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礼物 - 淡落梨花 - 张小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淡落梨花 >

☆、第三十七章 礼物

落梨看一眼,这殿真大,大到一眼望不到边,她抬起腿跨去,里面摆满了大大小小的佛像,中间的那儿尤其大,浑身塑金,宝相庄严,落梨站在佛像边,感觉自己渺小到不及他身下坐着的那一片荷花花瓣大小。游水千城放下一锭银子,然后从大殿旁边的和尚处拿起一柱如婴儿手臂般大小的香点上,面色认真的走到佛像前面的大香炉里插上,然后回身走到中间的红色蒲团上跪下来,叩了三叩首。

落梨本不相信平日里总带着三分邪气的游水千城信佛,但是他面色虔诚的跪倒在此,让她不得不相信。落梨转身,也从和尚那里拿起三柱香点上,然后也在旁边的蒲团上跪下来。她双手合十,心中默念,希望这辈子心里惦记的那些人都平安、健康、长命百岁。也希望她回不去的世界里,她的父亲、好友也能平安。默念完,她叩了十叩首,她觉得自己要求佛祖保佑的人太多,所以她要更多的请求。

落梨起身,此刻殿外已是大雨磅礴。可能因为天气,来牵引寺烧香的人并不如传言中多。游水千城也走了过来,看着大雨道;

“不知刚才你所求何事,对佛祖行如此多礼?”

落梨望着雨点,有些似自语般道;

“只怕这还不够,佛祖嫌弃我礼数不到。”

游水千城道;

“心诚则灵,你若有心,佛祖怎会怪罪你呢?”

落梨不说话,往外面长廊走去。秋风夹着一些湿气迎面扑来,让她觉得有点冷。她看一眼跟在身后的游水千城道;

“那刚才三皇子又为何事求佛呢?”

游水千城面色有些黯淡的道;

“今日是我的生辰。”

落梨有些惊讶,她看着他道;

“今天?那你为何来此,不去……”

游水千城道;

“不去庆祝?从十岁以后,我的生日都是在佛前烧一柱香。”

落梨看着他的侧脸,那里有些淡淡的忧伤,不似往日的模样。她想他的心定然也是有个柔软到不能碰触的地方吧。游水千城忽然笑着看她道;

“想听故事吗?”

落梨没有出声,她只是觉得此刻只要听着,比任何话语都强,平日里让人觉得轻浮、邪气的游水千城,心底里原来也是这般忧伤。

游水千城在长廊上缓缓的走着,落梨跟在他身后。他声音似乎有些幽远;

“十岁以前我叫慕容浅,随我的母亲生活在一个种满药草和鲜花的庭院。那时候,我以为我的父亲是个很忙的商人,一个月只能见到他三、两次。我的母亲是个温柔的人,每日里种花养草,弹琴作画、念经拜佛……在她的身边我无忧无虑,过得很快乐。十岁那年,母亲病逝,我被父亲带到一个新的地方生活,那里的人说它叫皇宫,而我的父亲是这芸莫的皇上,还有人暗地里叫我野种,就连我从未见过的祖母,对我也只有挑剔。虽然我的父亲很关心我,只是我的生活再也回不到从前,我在这样的新环境里学会了保护自己,隐藏自己,让自己比谁都强。现在我是游水千城,我是皇祖母最疼爱的孙儿,芸莫王最关心的儿子、也是芸莫子民最信赖的三皇子……”

落梨能想象到游水千城成长中遭受的痛苦,从无忧无虑快乐生活,到尔虞我诈、备受排挤的环境之中,虽有父亲的照顾,可毕竟父亲是皇上,要操心的事情更多,而且那样环境下,得到更多的父爱,无异于让游水千城更加孤立、也更是艰辛。

游水千城停下来,继续说道;

“十岁以前我的母亲,每年生日都会带我在佛祖面前上一柱香,求他们保佑我。而以后每年,我生日也会在佛前上一柱香,让我母亲知道我活得很好。”

落梨停下脚步,看着游水千城一动不动的背影道;

“我想你的母亲一定能看得到。”

片刻,游水千城转过身来,忽然笑着,对落梨说道;

“说说你吧?”

落梨有些诧异道;

“我?我没有什么好说的。”

游水千城道;

“你怎么从为即墨景略的徒弟?还有说说你刚才提到师公。”

落梨叹口气,道;

“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我是个孤儿,从小在一片满是梨树的山上长大。从我有记忆开始,师公和景略、司炎还有司炎的母亲就都在我的身边了。五岁时候师公让我和司炎拜比我们大不几岁的景略为师,今年秋他又让我们随景略下山。在此之前我从没离开过那片梨林,也不知道景略的身份。”

游水千城心虽有疑惑,但看她一脸坦然,也就点点头道;

“那在凤云城邀月楼遇到你的时候,你们正好是刚好是去亲王府的路上?”

落梨道;

“正是,只是当时你看上去像个登徒子。”

游水千城闻言大笑道;

“那现在呢?”

落梨道;

“现在不是像,发现你名副其实就是。”

游水千城忍不住再度笑道;

“谢谢你如此特别的夸讲。”

落梨瞪大眼睛,看着他道;

“今天是你的生日,不如我送你一个礼物吧?”

她摸摸身上,除了银子和包裹里的衣服,实在是没有什么东西,她看一眼左右,除了前面有个老和尚守着一个求神问卦之处,实在是没有别的了。话已经讲出去了,收回来总是不好?忽然她看到卦摊上的笔墨,灵机一动,走了过去。

游水千城看着她跑过去,不知道和老和尚讲些什么,一会儿老和尚就带她往长廊上一个门内走去,他只得起身跟上去。老和尚带着他们穿过一个大殿,往后走,来到一处小佛堂。在佛堂的左边有一扇门,推开门,原来里面别有洞天。

这里像是一处幽静的别院,一个参天的古树立在院子中央,四周白墙青瓦。老和尚示意他们稍等片刻,自己去敲中间的房门,出来一个青袍、白须的清瘦带着僧帽的老者。老和尚对打一个恭道;

“主持,这位二施主想要借本寺文房四宝一用,嫌我卦摊处不够周全?可经楼处是本寺僧人日常诵经、写经之处,外人不能随便进去。我已经拒绝,可这位白衣施主说佛家乃是修善积德之地,理应大开方便之门。弟子不改乱作主张,特意带他去来见主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