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门庆的反击 - 从红楼开始拯救名著 - 黑色尼古丁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门庆的反击

蔡府,蔡京的书房里。

这件屋子,在蔡京在的时候,是没有人敢靠近的,就算是平时打扫,也是有固定的几个人打扫,并且还要在管家的监督之下。

书房里放着一张紫檀木案桌,案上放着一方墨砚,并着三两笔筒,笔筒里放着数枝狼毫、羊豪,笔直如林,旁边放置着一个磨盘大小的官窑花盆,栽着一棵挺拔的罗汉松。

在书房的东边墙上,则是挂着一幅《雪江归棹图》,落款居然是宋徽宗赵佶的字号,左右则是挂着一幅对联,都是瘦金字体,分别写着: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案边坐着一人,身着紫色官服,左腰挂着金银装饰的鱼袋,右腰配着仙鹤玉。

一张方脸顾盼之间极有威势,浓眉大眼脸色红润,鬓角斑白,胡须整齐无杂色,显然是精心打理过的,大约六十多岁,身子硬朗,坐姿很正,腰挺的笔直,一看就是性格上一丝不苟的人。

而在此人的面前,则是坐着一个脸色蜡黄,眼圈有些暗淡的年轻人。

正是蔡京和蔡父子。

蔡京淡淡道:“儿,你可知我为何把你叫来。”

蔡皱眉道:“孩儿不知,请爹爹直言。”

蔡京眼眸微阖,大拇指不自觉的摩挲着手上的白玉戒指,“汴梁城的传言是你的手笔吧?”

蔡躬身道:“父亲果然是慧眼如炬,不错,是孩儿的手笔。”

蔡没有否认,在自己父亲面前,蔡不觉得自己否认了有什么用。

在自己父亲面前,蔡一直都是压力很大,要知道此事的蔡虽然算不上是朝堂重臣,但也算的上是中层官员了。

现在的蔡乃是宣和殿待制,乃是从四品。

宣和殿待制其实说白了,就是文臣的一个官职名。

文臣职名大致有四种来源――殿、阁、三馆秘阁、其它。

宋于殿、阁均设待制之官,如“保和殿待制”、“龙图阁待制”之类,典守文物秘籍,位在学士、直学士之下。馆阁学士,是宋代特殊的制度之一,除某某殿大学士、学士多为执政大臣之荣衔外,还有龙图阁、天章阁等阁学士、直学士、待制,名为典司秘籍,为文学侍从官。其实,凡朝官出任外官,都带这种头衔,并非兼职之义。又有直秘阁等官称,名为馆职,是须经过考试的,称为入馆。宋朝官员对职名很重视。

入馆阁者,必须是进士出身,“一经此职,遂为名流”。凡有职名的官员,可享有一些特殊待遇。实际上,授予馆阁职称是宋王朝笼络士大夫的一种重要手段。

当然了,待制基本上就是一个泛泛的称呼,它属于“馆阁”的范畴,乃升迁捷径。不过这中间也有高下区别,侍制是一个比较清贵的官职,但非进士出身很难成为待制,世家子弟萌补,或是“同进士出身”者想要成为待制,难度非常大。

待制倒是和清朝的“章京”有点共通之处,不过章京也可以是举人来担任,而且侍制不轻受,含金量远高过章京。

说白了,就有点明朝那种非翰林不能入阁的意思。

另外,关于待制的品级,在王安石经阁废枢密学士等称呼,建武经阁。有大学士、学士、侍读学士、直学士、待制、侍讲、侍读、修撰等职名。为储材之所,凡三品以上武官,无实任且未退役者,从三品拜武经阁待制;正三品拜直学士;从二品拜侍读学士;正二品拜学士;从一品拜大学士。凡侍讲、侍读、修撰,为三品以下武官之加衔。待制以上,入阁则拜,出阁实任即去职。

蔡现在能成为宣和殿待制,也可以看出蔡的才华还是很让宋徽宗看重的。

蔡这人其实在历史上是救过宋徽宗赵佶的。

靖康之变之后,宋徽宗被金国软禁在五国城时,他的一个儿子却充分发扬坑爹精神,站出来举报父亲谋反。如果不是有人仗义执言的话,宋徽宗怕是凶多吉少。

这个仗义执言的人便是蔡。

当时,与宋徽宗一起住在五国城的,还有赵(木@)等几位皇子和几位驸马――准确地说,应该是前驸马。因为帝姬们都被金国宗室、大将们抢走了。赵(木@)与妹夫、显德帝姬赵巧云的丈夫刘彦文的关系非常好。两人都是20来岁的年轻人,不想一辈子被囚禁在五国城里,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强烈地向往着从前那种荣华富贵的日子。他们心里也非常清楚,只有给金国立下很大的功劳,才能改变当前的生活状态。

这种很大的功劳从何而来呢?赵(木@)和刘彦文琢磨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绝佳”的办法――举报已经成为“昏德公”的宋徽宗谋反。

于是赵(木@)和刘彦文悄然潜入金军大营,联合密告宋徽宗“谋反金国”。这可是一个极为重大的消息。金军很慎重,派遣大军渡河,在河边行军布阵,将宋徽宗等人的住所重重包围,控制住局面。宋徽宗第十二子赵植、驸马都尉宋邦光闻讯,赶紧来向宋徽宗报告。宋徽宗惊慌失措,召集臣僚来商议对策。

臣僚一时之间也没有主意。就在这危难之际,另一名驸马都尉蔡勇敢地站出来,自告奋勇前往金军大营,为宋徽宗辩护。

蔡是什么人?他是北宋权臣蔡京的第五子。蔡京先后四次任宰相,任期达17年。当蔡京权势如日中天时,宋徽宗将自己的第五个女儿茂德帝姬赵福金下嫁给蔡。

后来,宋徽宗将皇位禅让给宋钦宗后,宋钦宗将蔡京贬斥到韶、儋二州去,其余儿子、孙子都流放到边远州郡,只有蔡由于是宋徽宗的女婿,躲过了一劫,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接下来,蔡和赵植一起前往金军大营,在金军的安排下与赵(木@)、刘彦文两人当面对质。这是一场激烈而重要的对质,关系到宋徽宗等人的身家性命。蔡据理力争,经过3天的对质,终于将赵(木@)、刘彦文两人说得哑口无言。金军这才相信所谓“宋徽宗谋反”一事纯属诬告。

从这件事就足以看得出蔡的才华和能力。

蔡京也是知道自家儿子的能力的,也没有生气,只是有些失望的说道:“你啊,还是着急了,西门庆得官家青睐,让茂德帝姬倾心,又岂是一纸流言能够污蔑到的,只要他自己不犯蠢,官家当保他无虞,你白费了这么大力气,却是招惹了个敌人,真是愚蠢之极。”

“为父之前虽然和西门庆没有多交流,但是也是能够看得出来此人乃是有着大智慧的人,此人狡猾如狐,胆大心黑,惹上这等敌人,可以说是很不明智啊。”

蔡也是点了点头,不过还是不甘心的说道:“父亲,孩儿还是不甘心,所以才会出此下策,这也是唯一能够让官家取消西门庆和茂德帝姬婚事的计策了,哪怕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孩儿都要试一试,至于西门庆,若是成了,孩儿也就不怕他,若是不成,那就以后再说吧。”

蔡京看着蔡,忽然笑着说道:“你啊,我就知道你不甘心,你也不用怕,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孝,我蔡家现在还需要顾及他西门庆,不过若是不成,你以后也不要去招惹他了,虽然为父不怕他,但是无故招惹一个强敌是为不智之举。”

蔡也是点了点头,说道:“孩儿和那西门庆也没什么恩怨,除了茂德帝姬一事,其他没有招惹他的必要。”

蔡京平淡的说道:“这样最好,现在西门庆可谓是如日中天,即便是为父都要避其锋芒,让其三分,童贯更是被他调出了汴梁城,高俅想要插手禁军之事依旧是难成,还有梁师成对西门庆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过不了几年,西门庆就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人。”

“这样一个人,你这些流言不过是小道儿,而且你也太小瞧西门庆的能力了,不出三天,西门庆必定会有所反击,而且官家和宫中也不会对这事有什么任何的反应,儿子,不要小瞧了天下人,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也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会被人发现。”

蔡冷汗涔涔,他之前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一心只想着给西门庆好看,谁让西门庆敢这么落他面子。

“那孩儿这就撤了那些泼皮,让他们停止散布谣言。”蔡连忙道。

蔡京摇头道:“不必了。”

蔡疑惑的看了一眼父亲,却发现他只是淡淡的笑了笑,“既然已经做了这些事,就不要停,西门庆过得去这坎,你以后便不再招惹他,若是过不去,官家也怪不得你头上,至于茂德帝姬那里,也没什么。”

“而且为父也想看看他西门庆要用何种方式度过这一劫。”

“是。”蔡躬身。

……

和蔡京说的一样,西门庆现在就开始在做着反击的事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