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来下战书 - 三国之铁骑纵横 - 我的伤心谁做主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234来下战书

蓝湛湛的天空象空阔安静的人海一样,没有一丝云彩。空气湿润润的,呼吸起来感到格外清新爽快。在阳光下,周围远山就象洗过一样,历历在目,青翠欲流,它看去好象离眼前挪近了许多,也陡峭了许多。

阳春三月,杂花生树,飞鸟穿林。春色怡人淡复浓,南山花放北山红,杨枝吹做千条线,唤侣黄鹂弄晓风。只见那百花深处,百鸟成群,飞去飞来,争鸣不已,把春光点缀得十分熟透。真是一年好景,旖旎风光。

田野里到处是热闹的蛙鸣,山肚里,阳雀子悠徐地发出婉丽的啼声,而泥土的潮气,混和着野草和树叶的芳香,也许还夹杂了茁壮的秧苗的青气,弥漫在温暖的三月里,引得人要醉。

迷人的春天慷慨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带来了生活的欢乐和幸福。萧风走在姑臧城外的田埂上,尽情的享受着春天所带来的盎然生机。他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会迎来在田间地头农忙的百姓的问候。

继续沿着田埂向前走了一段路,来到了一条小沟渠的边上,两岸的杨柳都萌发了嫩芽,沟渠里的小鱼欢快的畅游,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气氛。

他停了下来,让身后随行的人一起坐下休息,他则一屁股坐在了沟渠的岸边,平躺在绿芽丛生的地面上,仰望着蔚蓝色的天空,看白云从他眼前飘过,幻化成各种形状,当真是十分的惬意。

忽然,从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里的祥和气氛。萧风坐了起来,远远看去,但见在田埂上有一匹快马朝着他这里飞驰而来。

不多时,马背上的骑士便来到了萧风所在的沟渠岸边,急忙勒住马匹的缰绳,翻身下马,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直接走向了萧风,单膝下跪,捧着那封书信,向着萧风拜道:“启禀主公,这是徐长史的急报,请主公过目。”

亲兵接过那封书信,转交给了萧风,萧风拆开后,匆匆看了一遍,便笑道:“徐荣成功防守住了敌人的进攻,并且收降了敌将杨秋,斩首一千多级,俘虏两千多人,果然不负厚望。”

就在这时,又一匹快马飞快的奔驰而来,来的又是一名斥候,抵达萧风身边时,便献上了怀中公文,捧着公文单膝下跪,拜道:“祖厉捷报,请主公过目!”

萧风“哦”了一声,其中既有惊讶,也有一丝喜悦,接过捷报后,匆匆一览,便大笑道:“哈哈哈……徐荣、鞠义,都是堪用的将才,鹯阴、祖厉两战,足以证明一切。”

开心过后,萧风又稍微巡视了一下农田,然后就匆匆离开,准备回去重新部署兵力。在归途中,萧风迎着了第三名来到这里的斥候,只不过,这一次斥候带来的却是另外一侧消息。

“启禀主公,敦煌太守周慎以游猎为名,设宴攻杀新上任的酒泉太守、张掖太守以及张掖属国都尉,并且吞并三地兵马,纠集了两万大军,正朝武威方向疾驰而来,如今已经抵达张掖郡的合黎山,动机不明。休屠、显美、宣威三县县令隗豪获悉此事,立刻派人前来通知主公,请主公予以提防。”斥候一经下马,便立刻汇报道。

萧风听后,本来大好的心情顿时被破坏掉了,他的眉头紧皱,心中暗想道:“周慎此举,明白着是冲着我来的。难怪鲍鸿临走前会留下多多留意西边的事情,看来鲍鸿早已经知道了周慎会做出此种举动……”

“回府!”萧风扬起马鞭,“驾”的一声大喝,立刻飞驰而出,已经没有心情留在这里了。

一行人在萧风的带领下,很快便回到了姑臧城,远远望去,姑臧城的轮廓依然健在,仍然像一条卧着的长龙。然而,姑臧城的情况他比谁都清楚,由于要营建新城,旧城的修缮工作便暂时放慢了进程,而且修补过的城墙也很容易看出来,敌人要是猛攻一点,破城也不是难事。

前次刚刚经历了一场较大的叛乱,姑臧城已经是满目疮痍,如今又要迎来新的战争,姑臧城很有可能会抵挡不住。

带着一丝不安,萧风很快便来到了城门边,看着修补痕迹十分的明显的城墙,他的内心里是一阵忧愁。只事隔两三个月,好不容易得来的太平,又要烽烟再起了。

“我要见你们萧太守!我要见萧太守……”突然,从城门里面传来了一个声音,吸引了萧风的目光。

萧风向那边望了一眼,但见一个羌人打扮的壮汉正在和守门的士兵争吵,口口声声的说要见太守。他策马走了过去,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守城门的士兵见到萧风到来,急忙参拜道:“叩见太守大人。”

那个羌人壮汉听到这些士兵叫萧风“太守大人”,便指着萧风问道:“你就是武威太守萧风?”

萧风点了点头,反问道:“你是什么人?我听你口口声声的说要找我,不知道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这羌人壮汉得知站在他面前的就是武威太守萧风后,立刻用羌人的礼节向着萧风行了一礼,然后从怀中掏出了一个用羊皮写好的书卷,双手捧着那羊皮卷,低着头,呈现在了萧风的面前,朗声说道:“太守大人,我是卑湳羌的人,我们酋长让我给太守大人送一封信,请大人亲自过目。”

萧风盯着那羊皮卷看了一眼,狐疑地道:“卑湳羌?这里面写的是什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