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以为的美好 会稍纵即逝?
念祖和琪玲到了,摄影展的会场,里面陈设摆放的摄影作品大致上都已经就位。
念祖打开大门,用迎接的口吻跟琪玲说:噔噔噔噔噔,欢迎大驾光临,你是我的第一个宾客,让你先睹为快!
琪玲开心又小心翼翼的走进去,说:不开灯吗?就这样子灰暗灰暗的,是想要制造什么样的气氛。
突然间出现了光影,霓虹闪烁,念祖说:我们呈现出一个时代背景的隧道回忆,白天不会这么灰暗。
“所展现出来的是忽明忽暗、忽远忽近,像从坐着小火车一样慢慢的飞奔到了科技年代,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穿越年代感。”
琪玲一边听着念祖诉说着犹如故事的摄影展,一边沿路走着看着所有的摄影照片。
突然间看到一个很熟悉的画面,一个穿长裙的女孩,披着长发,牵着脚踏车,回眸的样子。
琪玲便停下脚步,看了很久,念祖站在她旁边也没有说话,就等着琪玲的反应。
但是还是有点紧张,生怕琪玲又不高兴,又得解释半天哄半天。
时间秒数一点一点的过,念祖先开口说话,说:这是一种回忆,对青春交代的回忆,这是早就设定好的,这个部分我很坚持,因为得到业主的认同,你应该不会反对吧!
琪玲深呼吸了一下,心里默念着不可以吵架,不可以吃醋,不可以爱计较,不可以心胸狭窄,这真的是他们的回忆。
便笑着说:真的很有年代感,拍的好美,这个是蕾儿姐,当然不可以有意见。
“如果换成别的女人,那我就跟你抗议了。”
念祖一副如释重负的感觉,说:很开心你能用艺术的角度去看我摄影出来的每一个人事物。
“还有拍出来的故事,我每一张照片都是那么的真切,谁都不可以毁掉我每一个镜头下的意义。”
琪玲听到了念祖这么说,发现自己好像要跟念祖学习很多东西,不能再一意孤行狭隘的想事情。
觉得蕾儿姐跟念祖性格两人的性格倒是真有点相像,想着想着就有点为自己感到难过。
念祖说:你怎么了?表情怪怪的,是不是不喜欢听我说这些你没兴趣又无聊的事,如果不喜欢我就不说了。
琪玲摇着头说:不是不是,我很喜欢听你说这些。
“你在说的时候,你整个人都活起来了,你真的是把你的爱好当成你的事业和生命,在享受着人生。”
“而我不是,我看的世界都好狭隘,总是怕别人伤害我,我就做好了防御性的攻击。”
我也很讨厌自己这样,尤其是对蕾儿姐,我非常的嫉妒她,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她。”
有时候我都会觉得我自己很荒谬,都在想蕾儿姐怎么连带个小孩子都有很多人追,我却没有。”
“我那么嫉妒她,我竟然还要靠她帮我介绍男朋友,这是我最难过的地方,也是我最生我自己气的地方。”
念祖听到琪玲说了一大堆心里的真心话,反倒很心疼的对她说:好了好了,别难过了。
“蕾儿和沉敏都是真心的对待你,她们不是从来也不会和你计较你的犀利言辞,呵呵呵!”
“而且你男朋友这么帅又这么优秀,应该她们要忌妒你才对。”
琪玲难过的点点并说:说真的,你把蕾儿姐这张拍的真的好美。
“而且这个长廊跟她站的回眸的样子,真的就像是一段故事一样,让我感觉到好像是她现在人生的写照。”
念祖便说:慢慢的调整自己对人的看法,你看,人通常在看照片的时候,都只会说好美好棒,就看下一张不停留。
“我要的是大家能停留下来,看着照片里面的故事你刚刚说你羡慕又嫉妒蕾儿,如果是让你经历蕾儿的人生,你愿意吗?”
“说不定她还很羡慕你们的青春年华呢!”
琪玲看着念祖点点头说:幸亏我们两个和好了,不然我永远不会看到那么多面的事,我想的都只有我自己。
念祖说:走吧!世界之大,唯我独渺小,我再带你去看下一个人生。
琪玲说:下一个人生?是什么地方?
念祖说:山上的夜景。
------如果你的眼睛只是用来看前方,你就看不到前方以外的好风景------
话说来到了辰静这边,蕾儿跟辰静之间做了一次很真诚深刻的对话。
蕾儿说:我不想我们之间大人的问题影响到小孩子,所以想和你沟通一下,元一已经开始上小学了,他每天开心的都是学校的事情。
“因为,在这段时间,我们之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元一虽说是个孩子,但是常常在我跟我妈妈的言谈中,他多多少少听出了一些端倪。”
“应该是这么说,他不是完全很听得懂,但是大概知道可能什么原因,又不能完全理解,为什么我和你会变成这样?”
辰静仍旧听着蕾儿继续说:我现在希望做到的是,就当我们是重新开始,你努力去完成,你答应医生和我的承诺。
“而我这边努力的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情,而元一的部分,让他自己主动提出要求想见你,可以吗?”
辰静听了点点头,说:那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算是和好了,而元一的部分,不会跟着你每个礼拜来我这边生活,是这个意思吗?
蕾儿点点头告诉辰静说:是的,以我一个做母亲的角色,我是不及格的。
“自己的感情都没有处理好,让小孩随着我走来走去。”
“他一出生就没有爸爸了,如果我现在又让他这样子,是不是挺自私的?”
“我真的不能只在为自己的幸福着想了。”
“他渐渐长大了,会什么都懂了,如果你的身心够健康,如同三年前给我们的所有承诺,我会义无反顾的让元一,还有我们成为一家人。”
“可是现在已经有变化,我们彼此还相爱,就拿大人的时间去考验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