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穿越中世纪090 - 中世纪女领主 - 三春景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中世纪女领主 >

第90章穿越中世纪090

第90章穿越中世纪090

不只是男士们在讨论马上要到来的骑士比武大会,女士们讨论起来更是心潮澎湃——即使只是明面上,但大家说起比武,提的最多的还是为了骑士的荣耀,以及取悦女士。一直以来,骑士比武大会和贵族女性的关联性都很强。

虽然这是个男尊女卑,甚至有些厌女的社会。但男性贵族,尤其是骑士,受宫廷文学的影响,又对通过取悦女士展现风度的行为莫名痴迷……嗯,一开始宫廷文学所写的,骑士对所爱的贵妇人的崇拜、爱慕、完全的自我奉献,很难说有多少真实。更多是吟游诗人为了让女恩主高兴写的,好比是中世纪版言情小说。

就像现代人不会把言情小说里的爱情,以及理想化的男性角色当真,很长时间里大家也不会把诗歌里为爱奉献的骑士当真。但时间长了,有文化影响力了,总会引来一些模仿,于是就有了如今的‘宫廷爱’,有了骑士们对女性的效劳。

他们真的尊重女性吗?且不说他们其实是选择性看重,贵妇和普通妇女在他们眼中完全是两种生物,对前者殷勤效劳,并不妨碍他们肆意凌辱后者。就单说对贵妇的‘效劳’,很多时候都是高高在上的,不少人甚至认为没有自己的爱慕,贵妇人哪有那样风光!

其实他们对贵妇的‘尊重’,更多还是一种自我满足。仿佛如此,自己就有了骑士风度,是诗歌里会传唱的大英雄——完全忘了,所谓的‘骑士风度’本身,其实也是教会pua他们的结果。几百年前哪来的骑士精神?骑士们作为低级贵族,凭借武力和身份肆意妄为,没钱的时候抢劫教堂也屡见不鲜呢!

为了让骑士成为‘天主的骑士’‘教会的利刃’……教会可花了不少力气,用‘荣誉感’‘骑士风度’之类的东西规训他们就是其中之一。这一波,这一波他是武德充沛不敌文化胜利啊!

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的,相比起名为骑士,更多时候就是地方一害的过去的骑士。现在的骑士虽然也有不少会为害一方(主要是祸害穷苦人),但大部分还是没有那样了。主流对此持巨大批评,他们也会感觉到‘耻辱’。

路易莎对这里面的桩桩件件看的很清楚,不过这不代表她就要说出来扫别人的兴。所以晚上回去后,听侍女们谈到明天开始的骑士比武大会如何如何,她也只是笑笑不说话。甚至于,她也想见识见识骑士大会。

说来让人难以置信,路易莎这辈子还没见过骑士比武大会呢!要知道,瓦松可是骑士比武大会最常见的地区,据说平均每两个礼拜,瓦松就有一场骑士比武大会举办。而这还是只算了规模比较大的,一些小型的骑士比武大会没算的结果(南部地区很多小领主,常见这种)。

主要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生活在修女院,这就让她不可能看到骑士比武大会。这几年回到布鲁多宫廷了,偏偏巴尔扎克伯爵是个对骑士比武大会不太感兴趣的人。他正值壮年时,也曾在布鲁多境内举办过两三次大型的骑士比武大会,但那更多还是为了显示布鲁多的富有、维持领地内骑士的尚武风气等,完成任务罢了。

路易莎作为一个未婚的贵族女性,布鲁多未举办骑士比武大会的话,她就真的很难有机会去看了。

“……我听说骑士比武大会一般都是礼拜天开始,这次是礼拜一啊。”路易莎睡前梳头的时候,也加入侍女们,谈论比武大会。

“因为将临期是从最接近11月30日的礼拜日算到圣诞节之前的啊,要在第一主日举行加冕礼并庆祝节日,就没法进行王子们的行剑礼了。而要在王子们的行剑礼前开始比武大会,王子们就不能在比武大会风光出场了。至于再等到下一个礼拜日,哦,年轻人们最不擅长等待了!”

“他们迫不及待要开始战斗。”雨果夫人以揶揄的语气描述了年轻骑士对比武大会的迫不及待,连多等几天,到下一个礼拜日正式开始都不行。

“这样安排问题也不大,一般是礼拜日报名,这次改成礼拜一就是了。按照骑士比武大会的惯例,是礼拜一、礼拜二进行单人竞技,礼拜三休息,礼拜四团体竞技,礼拜五到礼拜日当然要停战……这样看,这次也只是少了第一个礼拜一的单人竞技。”

“这次比武大会可是要跨越几乎整个庆典的,也就到圣诞节前夕才会结束,也不差这一天的战斗了。”海莲娜理所当然地说。她曾跟随自己的父亲‘走南闯北’,亲眼看过不少骑士比武大会,对这些事是很清楚的。

“听起来,接下来庆典期间不会无聊了。”吉娜兴高采烈地说,并掰着手指头算账:“至少礼拜一、礼拜二、礼拜四都不会无事可做。而剩下的日子,想也知道,会围绕比武骑士的表现,产生多少谈话内容。”

“还少说了一样呢。”海莲娜淡定地说:“这样的比武大会,向来是骑士和女士们发生一些故事的好时机。无论是门当户对、且男未婚女未嫁,受人祝福的好姻缘,还是私下发生的风流韵事,都会是大家乐此不疲、津津乐道的。”

“啊,对啊!骑士们可是宣扬,他们是为了荣耀和女士们而战的!”吉娜还是年轻,且没看过骑士比武大会,想不到这里。但生在这个时代,本身也算是统治阶级的一分子,又有什么不理解的呢?

就在男士们和女士们的共同期待里,时间来到第二天——虽然有些‘扫兴’,但新一天的开始,并不是大家期待的骑士比武大会,而是此次庆典的‘正事’之一,两位慕伯汉王子的行剑礼。

行剑礼对于一个高级贵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这是他们成人的标志。没有举行过行剑礼的贵族,甚至不能正式统治自己的领地,以及和妻子圆房。因为世人都认为,封臣们和妻子不可能接受一个连骑士都不是的人成为自己的主人。

也是因此,在高级贵族中间,经常会出现提前举行行剑礼的情况。为的就是适应他们马上要继承土地和娶妻的需求,譬如这次的两位年轻王子,年长一些的那个,今年20岁,倒是还好,离21岁的标准年龄只差一岁了。但年少的那个,才15岁呢!

不过,这显然不是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骑士’,从上到下没一个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这次行剑礼的主角,两位王子,以及其他8名将和他们一起行剑礼的慕伯汉贵族青年,提前一晚已经沐浴过一番。晚上也没有睡觉,沐浴之后就是彻夜祈祷念经,直到晨祷时间都到了。这个时候,王后为他们奉献的弥撒就开始了。

路易莎听人说起过行剑礼的这一流程,心里庆幸他们这些‘无关人员’不用陪着一起——其实也只有宫廷里的行剑礼会这么‘为难人’,普通骑士的行剑礼还是很轻松的。只不过如果问普通骑士是否愿意受这份光鲜的罪,他们大抵还是会说‘愿意’吧。

等到路易莎他们参与的部分,弥撒都结束了,天也亮了。大家来到教堂,只用见证最后一部分。看到这次行剑礼的主持者是慕伯汉国王,他亲手给两个儿子、8个贵族青年安好右边靴子上的马刺。这也是行剑礼的传统,主持骑士侍从的行剑礼的骑士,得给他们安马刺。不过有的是左右脚全安上,有的只安右脚的。

安好马刺之后,早就准备充分的骑士侍从,拿着盔甲不同部分,上前七手八脚替他们穿上。

这些都做完了,才是后世最著名的‘拍击礼’,即是油画和影视剧经常出现的,册封骑士之人一手拿剑,拍击在受册封之人的脖颈上——然而现实是,慕伯汉国王是将宝剑系在10个受封骑士的腰上,然后直接用手拍了拍他们的脖子。

路易莎对此见怪不怪,她之前在布鲁多的时候,也颇见过几场行剑礼了。虽然不如这一场这么隆重,但最后这一部分基本是一样的。所谓拍击礼,的确有用剑背拍脖子的,但更多是将剑系在年轻人腰上,然后用手拍拍肩膀或脖子。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行剑礼的逻辑就是骑士侍从学有所成,人也成年了,该给他武器,让他能正式参与各种各样的战斗了。所以给他们腰上挂一把剑,这很正常,剑本来就一般挂腰上。而接着拍拍肩膀或脖颈,也更像是顺势而为,这个动作很久以前就具有勉励意味了。

反而是用剑背拍拍脖子,显得很难理解,至少这不像是能自然形成的礼仪动作。

实际也差不多,这又是一个宫廷诗人们的文学创作反过来影响到现实的例子。

最开始,只是个别地区有‘拍击礼’(手拍脖子),然后这个礼仪传播开了,宫廷诗人也将其记录了下来。之后就不知道是为了画面表现力,还是某个诗人其实没见过宫廷行剑礼,自我发挥,将系剑和拍击礼混合了起来,总之就成了用剑背拍脖子的做法。

其他不明真相的诗人跟着这个错误照抄,又或者知道错了,但觉得这是个不错的‘点子’,在自己的诗歌里就也用了。时间一长,有的地方的行剑礼的‘拍击礼’部分,还真就采用了这种做法。

当然,到此时为止,尤其是一些大贵族的宫廷里,拍击礼都还基本是手拍脖子而已。

“……授汝这把剑,这剑便是上帝授予汝之勋章,汝当记得,绝不容玷污!”慕伯汉国王在系剑、做拍击礼的同时,还每次重复这句话。

之后又有一篇‘发言’,所说无非是此时骑士的一些行为准则、权利与义务之类,算是上岗前的领导训话吧。好在这不算长篇大论,主要是此时还是‘武夫当国’时代,国王的文化水平大多也就那样,其他人更是参差,想长篇大论也长篇大论不起来啊!

最后,慕伯汉国王又挨个儿在这些新受封的骑士头上画十字。说道:“亲爱的孩子,上帝赐福于你,随上帝去吧!”(注一)

这时,一场行剑礼正式的部分就算结束了,这些年轻人已经是真正的骑士了——当然,对很多人来说,接下来才算是他们最关心的。

首先是慕伯汉国王给10个年轻骑士送了不少礼物,每个人都有一匹优质战马,然后还有盔甲、武器、盾牌、华丽的衣服……可以说应有尽有。

而这些新晋升的骑士也不是只进不出了,事实上,他们得给贫穷的骑士和此次前来参加庆典的流浪艺人送礼。送给后者的礼物显然不如他们收的礼物珍贵,但计算总价值,后者又要多得多了,因为后者人多。

另外,其他参与观礼的大贵族见年轻骑士施舍送礼,多少也会跟着‘随礼’。送的东西大差不差,无非是金银、衣服之类,都是这种施舍送礼场合最常见的。

所以说,穷骑士和流浪艺人就是这种盛大庆典中的最大赢家,高级贵族们只要一展示自身的富有和慷慨做施舍,他们就有一份不算少的收入。像是这次的普法尔茨庆典,他们已经在加冕仪式后收过一次礼了,这次行剑礼后又收。而等到庆典结束,应该还有一次更大规模的送礼活动。

至于期间小范围的施舍与赏赐,还有比武大会时的一些几乎白捡的收入……这些不算,他们就已经赚得满面红光了!

贫穷骑士和流浪艺人们满心欢喜,前者还可能矜持一些,后者已经开始大唱赞歌,为这些慷慨施舍的人儿们传慷慨的名声。而就在这一片热闹欢欣中,骑士比武大会被宣布正式开始!于是众人轰然响应,纷纷奔向骑士比武的场地。

骑士比武的场地,其实就是之前用来进行体育比赛的场地,四周有看台,中间空地大概是180米*30米左右,这专用来做单人竞技比赛。至于多人竞技,则要在另外更加宽敞的地方进行——多人竞技是骑士分组对抗,最大程度模仿了真实战争,场地得足够开阔才行。

在这比武大会要用的场地,今天并不举行比赛,而是进行注册登记。有意参加的骑士们会去报名,只要能证明自己确实是个骑士,而且至少有一个骑士侍从(没有骑士侍从作为助手帮助,是不可能进行比赛的),就可以参赛。

同时,他们还会在场边设置的两面大盾牌前,选择触摸其中一面。这两面盾牌,一面是‘战争之盾’,一面是‘和平之盾’。前者是真要打生打死的,后者就讲究一个点到为止,规则上多加了很多保护。嗯,虽然多加了保护,还是时不时受伤、死人就是了。

这似乎是对此时骑士比武越来越保护参赛者,‘暴力程度’不够的一种妥协。就……一切全看参赛者自由选择,非要刺激,丢了小命,那也是自找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