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抱不平的阿狸
好吧,就知道谋反的名单上会有这些人的名字,李治想起来当初长孙无忌和自己说的话,刚立晋王为太子之后不久,皇帝忽然有点后悔了,跟着长孙无忌商量着是不是稚奴没经验,不如三皇子吴王李恪。李二凤的心思活络了,长孙无忌立刻堵回去,态度坚决的拒绝了皇帝的抽风提议。还对着皇帝表示晋王已经做了太子,若是将来李恪当上皇帝,会对着前太子好么?被长孙无忌一般大臣敲打一顿,李二凤也就不抽风了。
李二凤把这件事忘了,但是吴王被长孙无忌和皇帝给惦记上了,李治以前对着李恪的还算不错,他们年纪相差的大,从小没长在一起,更没有什么李恪抢了李治糖果,欺负他的事。在李治的心里李恪就是个熟悉的陌生人。后来皇帝在太子人选上的犹豫,加上长孙无忌有事没事的就拿着吴王做典型人家的孩子。李治对着李恪的感觉也就变化了。
既然阿舅说吴王造反,那就姑且认为他是这样的。只是这些天阿狸在奏疏里面说的似乎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啊。李治看一眼长孙无忌,答应了舅舅的全部要求,把褚小鸟给调回京城,官复原职!把吴王牵扯谋反的案件交给长孙无忌处置。
送走了长孙无忌,李治有点郁闷的接着看各地送上来的奏疏,高丽和新罗又开始不安分,一些地方上今年夏天的雨水多了,田地被淹没不少。李治觉得有点烦闷,抓着毛笔在奏疏上开始写写画画。受灾的地方免除赋税,对于辽东问题,李治郁闷的深深吸一口气,国库现在还不足以支持一场战争的胜利。李治只能对着辽东的守将表示务使高丽新罗争斗。虽然李治绝对是个有雄心的君主,但是他可不是个被虚无的胜利给冲昏头的人。国家的家底还很少,攘外必先安内,李治认为为今之计还是需要积聚力量,意图以后。
一头扎进公事堆,李治也没心情想什么贺兰氏了。整个大殿内安静的很,外面空气依旧是闷热潮湿,一点风都没有,树梢上的蝉都被热的不想叫了。唯一的声音从大殿边上的铜壶滴漏传来,计时用的水滴声一声一声的,不停休的传来。李治抓着毛笔在奏疏上写写画画的,他看见了阿狸的奏疏,今年江南的水患很厉害,但是阿狸把河工治理的很好,不少地方都抱住了田地,秋天的时候会有不错的收成。
“娘子,你看!阿狸――”人呢,李治没听见回应,抬起头赫然发现自己的老婆没有陪在自己身边。皇后那里去了?
“郎君有何吩咐?”佳芝身边的侍婢出来回话。
“娘子那里去了?”李治伸手摸到身边的茶杯,也是空的。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油然而生,佳芝不是一向都陪在自己身边,但凡是倒茶,研墨等等事情都是她一手打理的。自己看奏疏累了,佳芝回来给自己捏肩膀捶背,晚上还会有夜宵吃。谁知一转眼佳芝不见了,连杯茶都没得喝。李治委屈的一撅嘴,不满的看着低着头等吩咐的翠竹:“娘子那里去了?怎么不见一个人!”
翠竹很无奈的说:“娘子一直在东配殿看书,说圣人和长孙太尉说国事,不准叫奴婢们近前伺候。奴婢这就去请娘子来。”翠竹低着头,感觉皇帝有点无理取闹。皇帝和打成商量大事,叫娘子跟着掺和做什么呢?
李治一听佳芝去东配殿,郁闷的想着佳芝喜欢读书,但是那里不能看书,把自己扔下去东配殿作什么呢?“罢了,朕去看看娘子。”说着李治站起来,向着东配殿去了。东配殿一样是安静的很,李治一进去就看见佳芝拿着一支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的,脸上有些为难。
难道是遇见了什么难事?李治蹑手蹑脚的上前,他看见佳芝面前的是一个大大的账目,仿佛是写的后宫的用度什么的。李治好奇的看过来,后宫的人数和耶耶的时候比起来人很少了,佳芝和自己说过后宫的用度没有超支。莫非是佳芝遇见了什么难处?李治凑上去,把手放在佳芝的肩膀上:“娘子在想什么?可是遇见了什么烦心事。”
佳芝忙着把手上的写满了数字的纸张遮起来,转身笑着对李治说:“郎君的公事都做完了,公事处置完了?”她拉着李治向着外面走去。李治明显的看出来佳芝的敷衍,他不依不饶的追问着:“到底是什么事情?可是后宫有了什么事情?”
“也没什么,郎君登基初始就下旨叫天下休养生息,后宫的用度和以前比起来已经是简省了很多了。陛下勤俭克己固然是好是,但是也不能叫满朝大臣穿着补丁衣裳上朝,叫天下百姓笑话。臣妾也不能叫后宫的人连脂粉也没有啊。臣妾把后宫的用度账目重新算了几天,准备把脂粉钱捐出来,一部分补充军粮供给,一部分给后宫的嫔御们吧。”佳芝微微一笑,低着头拉着李治:“我早上照着镜子,我的脸很大么?竟然要一年三十万的脂粉钱。”
李治忍不住伸手捏一下佳芝的腮帮子,故意逗着佳芝:“娘子昨天好像多吃了一点烤羊肉,啧啧,今天都长在脸上了。”佳芝抓着李治的手狠狠地咬上去:“我那事不暴殄天物,肚子饿了不吃饭干什么?反正已经是生了三个孩子,总也不能是身轻如燕了。陛下倒是可是看看能够掌上舞的贺兰氏吧!还说举办宴席,谁知事情多了就一晃忘记了。不如今天就开宴吧。”佳芝善解人意的对着李治一笑,随即眼神闪过一丝幽怨。不过那一丝幽怨一闪而逝,快的李治都没抓住。
……………………
晚上天气依然是闷热难耐,不过山上总比长安城好些,在骊山最高处,灯火辉煌,丝竹阵阵,皇帝和皇后开消夏晚宴了。跟着皇帝来华清宫的宫眷们全都出席了,虽然大家心照不宣,都知道皇帝和皇后给了贺兰氏一个天大的面子,今天晚上皇帝是贺兰美人的。但是这些女人出席之前还都是特别打扮一番。先不说杨氏和刘氏两个,就连着徐婕妤都装扮一番,因此当天的晚宴上,虽然和李二凤陛下的家宴比起来,可是这场宴会也能算上是珠光宝气,交映生辉了。
佳芝对着这些嫔御们很大方,李治看过去都是些不错的东西,想起和贞观年间不到十分之一的后宫用度,李治感慨的想着还是娘子厚道,会管家啊。
酒过三巡,佳芝看一眼贺兰氏,对着李治说:“美人贺兰氏来跳一曲吧,听说你的折腰舞练习好了?”贺兰氏娇滴滴的起身,对着皇帝投去娇娆的一撇,娇滴滴的说:“谨遵殿下旨意。”一边的郑氏有点愤愤的对着杨氏说:“竟敢如此无礼,不就是仗着自己长得标致些?哼,张狂!”
杨氏生了陈王李忠,可惜出身低微,只是个小仪,因此对于后来居上的贺兰氏十分不屑,恶狠狠地盯着扭动着腰肢的贺兰氏:“等着她摔断了脖子就不张狂了。”
贺兰氏的舞蹈确实不错,可惜经过白天的经历,李治对着贺兰氏的了解更深入了。看着贺兰氏脚上穿着的珠光宝气闪耀的鞋子,李治忽然想起佳芝脚上的鞋子也就绣着精巧的花样罢了,一次奴婢奉上的鞋子镶嵌了两个小小的珍珠,结果被佳芝教训一顿,她说:“圣人崇尚节俭,我岂能不以身作则?以后我的衣裳鞋子都不准过于华丽。”
皇后都不敢穿着镶嵌珠宝的鞋子,可贺兰氏竟然穿着如此华贵的鞋子满世界招摇!想着李治的眼里,贺兰氏的腰肢好事很柔软的,身段还是很丰满的,脸蛋还是漂亮的,但是贺兰氏变得不再可爱了。李治看着贺兰氏的眼神和吃饱的猫咪对着不新鲜的鱼,有点不感兴趣了。
佳芝不动声色的看着李治的表情变化,底下的女人们则是嫉妒的眼珠子紧紧地粘在贺兰氏身上,巴不得贺兰氏一个跟头摔下来,栽个头破血流才能叫她们高兴呢。可惜贺兰氏的舞蹈技术确实很好,她一曲折腰舞极尽婉转,接着几个身强力壮的内侍抬进来一个大大的圆盘,黄铜制成的大盘子,只有不到一平方米的大小。贺兰氏转身对着皇帝一笑,乐声一变,她轻轻一跃,跳上铜盘开始另一段叫人眼花缭乱的舞蹈。
一声压抑的惊呼声从地下传来,彭氏捂着嘴,紧紧地盯着贺兰氏只拿着脚尖着地,整个人越发的轻盈轻巧在盘子上旋转着。佳芝做出来欣赏的样子,笑着对李治说:“贺兰氏果然是舞技超群,恭喜陛下。”佳芝心里暗想着贺兰氏的脚虽然还没变成三寸金莲,但是这身功夫练出来,脚上一定不能看了。
“这都是娘子教导的好,如何恭喜我。”李治说着亲自给佳芝斟酒,亲手把杯子递到了佳芝的手上,佳芝微微一笑,结果酒杯微微一笑,一饮而尽。李治凑近佳芝身边,看着佳芝的脸色被酒精染上了微醺的红色,他对着佳芝咬耳朵:“娘子今天下午倒是为了什么为难呢?”酒精能叫佳芝放松警惕,李治瞅准时机套话。
“也没什么,尚服局说贺兰氏要准备舞衣,花费颇多,不过现在没事了。”佳芝揉揉额头,仿佛有点累了。李治正要说话,贺兰氏已经跳完了,正娇喘吁吁的给自己行礼呢。
“陛下,臣妾献丑了。”贺兰氏的声音能滴出来水,李治却是没了感觉,他兴趣缺缺的一摆手:“很好。赏贺兰氏锦缎。”底下的嫔妃们见着皇帝兴趣缺缺,于是都装着累了,很快的筵席就散了。皇帝并没有直接去了贺兰氏的形花冠,反而是带着皇后回去了。
贺兰氏被扔在了柏梁殿上,被嘲笑一番,脸色一阵青一阵红的尴尬而去。
一场宴会就这样不冷不热的结束了,李治半夜口渴起来,竟然发现身边空无一人,李治忙着起来,赫然发现寝殿外面,佳芝平常的午休的房间里面人影晃动。正在诊脉的太医冷不防见着皇帝穿着寝衣进来,忙着跪在地上请罪。
佳芝经常躺着的卧榻上幔帐低垂,看样子是佳芝病了。想着自己的老婆病了,自己还呼呼大睡,李治心里也不好受,他对着忙乱的浣纱和若为大发雷霆:“娘子如何生病?你们是怎么伺候的?太医快些给娘子诊脉!你们平常不是说娘子身体健康无事没?”
两个侍婢一起跪在地上喊冤枉,浣纱说:“娘子这几天身子不舒服,她怕圣人烦心,因此不叫奴婢们声张。”
若为有点不满的看一眼皇帝:“这几天后宫内事情太多,有人挑挑拣拣的,娘子说各地不少报了旱涝灾害,不能增加用度,为了这些事情娘子日夜操心,焉能不生病。”皇帝还不是一样,娘子睡在你身边,你还不知道她生病呢。
“娘子方才出来说身上不好,还叫奴婢们不要吵到了圣人休息。”若为气嘟嘟的看着皇帝,表示自己的不满。
李治理屈词穷,转身对着太医发难:“你们是如何诊治的?娘子到底要紧不要紧?”
“回禀陛下,娘子这是心神忧思,又受了暑热。需要好好地休息几天不能伤了暑热。”太医们心里很委屈,皇帝拿着我们做撒气桶,这份工作太难了。
李治把太医哄去开药方,他掀开帐子,佳芝脸色苍白的躺在床上,眉头紧紧的蹙着,仿佛是很不舒服。李治伸手摸摸佳芝的身体,干热无汗,看起来病的不轻。李治这里拿着毛巾给佳芝擦身体降温,又抱着佳芝进去躺在床上休息。
喝了太医的药汤子,佳芝似乎好一些了,她睁开眼睛看着李治:“郎君如何还没休息,定是他们把郎君吵醒了。明天还有好些事情,郎君先去休息吧。妾身这里实在不适合,不如郎君去形花冠或者徐婕妤那里也使得。”说着佳芝挣扎着要起来,可惜一阵头晕,她软软的瘫软下来。
李治抱着佳芝,给她扇扇扇子:“你别管什么有的没得了,好好地睡觉吧,我就在你边上看着你。”说着李治抱着佳芝不由分说放下帐子,两个人一起休息了。
远在千里之外的江南,阿狸正对着朝廷下来的文书皱眉头:“吴王并无谋反的事情,如何要他去长安询问。这是谁这样糊涂办案子?”
阿狸生气的把刑部的文书摔在书案上,这几天和李恪相处的时间长了,阿狸发现李恪其实也是个有本事的人,出身高贵自视甚高,加上他确实有点本事,皎皎者易污,他的骄傲造成了李恪的人缘不好。他的豪爽和喜欢招揽人才,叫朝廷和皇帝忌惮,尤其是先帝在太子人选上的犹豫,造成了李恪和李治的心结。阿狸对着李恪的评价是――真冤枉,枉担了虚名。
“郎君在担心什么?”长孙氏端着一碗药进来。知道阿狸生病,长孙氏简直要把阿狸当成易碎品了。她几乎是日夜不休的照顾阿狸,阿狸见着长孙氏进来,眉头一皱,又要喝药,想着苦药汤子的味道,阿狸都要哭了。
“我不喝了,已经好了!”阿狸耍赖。
“郎君这是专门缓和水土不服的药,你还是喝一点。往年在长安也没这样厉害中暑的,想必是水土不服的缘故。”长孙氏哄着阿狸喝药,夫妻两个腻腻歪歪的。
正在这个时候仆人来报:“主人,吴王亲自来了。”长孙氏早就看见了那份文书,她扯住阿狸:“这个时候郎君不要和吴王有什么牵扯,要不要叫侍卫们。”
没想到长孙氏这样说,阿狸忽然明白了些什么,他无奈的说:“我竟然把太尉给忽略了,真是――”说着阿狸叹口气还是要出去。
“郎君,这个时候不要见为好。就是郎君不为自己想想也该为了孩子们想想啊!我叔父可是个公正的人。他按律办案可不会偏私的。”长孙氏担心的看着丈夫。
“哈哈,你叔父秉公办事,我更不怕了。”阿狸讽刺的笑一声,一甩袖子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阿狸虽然圆滑,可是有底线。
小吃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