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难得胡涂
这世上其实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明白人,一种是胡涂人。
明白人看得清形势,知道如何让自己过得好;胡涂人看不清形势,总是把生活弄得很糟糕。
但明白人总有马失前蹄的时候,聪明一世,也有可能胡涂一时;胡涂人也总有上天眷顾的时候,胡涂一辈子,却能够在关键时候聪明一把。
而在孟罗衣看来,崔氏,是顶顶的聪明人了。她看得清楚自己在这府内的地位--丧夫、无子,所以她避开家产争夺,甘心蜗居在梧桐居的一方天地中;她也看得清自己在崔家的地位--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虽然她成了寡妇,可以回到崔家再嫁,但谁又知不会是一场利益交易的婚姻呢?
所以她安安静静地躲在梧桐居里,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兴许是日子太过乏味,她贴身的大丫鬟被她取了"多言、多语"这样的名儿。
她的这种生活状态,却是被孟罗衣给打破了。
在崔氏应了她的请求之后,孟罗衣便有些愧疚。和聪明人不说胡涂话,她的小心思崔氏定是看出来了。但可能出于同病相怜的立场,崔氏不愿回崔家让人安排自己的婚事再嫁,亦怜惜孟罗衣这种对自己境况的无能为力,所以轻而易举地答应了她的请求。
孟罗衣仍旧低垂着头。她这一刻是该高兴的,本以为难以过去的一个坎儿就这么轻易过去了,可是她那从心头涌上来的罪恶感却让她不敢抬起头回视崔氏。
是的,崔氏一直都看着她。目光温柔,浅笑盈盈,那其中有长辈对晚辈的欣赏,也有同为女子对她的赞叹,更有着对她能为自己的将来努力的鼓励。
孟罗衣轻声吐了两字:"谢谢……"
崔氏摇了摇头,伸手拍了拍她的肩。
"我这样的日子过了有十几二十年了,也腻了。平时并没有人来我这儿坐坐,出嫁了的四位小姐里,大小姐和二小姐倒还常来,不过这也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不瞒你说,府里的事情我是一点都不想过问,免得牵扯进一些事情里不好抽身。今日你来,我本来不想见你的,却还是来见你了,想来我还没有到心如止水那个地步,总希望生活可以多些颜色,免得太死气沉沉,都分不清我是活着,还是已经死了。"
孟罗衣一惊,抬起头来看向她,却见崔氏仍旧保持着和煦的笑,脸上没有一点儿阴霾。
"不用看了,这张笑脸端了三十几年了,早就成了脸上一张皮,摘也摘不下。"
崔氏拉过她的手,似是仔细观察了她一番,这才说道:"我若有子女,大概也与你差不多大。可惜啊,我福薄……"
孟罗衣心里陡然升起一种强烈的建议,却又瞬间被她打了下去。崔氏啜了一口茶,又对孟罗衣道:"今日幸而来见你了,我很高兴,真的。"
孟罗衣抿了抿唇,看向崔氏真诚地道:"罗衣能见到大太太,也很高兴。"
"只是,你今儿做错了两件事。"
崔氏点了点头,却是开始指点起孟罗衣来。
"其一,你不该送吃食来;其二,你太急功近利了,把来意这般干脆地说了出来,并不妥当。"
说完这话,崔氏便没有再多说,只让孟罗衣自己细细想想。孟罗衣顿悟了第一个错--吃食最容易被别人动手脚,她为了表现诚意亲自动手做了早膳,若被有心人利用,恐怕有十张嘴都说不清。但第二个错……
"大太太,您开口问了,我才回答您……"
"你错便错在这儿。"崔氏摇了摇头道:"你才见我一面,彼此并不了解,你身份尴尬,在这府里没有靠山,我若是舀了你的东西却并不理睬于你,你能如何?恐怕你也无话可说。"
孟罗衣正要反驳,崔氏止住她道:"你就那么肯定我会答应帮你吗?这只能说明你看人还不够透彻。你觉得我良善,其一是因为我在府中的名声,其二便是你自己的观察,是吗?"
孟罗衣有些迷茫地点头,崔氏却是笑了:"府里的人说的并不一定是真的,你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单就我这张笑脸,又有几人能看出这是我的面具?不过是这面具戴久了,已经融进我骨血了,我也分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