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幽梦(六)
“吾有一帘幽梦嗯嗯……说来孰人能懂嗯嗯……”富隆泰嘴里哼着怪怪的调子,亲昵地在孟宜春肩膀上一拍:“仲言兄大才呀,不光八股做的好,平日里我竟然不知,唉”
孟宜春头一日进国子监的门,就被弄得莫名其妙:“不知子厚兄说什么,我也是才纳的银钱进的监学,和你一样的例监罢了。”
富隆泰眼一翻,把他拉到一边:“还装?那幽梦记写的那个缠绵悱恻呀,如今监学里都晓得了,那几个狗眼看人的荫监昨天还跟我打听你呢,说要结交结交。”
凭恩荫进学的没有几个认真做八股的,还有富隆泰这种连功名都没有的例监,爱看这种白话闲书也正常,自己却是从来也不看的,却扯到自己身上做什么?
见孟宜春还是一脸茫然,富隆泰哼一声,几步跑回自己座位,从一大摞书里掏出一本,递到孟宜春面前。
封面上写着幽梦记三个大字,扉页上有矫了某大儒的名写的序言和评点,装帧精美,配了男女绣像,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幽香。
孟宜春翻了一页就还回去。他对卷首那一句“吾有一帘幽梦”着实不感兴趣,他只知道自己为科举已付出十年寒窗。
富隆泰急了,索性翻到侧面内页,再次凑上去。孟宜春这才猛然张大了眼睛。
“芮城孟雅春,国子监优廪生,五岁进学,十二岁应试一举中魁,得诸生,为一县案首…..人称芮县才子。”
让他吃惊的非但是自己莫名其妙成了此文的作者,还有这夸张得一塌糊涂的作者简介。不过芮城县如今已失陷,也不知官府夺回来没有,总之是无据可考,就算可考,也没有人无聊到去挖人根底。
他脸上十分不自在,富隆泰却不以为意地笑道:“要想书卖得好,总不是要吹一吹的,对吧?反正这书也多是女裙钗们买了去打发时光,一瞧这简介,人家心里还不生出钦慕之心?”
孟宜春不置可否的笑笑:“你买了作甚?”
“无聊嘛,天天对着些八股文章,里头不是孔子就是孟子,两个老枯骨,死了多少年骨头都烂化了还来祸害咱们”
孟宜春听得眉毛皱起来,赶紧岔开了话题。
夫子来授课的时候,孟宜春没有听进去多少,脑子里反复转的就是那本幽梦记。下学回到家,孟积珍居然也拿着一本书在翻,他识不得几个字,儿子的名字却是认得的。见儿子回来,他把书往跟前一放。
幽梦记?孟宜春眉毛又拧起来,惊诧不已:“爹,这不是我写的。”
孟积珍道:“这是粥儿买回来的,这就怪了,难不成是二小子?可他人在南边啊”
“或许是旁人写的,自己苦无功名,便冒了我这个监生的名头吧。”
“监生那么多,为啥偏用你的名儿?白叫人用的么?”
孟宜春无所谓的笑笑:“还能怎样呢?再说也不是坏事,时下流行这个。”
天水胡同的孟家小院里,扉娘在奋笔疾书,银钿无所事事,又把卖幽梦记所得的六个五两重的银块搬出来,把玩了一遍又一遍。
扉娘抬头笑道:“这个要送一半给孟家大伯的。”
银钿点头,哪怕全给他也好,自己人也一并给他就更好了,一半有什么舍不得的?
这时半掩的门口响起熟悉的声音:“什么好东西要分我一半?”
两个女子忙起身出迎。银钿去沏茶,孟宜春在房里坐下,说明来意:“送了些东西过来,天冷了用的着,交与大好安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