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四十九章纵横捭阖 - 乱世女皇 - 赵岷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乱世女皇 >

☆、49第四十九章纵横捭阖

晋王肃然端坐在王案前,面无表情的打量着苏放。两旁的文武众臣则是虎视眈眈的盯着他,跟陈国有血仇的如前函关守将的侄子陆砚,王起的儿子王炎等人眼中更是不自觉的冒出两簇火苗来,恨不得将他烧成灰烬。苏放视若无睹大步走进殿中,冲上深深一躬,朗声说道:“外臣苏放参见晋王。”

晋王静默稍许,似笑非笑的问了一句:“特使远道而来,何以教寡人?”这本是一句邦交习惯用语。谁知苏放却顺杆子往上爬,他上前一步肃然拱手说道:“晋王英明,苏放正为晋国指点迷津而来。”

此话一出,晋国朝堂像是炸开了锅一般,他们还真没见过这等狂士!

陆砚按捺不住,冷着脸硬邦邦顶上一句:“先生果真是大言不惭也。我王天纵英明,朝中人才济济,何用尔等一个蛮夷之臣来指点迷津。真是可笑之至。”

苏放也随之冷笑一声:“晋王天纵英明,苏放自是心服口服。但若说朝中人才济济,恕在下不敢苟同。”

王炎讥诮的笑道:“愿闻先生高见。”

苏放大袖一甩,高声说道:“依苏放来看,尔等不过都是中才而已。否则,何以会使晋国东陷于魏国邦交漩涡,进退两难;西陷于战争泥潭,同样进退两难。两事若处置不善,晋国便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危难就在眼前。当此邦国危难之时,尔等可有长策大谋?若无,怎么能自夸是人才济济呢?”

“你――”王炎气得满脸涨红。

“你这是胡言乱语!”陆砚也跟着叫嚣。

一直冷眼旁观的王恢笑眯眯的拱手说道:“请苏先生为我国指点迷津,我等愿洗耳恭听。”

苏放毫不客气的说道:“这两事若说解决也很简单,四字便可――陈晋结盟。”

“哦哈哈……”王恢率先笑了起来。其他人也附和着笑了几声。

苏放丝毫不觉尴尬,等他们笑够了,他再次向上躬身说道:“苏放刚才出言不逊,还请晋王恕罪。”

一直沉默的晋王终于发话了,他颇有气度的虚扶了苏放一把,缓缓说道:“苏先生大才,本王早有耳闻。今日一见也算是了却寡人之生平憾事。方才言辞相赶多有得罪之言,还望先生莫要见怪。”

苏放一脸诚挚的说道:“大王胸襟气量无人能比。”

晋王矜持的挥挥手:“先生的好意本王心领了,至于陈晋结盟之事,容我君臣另行商议。”

苏放立即适可而止,拱手道:“兹事体大。大王谨慎斟酌也是理所当然。苏放静候大王佳音便是。”

晋王颔首吩咐:“田忆,王恢,寡人命你等二人好生招待苏先生,众位臣工听好了,苏先生是本王贵客,任何人不得为难。”

众臣虽然不服,但也不得不遵王命,只好一起应道:“臣等遵命。”

“退朝。”

一下朝,晋王便召田忆进入偏殿商议国事。

他开门见山的说道:“寡人观苏放此人具有纵横捭阖之才,非同一般,本王有意招揽,不知田卿有无办法?”

田忆沉吟片刻道:“臣也觉得此人胸有奇策,只是他已事陈王,怕不好说服。”

晋王微微一笑道:“陈王毕竟是一介女流,男子汉大丈夫岂甘屈于妇人之下?你和他多多亲近,适时招揽。”

田忆躬身应道:“微臣遵命。”

晋王看了看田忆,意味深长的问道:“田卿,你可知道寡人为何让你办这件事?”

田忆惶恐的答道:“微臣不知。”

晋王爽朗一笑,随和的拍拍他的肩膀低声说道:“因为朝中只有你和王起的心最正,胸中有大器具,一举一动全然为国家大计着想。”

田忆一阵感动,连忙一躬到底,趁机劝道:“大王既知王起的忠心,为何不起用他?”

晋王摇摇头:“他毕竟丧失了三万守军,国法难容,以后再说吧。”田忆默然无语。

君臣两人沉默片刻,晋王低声嘱咐道:“招揽苏放一事,你前去办理即可,不要让王恢参于。”

田忆心中明白,王恢此人虽然智百出,但心胸却有些狭窄,容不下人。苏放和他难伯仲,若让去招揽,难保他不会有私心。

“微臣明白,臣告退。”田忆拱手告辞。

苏放回到馆驿不久,田忆便登门拜访。苏放自然热情接待。

田忆关切的问道:“先生来晋可住得习惯?”

苏放慨然一笑:“在下自幼游学四方,一向随遇而安。晋国锦绣繁华之邦让在下流连忘返。”

田忆呵呵一笑,接着话锋一转颇为遗憾的说道:“我王对先生赞不绝口,并说若是有先生这样的大才辅佐,何愁天下不统,大业不成。田某听了既高兴又惭愧,高兴是为先生,惭愧是因为自己才具不足以为我王分忧。”苏放目光闪了几闪,他此时已经明白了此人的用意了。

但对方不明提,他也就装作不知,沉吟片刻,他顺势接道:“大王美意,苏放明白,只是……不知田大人可否安排在下单独面见晋王?”

“这……”田忆迟疑有顷,缓缓说道:“且容我回去禀报大王,再给你答复。”

“多谢大人。”

田忆回去将事情的经过禀报给了晋王,晋王敲着桌案,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明日午后,本王在东暖阁单独召见苏放。还有,你去转告他,明日是私宴小酌,本王不谈国事。”

次日上午,苏放在内侍的引领下穿过层层宫殿,来到晋王的所居的东暖阁。

晋王身着玉白常服,散发无冠,态度随和之极。见苏放进来,忙亲自起身迎接,执着他的手道:“先生来晋多日,无奈寡人事务繁杂,直至今日才抽出空来,实在惭愧。来,请这边坐。”苏放微微一怔,面带笑容,坦然坐下。

晋王面带微笑亲自为他斟了一杯酒,状似随意的说道:“寡人以前最爱引上三五知已痛饮一番,后来怕贪杯误天便很少再饮,今日一见先生,蓦地生出豪饮之情,先生说奇怪不奇怪?”

苏放笑道:“大概是苏放身上的酒气太重,容易引发豪饮之气罢。在下初见崔博陵之时也是如此。”

晋王听他主动提起崔博陵,当下便接过话头道:“说起崔博陵,寡人也时有耳闻,说起来,当时寡人还曾想要他出山辅政呢。谁曾想他竟投到陈王帐下去了。真是让人扼腕叹息。”

苏放放下酒杯,正色道:“我王虽为女子,然才华器量无人能及,她任人为贤,虚心纳谏,时常反省自身不足。若非如此,海内望族萧家嫡支萧舜钦怎会自甘折辱为之效力?纵然萧相国以除族相肋也不能动摇其意志。”晋王心里一沉,他接下来正要说服苏放,不想却被他提前堵了一下。是啊,有了萧舜钦这杆大旗挡着,崔博陵这个崔家远支以及苏放这个布衣寒士便不太引人注目了。这个陈梓坤她何德何能既能让萧舜钦这样的人为她效力?单不说萧舜钦这个人本身如何,单是他的感召力就非同一般。

这些念头在晋王心中一闪而过,不过,他很快就收起心思,哈哈一笑道:“苏先生真是忠心耿耿啊。”

苏放坦然答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而已。”

晋王一阵感慨:“陈王有忠臣如斯,着实让寡人羡慕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