱导术(2)
在销售产品的时候,气氛是相当重要的,它关系到最终能否成交。只有当销售员与客户之间感情融洽时,只有在和谐的洽谈气氛中才容易销售商品。案例中的销售员就是通过营造和谐的气氛才顺利签单的。
在案例中,从事家电销售的刘畅把销售对象锁定在女性上班族,我们知道,女性通常是比较感性的,因此女性客户比男性客户更会在美好的气氛中增大购物欲,刘畅正是利用了她们的这一心理特征。
我们看到,刘畅拜访客户是分两次去的:
第一次先将产品目录分给潜在客户,并约定下次访问的时间,其目的在于先让客户感知她的产品,并给客户留下思考的时间。
第二次拜访潜在客户,首先在时间上是经过思考的,选在中午休息时,而且潜在客户也已经吃过午饭了,这样潜在客户才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产品。其次,她还会准备一些录音带、糖果、点心等,用来创造销售气氛,辅助销售。
在接下来的销售过程中,刘畅并未直接介绍产品,而是通过播放一些流行歌曲,创造了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然后逐渐切入正题,目的在于把客户的思维控制在感性上。当客户提出没有录音带的顾虑后,刘畅又表示买她的产品就可以把自己收集的录音带借给客户,最后成功地销售了自己的产品。由此可见,和谐的气氛会大大刺激客户的购买欲望。成功的销售员就要善于在销售过程中创造和谐的气氛,激发潜在客户的购买欲。
【亮点重温】在销售产品的时候,气氛是相当重要的,它关系到最终能否成交。
借第三方搭建信任桥梁
通过“第三方”这个“桥梁”过渡,更容易展开话题。因为有“朋友介绍”这种关系,就会在无形中消除客户的不安全感,解除他的警惕,容易与客户建立信任关系。
赵明:“李先生,您好,我是保险公司的顾问。昨天看到有关您的新闻,所以,找到台里的客户,得到您的电话。我觉得凭借我的专业特长,应该可以帮上您。”
李先生:“你是谁?你怎么知道我的电话号码?”
赵明:“xx保险,您听说过吗?昨天新闻里说您遇到一起交通意外,幸好没事了。不过,如果您现在有一些身体不适的话,看我是不是可以帮您一个忙。”
李先生:“到底谁给你的电话呢?你又怎么可以帮我呢?”
赵明:“是我的客户,也是您的同事王娟,一起主持过节目。她说您好像有一点不舒服。我们公司对您这样的特殊职业有一个比较好的综合服务,我倒是可以为您安排一个半年免费的服务。如果这次意外之前就有这个免费的话,您现在应该可以得到一些补偿。您看您什么时候方便,我把相关服务说明资料给您送过来。”
李先生:“哦,是小娟给你的电话啊。不过,现在的确时间不多,这个星期都要录节目。”
赵明:“没有关系,下周一我还要到台里,还有您的两位同事也要我送过去详细的说明。如果您在,就正好一起;如果您忙,我们再找时间也行。”
李先生:“你下周过来找谁?”
赵明:“一个是你们这个节目的制片,一个是另一个栏目的主持。”
李先生:“周一我们会一起做节目,那时我也在。你把刚才说的那个什么服务的说明一起带过来吧。”
赵明:“那好,我现在就先为您申请一下,再占用您5分钟,有8个问题我现在必须替您填表。我问您答,好吗?”
随后,就是详细的资料填写。等到周一面谈时,赵明成功地与李先生签了一年的保险合约。
在故事中,我们看到赵明在接通潜在客户李先生的电话、自报家门后,李先生的防范心理是显而易见的,这时候,如果销售员不能及时消除客户的这种心理,客户就很有可能会马上结束电话。但是赵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销售员,他在打电话之前就已经做了充分的调查和准备,并事先想好了用李先生的熟人来“搭桥”的诡计,早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谈话步骤。
在接到潜在客户警惕性的信号后,赵明先以对方遇到一起交通意外、可以为其提供帮助为由,初步淡化了客户的警惕心理;然后,又借助李先生同事小娟的关系彻底化解了对方的防范心理,取得了潜在客户的信任,成功地得到了李先生的资料以及一年的保险和约。
可见,销售员在准备与潜在客户接触前,一定要有所准备,先设计好诡计,然后再按诡计的步骤缓缓推进,特别是要善于利用第三者——潜在客户周围的人的影响力,这是获得潜在客户信任最有效的方法。毕竟,客户可能会防范陌生的你,却很少有防范身边熟人的道理。
【亮点重温】客户可能会防范陌生的你,却很少有防范身边的熟人。
把劣势机会变成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