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以死报国
夜幕降临,郭汜带着数百残兵押运着几十辆马车终于抵达了他口中所说的那处隐秘山谷,这个山谷距离狄道城不算太远,但是进山谷的道路却错综复杂,如果不是来过这个地方的人,很有可能会迷路。
郭汜让士兵们卸下财物、粮食,将所有东西全部存放在一个地方,派人负责看守,他则亲自去安排董琦、董璜姐弟二人的住处。
“二小姐、少公子,这里条件比较简陋,不像狄道城里那样舒适,但是我已经让人去收拾收拾了,如今这个时候,也只好委屈你们二人了。”郭汜对董琦、董璜毕恭毕敬的说道。
“有劳郭司马了,我们姐弟二人能够有个栖身之所就已经很满足了。只可惜爷爷他们却没有那么幸运,被叛军抓走了,也不知道他们现在的处境怎么样。”董琦说到一半,话锋一转,脸上便露出了忧愁之色。
郭汜听后,急忙说道:“二小姐请放心,韩遂是不会为难老太爷他们的,虽然老太爷他们被叛军抓走了,但是韩遂对主公有所畏惧,必然会用老太爷他们作为要挟,一时半会儿还不至于有性命之虞。这里是个天然的藏身之所,我们暂且在这里躲避一阵子。这里的地形较为复杂,道路复杂多变,而且岔路口极多,而且这个山洞也极为隐秘,一般人是绝对找不到这里的,我们一边在这里等,一边派人出去打探消息,只要一得到主公回师陇西的消息,便立刻前去和主公回合。天色也不早了,二小姐、少公子,你们早些歇息吧,末将告退。”
说完,郭汜便主动撤出了董琦、董璜所在的山洞。他出来之后,但见山洞外面有数百士兵等候在那里,见到他来了以后,便一拥而上,吵吵嚷嚷的要郭汜将那些财物平分。
这一次,郭汜丝毫没有吝啬,他很爽快的答应了大家的请求,命人将所有财物都拿出来平分给大家。那些士兵见郭汜说到做到,对郭汜就更加言听计从了。
随后,郭汜将这几百人重新整编了一下,一共组建了四个屯。一屯为一百人,设立屯长一名,共有四名屯长。在屯长之上,设立曲军侯,两屯为一曲,而两曲刚好组建成汉军正规编制的一部兵马,郭汜本来就是军司马,重新整编之后,他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四百人的首领,而这四百人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他的部曲。加上郭汜兑现了平分财物的承诺,所以这些人认为郭汜很讲信用,原先都是来自不同都尉部曲下的老弱残兵,现在被整编之后,就统统成为了郭汜的部下,甘心为其卖命。
郭汜望着这些部下,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他孤身一人来投靠董卓,现在有了四百人的部下,虽然是一些老弱病残,但是他丝毫不在意,有了这四百人,就会有更多的部下。何况他这次还救下了董卓的女儿和侄子,他知道,董卓膝下无子,而董卓的兄长又英年早逝,董卓对自己的侄子像是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有了这两个人在自己手中,不愁以后在董卓面前讨不到好处。现在他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等待董卓回师陇西,重新夺取狄道城的那一刻。
韩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利用数万大军对陇西发动了突然袭击,只短短三日,陇西全境便沦陷在韩遂的铁蹄之下。随后,韩遂并未乘胜而进,而是在陇西暂时停了下来,稍作休整,同时也是为了清扫董卓余部。
韩遂再次叛汉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汉阳郡,汉阳太守傅燮闻之,义愤填膺,火速找来汉阳长史盖勋商议对策。
汉阳郡,冀城。
太守府大厅里,傅燮焦急的在那里踱着步子,紧锁眉头。当他看到盖勋从大厅外面走进来的时候,立刻迎上前去,一把抓住了盖勋的手,说道:“盖长史,韩遂……”
盖勋不等傅燮说完,便立刻打断了傅燮的话,说道:“傅兄,韩遂再次叛汉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真没想到,侯爷刚走没有多久,韩遂便再次反叛我大汉朝廷,而且片刻之间就纠集起数万兵马来。当初侯爷真不应该留下韩遂这个祸害,不然的话,也不会有今天这样难以收拾的地步了。”
傅燮道:“如今说什么都已经晚了,韩遂知道董卓带着主力大军去吴岳山平定王国的叛乱,此事趁虚而入,已经攻克了陇西,汉阳和陇西交界,可是汉阳的兵力却没有陇西的多,只有新近招募的三千兵勇而已,只怕很难抵挡住韩遂的大军。盖长史,如今之计,你可有什么良策?”
盖勋想了想,道:“放眼整个凉州,能够有实力对付叛军的,无外乎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武威太守萧风,另一个则是陇西太守董卓。只是,董卓正与王国激战,身陷吴岳山中,若将此事告知于他,他一旦撤军,那这么长时间对吴岳山的攻击就会前功尽弃了。即便是要董卓回军凉州,也要等到董卓平定王国叛乱之后。如今形势危急,即便是上书朝廷,也未必能够来得及,当务之急,只有修书一封,派人火速送到武威,请武威太守萧风对叛军展开攻击,以吸引叛军视线。冀城都是新兵,士兵从未上过战场,根本不是韩遂那股叛军的对手。要救凉州,也只有依靠武威的兵马了。”
傅燮听后,深表赞同,道:“对!萧风曾经是平定北宫伯玉、边章等人叛乱的大功臣,多次以少胜多,打的叛军节节败退,要救凉州,也只能依靠他了。只是我等与萧风只不过是泛泛之交,要让萧风率军主动进攻叛军腹地,以牵制叛军,不知道萧风会不会这样做?”
“此乃关乎凉州存亡的大事,萧风身为朝廷命官,理当义不容辞。傅兄,冀城离姑臧城虽然有些距离,但是要日夜兼程的话,两个昼夜即可抵达。如果傅兄能够亲自去一趟姑臧城,向萧风说明情况,相信萧风必然会出兵袭击金城,以牵制韩遂的兵马的。”盖勋建议道。
傅燮道:“不行,我身为本郡太守,虽然是暂时代理,但是绝对不会抛弃城中军民。如果叛军在这个时候攻过来,我却无法率领军民共同抵御叛军,我的心里会愧疚不已。盖长史,不如由你亲自去一趟姑臧城吧。你是敦煌人,在西凉一带颇有名声,若由你去说服萧风出兵牵制韩遂最为合适。不管成功与否,你都可以回到家乡募集兵勇,然后率众前来平定叛乱,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办法啊。”
盖勋听后,急忙摇头道:“不行,我身为本郡长史,有统帅兵马抵御外敌的重任,岂能擅离职守?还是傅兄去吧。”
“盖长史!此事关乎整个凉州的存亡,由你去最为合适,你若不去,那我就死在你的面前。”说着,傅燮便拔出了腰中佩剑,直接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以死相逼。
盖勋见傅燮以死相逼,登时大吃一惊,急忙说道:“傅兄,你这是干什么?快把武器放下!”
“你答应我,我再放下,你若不答应我,我只好死在你的面前!”傅燮逼迫道。
盖勋担心傅燮的安全,急忙道:“好好好,我答应你,就由我去姑臧城。”
傅燮见盖勋答应下来了,便放下了手中的长剑,笑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盖长史千万不要反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