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悔婚
第203章悔婚
心中不可告人的秘密被生母一语道破,姜瑜只觉得羞愧难当,紧咬着嘴唇,强忍着眼中的泪水。林姨娘推开门,见她这般样子,知道她必定是心中有所松动,便又软下了声音。
“娘今日罚你,是为了防止你他日出错。你以为你很聪明,能打着自己的如意小算盘,可旁人早就将你心中所想猜了个十之八九。在这内宅里讨生活的女人,哪一个不是玲珑心肝。你二姐姐仁慈,又知你本性不坏方才不与你一般见识。倘或他日你在婆家作出这种事情来,谁还能容忍你?恐怕早就死在别人手中了。人但凡心中有了欲念,行事必有不妥,也必会留下痕迹。莫要自作聪明,守拙方可图个安稳长久。你可懂这道理?”
姜瑜回忆起姜采的种种表现,更觉脊背发凉,又因实在本性不坏,一时思想出了偏差作出这样的事情来,已是后悔不已。忙一把抱住林姨娘的双腿,哭道,“娘,女儿知错了。女儿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了。”
林姨娘见她是真心悔过,到底是自己女儿,跪了这么久她也心疼。便亲自将她扶了起来,自取了手帕替她擦泪。“你既真心悔过,便自明日起抄十遍《女则》吧。这些日子莫要再出门了。”
姜瑜知道林姨娘是在保护自己,更觉得心中愧疚,低着头由林妈妈扶着回了自己的房间。
姜采出嫁之前本就慌乱,见姜瑜足不出门,林姨娘又前来送了贺礼,便知是林姨娘管束住了姜瑜。二皇子眼下正是皇位继承者的热门人选,不敢行差踏错,倒也不必担心他与姜淮能闹出什么。思来想去也无非就是想和她抢王妃之位的花雨柔背后怂恿,难成大器。
自打知道了安太妃去太后娘娘跟前亲自回绝了锦乡侯府想送女儿进王府的事,姜采便对太妃和荣汶好感度飙升。原本不过是不在意这门婚事,眼下到颇觉得有几分顺意了。
老太太见姜采这几日眉目舒朗,不见烦躁,反是一副娇羞姿态,也觉得孙女是觅得了良缘。想着不日姜采就要出门子了,心里头也颇有几分怅然。
一切都在稳步向好发展的时候,广安王府忽然走了水,偏偏烧毁了姜采的庚帖。
这是天大的不吉利,广安王荣汶捏着被烧的只剩一半的庚帖,怒不可遏。侍卫凌肃跨刀从外赶了进来,抱拳作揖,“王爷,属下无能,未能捉住纵火之人。”
荣汶垂头凝视着手中残余的庚帖,面色平静。“罢了,若当真轻易拿到他,倒也无趣。”
此时,听见动静的广安太妃急匆匆赶来,原是想要问问儿子有没有事,却一眼瞧见了他手中拿着的烧焦的庚帖。大惊失色,“庚帖若毁,便是八字不合,婚姻再不可成。”
荣汶怎会不知这其中道理,本想压下不提,可广安王太妃最是迷信,如今叫她抓个正着,便就是他想要隐瞒也隐瞒不得了。
见荣汶眉头深锁,安太妃也觉得十分心酸。“我儿大义,原也是为了救那姜家姑娘还她恩情,方才想要成婚。如今庚帖已毁,却也说明,能救她的人并非是你啊。”
这明明是有人故意为之!因不想要太妃知道更多内情,荣汶只得隐忍不发,劝慰太妃道,“这救人之法原也不过是个虚谈,当时英国公府老太太救人心切,儿子又存了报恩之心,方才欲成这门亲事。如今姜姑娘无碍,便是婚事不成也无甚大碍。只是……喜帖以发,京中众人皆知我们两府联姻,此时若是取消了婚约,怕是有损声誉。”
安太妃知道,荣汶是想要隐瞒庚帖一事,继续完成与姜采的婚事。她心中虽然有些不愿意,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当荣汶是少年心性,动了真情。
此时的姜采却忽然晕倒,再次沉入梦中不肯转醒。能救姜采的颜回已经云游不见踪影,只剩下梁四舅舅匆匆赶来。为姜采把脉之后,质问英国公,“你重金悬赏的红参莲呢?”
英国公摊手,“未有一人采得红参莲送来,况且当日庚帖一换采姐儿便醒了啊。”
梁四舅舅扶额,“换了庚帖也得吃红参莲啊。那庚帖若是没供在荣氏祖祠,或是被人毁了,那婚姻便做不得数,采姐儿便就没救了啊!”
英国公一听这话,顿觉眼前一黑。梁四舅舅翻了一记白眼,催促道,“还不快去再加悬赏筹码!三日内若寻不得红参莲,采姐儿便要陨了。”
英国公关心则乱,思路早已不清晰,听得梁四舅舅的提醒忙吩咐人再去张贴告示。姜柏又派一队得力干将,再次出发往长白山进发。
姜采不知自己沉浸在梦中,醒来时见徐世卿躺在身侧,心中一惊,猛的坐起身来。
徐世卿被她的举动吵醒,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迷蒙中见她脸色惨白的看着自己不禁一惊,忙坐起身来扶住她的双肩,一脸关切道,“昭儿你怎么了?额头怎么出了这么多汗?莫不是做了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