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银洞洼传说
银洞洼村位于神池县义井镇北部13.5公里处。在遥远的古代,银洞洼村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
这里有一条非常静寂且深邃的沟渠,没有鸟儿掠过,没有野兽踩踏。然而,就在沟渠的西侧,有一个耀眼的银色洞穴,洞内流淌着清澈的泉水,水声源源,发出悦耳的音符,吸引着各种鸟儿齐声歌唱,各种野兽也被激发出原始的野性,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
然而这个看似美妙的地方,却蕴藏着一个令人胆寒的传说,鼓丧传说。
鼓丧传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银洞洼村刚刚建立的时候。据说,在银色洞穴里放置着一架神鼓,当洞穴里挂满了银色的冰柱时,这里都会举行祭坛仪式,敲响神鼓,献上歌舞,等水重来。
在那个时候,村子里有一对特别恩爱的夫妻,丈夫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鼓手妻子则是一位美丽的歌姬,他们的生活非常幸福,鼓声和歌声常带常不绝于耳。然而,就在祭坛仪式的前些日子,妻子突然身患重病,尽管丈夫四处寻找医生,但仍然无法挽回妻子的生命。
在妻子临终前,夫妻俩约定在银色洞穴处相见共同敲响神夫走进那个银色的洞穴,却迟迟不见妻子的身影。他等待着,直到夕阳西下,妻子始终没有出现.丈夫感到绝望,携带神鼓返回了村庄。
从此,他的性格变得沉默寡言,日夜不停地敲打神鼓,其声音凄凉而深远。每当月圆之时,神鼓的声响就会引发一种无法描述的哀愁,使村里的居民都感受到这种莫名的悲伤.
随着时间的推移,鼓声的传承也在继续。村子里的孩子们从长辈那里听说了这个传说,理解了鼓声背后所蕴含的悲痛和无奈。每当村里有老人去世,那单纯而況重的鼓声就会响起,不带半点其他音乐的干扰.让人感受到一种肃穆和庄重,也给外人增添了不少神秘感,都说:银洞洼的鼓丧家-没铠铠。
有人说,在月圆之夜,还能隐约听到夫妻俩的对话和神鼓的敲击声鼓,将他们的爱情传颂下去。
银洞洼村的鼓丧传说不仅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更是一个警示人们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珍惜身边人的寓意。它告诉我们,生命短暂,珍惜当下,珍惜身边人,把握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在银洞洼村,鼓丧传说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过去,每年的中秋之夜,村子里的孩子们都会聚集在神鼓前,听老人们讲述夫妻俩的故事,感受那深沉的鼓声和悲伤的情感。他们用心倾听,将这个传说铭刻在心,传承着鼓丧传说的文化与精神.
在这个传说的影响下,银洞洼村的人们更加珍惜彼此的陪伴和生活中的点滴幸福。他们懂得感恩、关爱和团结,用鼓丧传说的故事,以及"没铠铠"的歇后语,激发起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银洞洼村的鼓丧传说不仅是一个6令人感慨的故事,更是一个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将永远流传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去珍惜、去传承、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其实村里还有一个传说,在山脚下,住着两口子,这一年遇上荒年,地里连种子也没收,到了来年种地的时候,把个小伙子愁的了不得,老婆说道:“没有法子呀!你到地主家,去借他半斗高粱当种子吧!”
小伙子听老婆这么说,明知不是门,逼到这个时候也得去呀!叹了一口气就往地主家借粮去了。没打算那么容易,地主问明了他的用处以后满口答应道:“好!好!等明天你来拿吧!”
当天晚上地主对老婆说道:“挖出半斗高粱。”地主老婆把嘴一噘说:“不许你往外借粮。”地主伸过头去对他老婆说道:“你知道什么,今春借给他半斗高粱,秋天就要他那五亩地。”地主老婆说:“你就想好事,秋天人家打下高粱,人家还你高粱,还能给你地!”地主小声地说:“咱把高粱种放在锅里炒炒!叫他种上出不来,秋天他拿什么还咱!”
地主老婆也欢喜起来,连忙去炒高粱去了。把高粱倒进锅去的时候,不留心一粒掉在锅台上,炒完了,往斗里盛的时候,不知道也盛了进去。
第二天,小伙子来拿,地主说咧:“咱两个说在明处,你借了我的粮去,秋天有粮你还我粮,没粮你还我地,你听明白啦!秋天你还不上我的粮,你那五亩地就归我了。”小伙子心想:到秋天怎么的也能把他这半斗高粱还上,便答应了。
小伙子和他老婆,两口子辛辛苦苦的把地种上了。可是只出了一棵,上粪浇水,那棵高粱长的真好,高粱穗比斗还大,小伙子谋量着这棵高粱能打出半斗去还地主,眼看高粱快熟了,他天天守在那里,一天早上一个老雕叼着高粱穗就飞,他急了,跟着就去赶,老雕头前飞,他就后面赶,赶着赶春天黑了,老雕叼着高粱穗钻进大山里面的洞里去了。
小伙子要往家走,天黑了,路又不熟,这还不说,高粱穗子又叫老雕叼去了,拿什么去还地主的粮,还是等天明豁上命进洞去看看吧!
四周都没有人家,晚上到哪里去过夜呢?他周围看了看,在离洞不远的地方,有一棵松树,松树长的和伞一样,他就爬到上面去,不多时候,一个大狼跑了来,停了一歇,老虎也来了,狮子也来了,狗熊也来了,猴子也来了……他听了,在树上也没有动,狼把鼻子四下里闻着道:“出答出答鼻子,生人味,见了生人活剥皮。”猴子也说:“出答出答鼻子,生人味,见了生人活剥皮。”狗熊说道:“哪里来的生人,是咱出去带了生土来啦!”老虎说道:“今天出去谁没有吃饱?”狮子说:“我今天没吃饱!”狼说:“我咬了一个猪吃饱了。”狗熊说:“我吃了个半饱。”猴子说:“我还吃点。”
老虎从松树根上一扒扒出一个铮亮的宝器,还竖着个铮亮的把,老虎拿着敲了两敲,念道:“金头金把,敲两敲,酒菜饽饽一齐来。”转眼间,通红的食盒来了,里面盛的也有酒,也有菜,也有饽饽。老虎、狮子、狗熊、猴子,吃完了,又把宝器埋在松树根上,鸡“咕咕”的叫了一声,老虎走了,狮子走了,狼和狗熊、猴子都走了。
小伙子在树上看的明明白白,心想,只要得着这个宝器,还愁什么!地主的粮也能还上,他轻轻的爬下树来,从松树根上挖着宝器,回家来了。到了家里,和老婆说了说,拿出宝器敲了两敲,喊道:“金头金把,敲两敲,半斗高粱快快来。”说话工夫,半斗高粱就在眼前了。他叫老婆把宝器藏起来,拿上高粱就往地主家去了。
地主一见他来还粮就变了脸,问他道:“你的高粱种上没出,怎么有粮还我!”
小伙子从来不会说谎,就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地主这才把粮收下。
第二年,他也叫仆人在地里种上了一棵高粱,地主守在旁边,叫仆人浇水上粪,高粱长得也很好,眼看快熟了,地主天天盼老雕,这一天老雕飞来了,真的把高粱叼去了,地主也跟在后面追,黑天的时候,也追到那座山那里,老雕又钻进洞里去了,地主周围看了看,也望见了那棵长的好像一把伞样的松树,地主心想,这一定是那个小伙子爬在上面的那棵树,他也爬了上去。不多一会,狼也来了,老虎也来了,狮子也来了,狗熊也来了,猴子也来了。狼四下闻了闻说:“出答出答鼻子,生人味,见了生人活剥皮。”狮子也说:“出答出答鼻子,生人味,见了生人活剥皮。”狗熊说道:“哪里来的生人,是咱出去带回生土来啦!”老虎说:“还是找找吧,上次咱的宝器叫人偷去了。”
猴子一跳上了树,见地主蹲在树杈上,拧着鼻子就把他揪了下来。狼过去拧着鼻子转几圈,老虎过去拧着鼻子转几圈,猴子也过去拧着鼻子转几圈,把地主的鼻子拧了三丈长,才把他放了。
地主得了命,肩上扛着鼻子,腰里缠着鼻子,胳肢窝里夹着鼻子,往家就跑,拿不了的一截鼻子,在地上拖着。
地主老婆觉也不睡,点着灯等着,一听见地主叫门,赶紧的下来开,地主听见老婆开门,连忙喊道:“小心别碰了我的鼻子。”老婆问道:“得了个鼻子宝器吗?”
地主着急地说:“你闪闪我进去,到家再说吧!”
他生怕仆人看见他,慌慌张张的往屋里跑,到了水缸旁,一不小心让脚底下的鼻子绊了一下,一跟头,栽进水缸里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