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雨巷 - 重启高中:时光倒流的爱恋 - 拾叁爱喝葡萄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四十八章雨巷

连绵的春雨自夜里开始下,到清晨时仍未停歇。顾晖宇推开教室门时,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窗玻璃上凝着细密的水珠,将外面的世界映得模糊不清。

"月考成绩马上要出来了,"林雨樵站在讲台上翻看着记事本,"部分选科和语文今天下发,其他科目明后天。"

陈轩难得没有趴着睡觉,正专注地看着一摞辩论资料。自从上次比赛胜利后,他对待学习的态度明显不同了。徐景轩说这大概就是恋爱的力量,每次说起这个,陈轩的耳朵都会红得像煮熟的虾。

历史课上,老师拿着成绩单走进教室。雨声淅淅沥沥地从窗外传来,为这个清晨平添几分紧张。

"这次考试总体还不错,"老师推了推眼镜,"特别是运河文化那道论述题,有几个同学写得很出彩。顾晖宇,你那篇答案就很有见地。"

顾晖宇正出神地望着窗外的雨帘,听见自己的名字才回过神来。那道题他确实写得很顺手,把上次和周云汐讨论过的观点都用上了。

"诶,"徐景轩转过身,"运河研究社的功劳吧?"

窗外的雨势渐大,雨珠打在梧桐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顾晖宇想起上次例会时周云汐说过,每个水运城市都有自己的雨巷文化。那些青石板路、那些古老的店铺,在雨中仿佛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

周末的雨来得突然。顾晖宇本打算去图书馆找些资料,没想到刚走到半路就下起了大雨。他躲进一条老街的屋檐下,青砖黛瓦的建筑在雨中透着几分沧桑。

这条街是去图书馆的必经之路,也是两校学生常走的路段。街角有家老字号的茶馆,据说开了百年有余。雨声打在斑驳的门匾上,将模糊的字迹映衬得愈发古朴。

"顾晖宇?"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他转身看见周云汐正收起伞,发梢上还沾着细小的水珠。她抱着几本书,大概也是打算去图书馆。

"也去找资料?"他问。

"嗯,"她点点头,"正好要查些运河古镇的史料。上次说的调研有了些新想法。"

雨声在青石板上敲击出清脆的韵律,像一首未完成的诗。两人并肩站在屋檐下,看着雨帘中模糊的街景。老街上行人寥寥,倒是衬得这个周末格外宁静。

"你知道吗,"周云汐突然说,"古代的运河码头,每到下雨天就特别热闹。船工们会在茶馆里听说书,讲那些漂泊的故事。"

顾晖宇看着她的侧脸,被雨雾笼罩得如同一幅水墨画:"就像戴望舒写的那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不过运河的故事好像总是热闹的,"她眼睛亮亮的,"每个码头都是一个小世界,每场雨都在讲述一个新的篇章。"

老街上的茶馆传来淡淡的茶香,穿过雨幕,带着几分温暖。

"要不要进去坐坐?"周云汐指了指那家百年老店,"正好可以讨论一下资料。"

顾晖宇点点头。推开斑驳的木门,满是岁月痕迹的茶桌椅便映入眼帘。茶馆里只有零星几个客人,角落里的老式收音机正放着京剧。

"这里的环境,"周云汐轻声说,"好像和史料里记载的很像。"

他们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周云汐从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最近的研究心得。

"你看这里,"她翻开某一页,"我发现每个运河城市的茶馆文化都不太一样。南边偏爱评弹,北边却喜欢鼓书。"

窗外的雨依旧淅沥,茶香袅袅升起,与雨声交织成一曲悠远的乐章。

"这种茶馆,"顾晖宇环顾四周,"现在很难找到了。"

茶馆的天花板上悬着一盏老式吊灯,昏黄的光线洒在斑驳的木桌上。墙角摆着几个青花瓷的茶罐,罐子上的图案已经褪色,却依稀可见是运河商船的图样。

老板端来两杯碧螺春,茶汤的清香在雨声中愈发显得醇厚。周云汐小口抿着茶,翻开她做的笔记给顾晖宇看:"这是我整理的运河支线分布图,你看这些支线的交汇处,往往都是最热闹的码头。"

顾晖宇凑近看那些工整的笔记,不经意间闻到一丝淡淡的栀子花香。他注意到她画图时会不自觉地歪着头,这个习惯从小学就没变过。

"对了,"她突然抬起头,"月考那道题你答得真好。历史老师还特意在我们班提了一下。"

"是吗?"他有些不好意思,"主要是参考了你的观点。"

"我看过你的研究思路,"她眼睛亮亮的,"特别是关于漕运对市井文化的影响那段,写得很有见地。"

窗外的雨渐渐小了,街道上开始有了行人的身影。老街的青石板被雨水打湿,泛着温润的光泽。茶馆里的评弹声轻轻飘荡,讲述着一个关于运河的古老故事。

"时间过得真快,"周云汐看了看手机,"我们在这里都坐了一个多小时了。"

顾晖宇这才发现茶已经添了第三泡,笔记本上不知不觉记满了讨论的内容。那些关于运河的故事,那些码头的往事,在这个雨天里显得格外生动。

"雨停了,"他望向窗外,"要不要去趟图书馆?还能赶上下午的开放时间。"

周云汐收拾好笔记本,站起身时不小心碰到了桌角。顾晖宇下意识地扶了一下,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手腕,两人都愣了一下。

"小心,"他轻声说。

她低头笑了笑,耳根微微发红:"谢谢。"

走出茶馆,街道上弥漫着雨后特有的清新。地上的水洼倒映着天空,像一面面小小的镜子。顾晖宇看着周云汐走在青石板路上的背影,想起她说过的话:每场雨都在讲述一个新的故事。

"前面那家,"周云汐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一家古旧的书店,"好像有很多老版的地方志。"

店门口挂着一块写着"文昌书局"的牌匾,据说是民国时期就开始营业的老字号。两人走进去,浓郁的墨香扑面而来。

书架上堆满了旧书,有些已经泛黄发脆。周云汐小心翼翼地翻看着,不时指给顾晖宇看一些有趣的记载。

"你看这段,"她指着一本线装书,"记录了运河上一个有趣的习俗。每逢下雨,船工们会在船舱里点起油灯,远远望去,就像一串流动的星火。"

顾晖宇看着她专注的侧脸,觉得此刻的光影恰似那些船舱里的灯火,温暖而明亮。

暮色渐深,书店的老板已经开始收拾准备打烊。周云汐抱着找到的几本线装书,有些不舍地看了看书架:"改天再来细看吧。"

"要是觉得重,我帮你拿。"顾晖宇看着她怀里那摞看起来分量不轻的书。

"不用,"她笑了笑,"习惯了。倒是你,"她指了指他手里那本《运河商帮志》,"这本很少见,正好能用在研究上。"

走出书店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老街的路灯次第亮起,在潮湿的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远处隐约传来几声蛙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