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章 装腔作势逼总督
紫琅的车驾刚到,就看到山涛黑着一张脸从里面出来,两人就在门口直接遇见了。对于紫琅的突然拜访,山涛自然是没有好脸色的,他今天约了山里的黑衣人谈补给的事情,可是,不管怎么说,紫琅终究是一位侯爷,他也不能做得太过嚣张,只能客气地把她迎了进来。
山涛看了一眼跟在紫琅身后的石乔,眼里闪过一丝嘲讽,石乔却根本不看他,只是恭敬地跟在紫琅身后。
大厅里,紫琅直接在首位坐下,然后冲山涛和石乔扬了扬下巴:“坐。”
如此傲慢的姿态实在是让山涛愤怒,可是表面的和谐总归是要维系的,所以他只能冷着脸在下首坐了下来,呼风唤雨的两湖总督如今却只能对一个黄口小儿忍气吞声。
紫琅看了一眼立在自己身边的石乔,也没有强求他坐下,然后看向山涛:“本侯今日是来向总督大人辞行的。”
山涛当然又是一番的告罪:“侯爷只需下了帖子,下官定然上府拜谒,何须侯爷亲自跑一趟,实在是下官的失职。”
紫琅笑了笑:“你与石乔同为地方官,他不日就要随本侯前往京城,看在你们之间的同僚之情上,他也应该亲自登门辞行,本侯与令千金乃同门,以晚辈的身份来辞行也不为过。”
山涛在心里冷哼,以晚辈的身份?怎么没见到淳于紫给自己行晚辈礼?石乔随你进京?是想说石乔是你淳于紫的人吗?面对紫琅的暗示,他却犹如没有听到的打哈哈:“石兄这可是高升啊,此去京城必定平步青云。”
石乔在一旁含笑点头:“借你吉言!”
紫琅却突然咦了一声,然后皱眉看向石乔:“你的调令到了没?千万不要误了本侯的行程。”
石乔却躬身一揖:“还未到,不过下官估算也就是这几天了。”
紫琅欣慰地点了点头:“对了,你到时候要回京述职,本侯与你一同面圣罢。最近淳于府商行的生意非常的萧条,你知道是何缘故吗?”
石乔的身子低得更下了:“下官不知。”
紫琅则疑惑地看向山涛:“总督大人可知晓缘由?本侯这次回乡,发现汉阳竟然不如十一年前繁华,街上只有老弱病残,青壮年去了何处?难道国家在征兵吗?”
紫琅的连番问话让山涛心里咯噔一跳,这个淳于紫不会是发现了什么吧,千万不要被她发现而传到陛下的耳朵里,私自养兵造兵器可是造反啊,即使自己深得皇恩,也不能触碰陛下的逆鳞,龙之逆鳞,触之即死:“今年旱灾、虫灾很严重,就连汉阳也连续几个月都未曾下雨了,所以很多人都去郊外打井浇灌,否则庄稼就都死了。”
知道山涛说的是谎话,可是紫琅却不拆穿,露出悲天悯人的表情:“原来已经如此生灵涂炭了?石大人,反正你的调令还未到,回京的日子也能推一推,呆会你就随本侯去郊外看看,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等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受苦吧,这几日淳于府也会拿出一些钱财用来赈灾,石大人也要拟一份章程出来,汉阳的富户也不少,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袖手旁观。”
“是。”
两人的一唱一和却让坐在一边的山涛脸色发白,这个淳于紫是来捣乱的吗?自己只是随口编了一个谎言,郊外哪有什么人去打井啊,雨是下得少,但也绝对不是旱灾,如果连汉阳都旱灾了,估计全国都会颗粒无收,郊外的庄稼可是长得绿油油的,只是人都被自己转移到山里去了,如果真的让淳于紫去郊外查看,恐怕立马就露馅了,如果捅到陛下那儿,自己恐怕就真的吃不了兜着走了,不行,一定要让她赶快离开。
山涛突然敲了敲头:“哎呀,你们说我这脑袋,年纪大了,记事也不清楚了,前几天似乎就有人把石兄的调令送到我这里来了,山全,去,去书房把石大人的调令拿过来。”
叫山全的小厮马上领命出去了,紫琅会心的笑了笑:“总督大人日理万机,这点小事记不住也情有可原,石大人,是不是?只是,这赈灾的事情?”
山涛马上接过话:“赈灾的事情侯爷千万放心,下官一定会组织好一方百姓,官民同心,灾难一定会过去的。”
紫琅动情地看着山涛:“总督大人真是好官啊,石大人,你到时候一定要在陛下的面前替总督大人美言几句,如此为民做主的好官一定要好好称颂称颂。”
“是。”
山涛却赶快拒绝:“谢谢侯爷的美意,只是,这都是下官的分内事,实在不敢居功。”
紫琅当然是遗憾地摇了摇头:“石大人,你入京述职不能耽误,那就即刻准备行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