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季老师与金秋营
在模拟面试中,季瑞文问了几个常见的问题,不管是陈南星还是宁梦槐,都回答得很好。
季瑞文特地给二人培训了两天,从金秋营的试卷到面试的内容都有涉及到。
这次模拟中,陈南星有了一些奇怪的感觉。
这种感觉和她个人的学习倒是没有什么关系,只和季瑞文本人有关。
陈南星发现这个季老师的能量远比她想象的要大!
首先,季瑞文是一个高中数学老师,但是他却认识京城、华明两所大学的教授、讲师,这本身就不大对劲。
因为按照当年的规定,一般高中的老师是师范大学分配来的,而想当大学老师却要求颇多。学历、学术论文、科研成果,一样都不能少。
相比之下,当大学里教课的老师的难度更高。
当教授难度高,当名校的教授,那难度就更高,而季瑞文竟然和这些人都是朋友,这路子也算是很广了。
其次,季瑞文这一批老师,能在一中这样的高校任教也是很难的。
当年上大学十分艰难,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上大学已经是人才了,而各地的师范大学在当年要的分虽然比不上京城大学那种高校,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考上的。
而且,在当年那个特殊阶段,报考上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那就是在报考大学的志愿上,只要你在某一项上填了“xx师范大学”,那么不管你考多少分,都会被分去师范大学上学!
这一政策就是国家为了招一批大学生老师,好好建设教育系统而实行的。
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填报志愿的细则,考了京城大学的分却上了师范大学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陈南星不知道季瑞文是否属于这种类型,不过单从他的人脉来看,这位季老师绝不是一般人。
况且,一中是整个龙津省最出色的公立学校,想要进到这种学校来教书,难度系数也不低。
从上述三条看下来,陈南星对这位季老师有了新的认知,尊重感也上了一个台阶。
有了这几天的集训,当陈南星去往京大华明数学学科金秋营的时候,心中并没有过分紧张。
因为事实上,只要能拿到省一这个奖项,她高考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加五分了。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拿到省一,进入金秋营拿到降分政策的优待,奋斗就已经结束了。
也因此,陈南星的心理压力小了很多,更多的,则是对那两所全国知名高校的向往。
她此前还从未有机会能够遇到这个层次的老师,心中总是充满了期待的。
虽然她也知道,这两所大学派来的老师多半是一些教辅人员,比如教务处、招生办的老师等,真正的教授未必会来现场,但她还是怀着几分期盼。
金秋营的举办地点在京城,全国大大小小数十个地区的学子都要赶往这里。
地区虽然众多,但其实有资格来到这里的人也就那么几百个,可以说来的都是天之骄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